2019年高考政治母题探究及变式训练专题03多彩的消费(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政治母题探究及变式训练专题03多彩的消费(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政治母题探究及变式训练专题03多彩的消费(含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03 多彩的消费 (解析版)【构建专题知识网络体系】胸有成竹考向 1 消费及其类型【母题探究】融会贯通母题 1.(2017江苏高考) 当前,消费需求日益呈现新变化和新趋势,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据统计,2016 年 1 月至 11 月,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 24. 4%、16. 4% 和 17. 1%。材料表明( )A.第三产业已成为我国主导产业 B.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处于支配地位C.人们的收入水平得到大幅提高 D.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不断增加【答案】D【解析】工业是我国的主导产业,工业属于第二产业,A 说法错误。人们
2、更加偏好旅游、文化等领域的消费,不能得出这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B 与材料无关。由体育服务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服务业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可见收入水平的提高,但大幅增长表述不对,C 与材料表达的意思不一致。本题以消费需求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为情境,考查了产业结构、消费心理和消费类型等知识,重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材料的关键句是“人们更加偏好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的消费” ,这意味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优化,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比重不断上升,故 D 项正确。【技巧点拨】在平常的习题练习中,考生经常把消费的类型弄混。消费的类型主要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按照消费的
3、方式来划分的,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另一类是按照消费的目的来划分的,2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考生必须认真理解好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再记熟这二种类型的具体内容,这样就不易混淆了。母题 2.(2015安徽高考)出境游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其需求量(Q)受出境游价格(P)、居民收入(M)等因素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 P 与 Q、M 与 Q 关系的图形有( )A. B. C. D.【答案】B【技巧点拨】回答本类型的试题要注意以下几步:判断供求、找准变量、分析方向。解答此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 (1)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
4、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2)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3)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变式训练】举一反三1.(2014福建高考)2014 年清明节期间,福建省高速公路免费通行 7 座及以下小型客车。这有利于( )A.加快旅游发展,确保经济增长 B.增加车辆出行,保护自然环境C.减少税费收入,促进收支平衡 D.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答案】D【解析】A 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国家宏观调控措施有利于加快旅游发展,但不能确保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多个,题中举措只是因
5、素之一,故排除。B 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国家宏观调控举措增加车辆出行,但不利于保护自然环境,故排除。C 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国家宏观调控措施从当前看会减少税费收入,但从长远看反而会增加税费,但不会促进收支平衡,故排除。D 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国家宏观调控举措,有利于降低出行成本,刺激消费需求,故入选。2.(2014北京高考) 根据右图数据变化趋势可以推断出,近二十年来北京市城镇地区( )319922012 年北京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恩格尔系数逐年提高 居民生活成本呈下降趋势社会劳动生产率日益提高 劳动者对服务业需求不断上升A. B. C. D.【答案】D3.(2014江苏高考)有调查
6、表明,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 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 11%。出现该变化是因为社会保障( )A.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B.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C.改变了人们的收支预期 D.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答案】C【解析】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A 项错误;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B 项错误;材料强调了社会保障影响消费需求,但不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D 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题眼”是“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农村居民消费增加 5.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使城镇居民消费增加 11%”。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预期收入持乐观态度,从而会扩大消费需求,C 项符合题意。4.(
7、2014课标卷)下图是某国 20 年来人均消费支出增长率的变化图。从图中可以推论出该国居民( )4消费行为越来越不理性 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日用品消费支出不断增长 生活水平逐步提高A. B. C. D. 【答案】D5.(2013浙江高考)漫画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有 ( )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消费者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消费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变化 消费形成的新需求对生产的升级起着导向作用A. B. C. D.【答案】C5考向 2 区分四种消费心理【母题探究】融会贯通母题 1.(2016课标卷)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
8、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购买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答案】D【解析】本题考査四种消费心理的区别。A、B、C 均不符合题意。由题干可知,试客在购买商品前,先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这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故 D 为正确选项。【技巧点拨】本题要学会区分四种消费心理,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特点是与众不同,标新立异。过分标新立异不提倡。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这种消费心理不健康。4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9、:特点是讲究实惠,根据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本题要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变式训练】举一反三1.(2015浙江高考)“双十一购物狂欢节”那天,不少商家推出购 500 元商品返还 280 元购物券的活动,很多消费者为了获得购物券而凑足购买 500 元商品。狂欢之后,一些消费者发现“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是自己不需要的。这些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A.是求异心理引发的,不值得提倡 B.是攀比心理引发的,并不可取C.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 D.违背了适度消费原则【答案】C【解析】合理的求异消费,可以提倡,故排除 A。材料中经济现象是求实和从众心理引发的,排除 B。适度消费强调消费与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相符,材料
10、未涉及收入与消费,D 不当选。 “凑单”购买的许多商品自身不需要,体现了一种盲目跟风,违背了理性消费原则,故答案为 C。2.(2013上海高考)漫画推销良机(见下图)中,汽车商迈克让推销员去向鲍威尔推销新车,是因为( )6A.鲍威尔是个崇尚个性的人B.鲍威尔喜欢价廉物美的商品C.想让鲍威尔与邻居竞争提高售价D.想利用鲍威尔的攀比心理推销汽车【答案】D3随着一大批网络红人的出现,围绕“网红”产生的商业链条和营利模式也浮出水面,人们称之为“网红经济” 。它以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政治 探究 训练 专题 03 多彩 消费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