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7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考点讲解学案.doc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7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考点讲解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07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考点讲解学案.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7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考情报告】考查角度 考查内容 命题特点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 元素周期表指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确定元素的性质或由元素的性质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以物质结构为基础,考查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反应热的计算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位-构-性关系的综合应用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空间很大,知识面很广,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可集判断、实验、计算于一体。题型稳定。【考向预测】 1、掌
2、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元素周 期律一直是高考改革以来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的命题素材,是近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之一。突出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内容的考查,从“位构性”三者的关系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达 100%。题型相对稳定,多为选择题。围绕元素周期律,利用信息背景,将元素周期律知识迁移应用,同时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2、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元素同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而受到了命题专家和学者的青睐。在每年的高考命题中都是必考的重要内容而且占了很高的分值。要想在高
3、考中化学取得高分,就必须掌握元素同期表命题特点和解题方法。通过编排元素周期表考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从近几高考试题看,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是高考中每年必考的的重点内容。此类题目考查空间很大,知识面很广。高考中该类型题主要是通过重大科技成果(化学科学的新发展、新发明等)尤其是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为题材,来考查粒子的个微粒的相互关系;元素“位” “构” “性”三者关系的题型会继续以元素及2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现象、定性推断
4、、归纳总结相结合。可集判断、实验、计算于一体,题型稳定。试题虽然计算难度不大,但规律性强、区分度好,今后会继续保持。【经典在线】1.知识梳理一、元素周期表(一) 原子序数1、对于一个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中子数。2120 号元素的特殊的电子层结构(1)最外层有 1 个电子的元素:H、Li、Na、K;(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C;(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3 倍的元素:O;(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总数一半的元素:Li、P;(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 4 倍的元素:Ne;(7)次外
5、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 2 倍的元素:Li、Si;(8)次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各层电子总数 2 倍的元素:Li、Mg;(9)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 Be、S;(10)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二) 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为:“七横七周期,三短三长一不全;十八纵行十六族,七主七副一一 0”。从左到右族的分布:A、A、B、B、B、B、B、B、B、A、A、A、A、A、0。族:包括 8、9、10 三个纵列。0 族:第 18 纵列,该族元素又称为稀有气体元素。其原子序数为 He 2,Ne 10,Ar 18,Kr 36,Xe 54,Rn 86。同周期第A 和
6、第A 原子序数的差值可能为:1、11、25。2、分区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硼、硅、砷、碲、砹与铝、锗、锑、钋的交界处画一条虚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的分界线。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3、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3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B 族到B 族 10 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镧系:元素周期表第 6 周期中,57 号元素镧到 71 号元素镥共 15 种元素。锕系:元素周期表第 7 周期中,89 号元素锕到 103 号元素铹共 15 种元素。超铀元素:在锕
7、系元素中 92 号元素轴(U)以后的各种元素。二、元素周期律(一) 、元素周期律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关系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最高正价数价电子数(O、F 除外)负价绝对值8主族序数2、元素性质的递变主族元素同一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同一主族原子半径从上到下依次增大。同一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同一主族元素从下到上)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碱性依次减弱。(二)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常用规律1同周期元素的微粒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 NaMgAlSi,Na Mg2 Al3
8、 ,S 2 Cl 。2同主族元素的微粒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 LiF Na Mg2 Al3 。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 Fe3 r(Z) r(Y)B由 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 Z 的弱D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 W 的强【答案】D【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 为 O 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 为 Na 元素;Z 位于元素周期表中 IIIA 族,Z 为 Al 元素;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
9、,W 为 S 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作答。7【例 6】 【2018 届青州市三模】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 m、n、p、q;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r、t、u,其中 u 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25时,0.01mol/L 的 v 溶液中 pH=12。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 WZYXBv 能抑制水的电离而 u 能促进水的电离C粘有 q 的试管可用酒精洗涤DZ 分别与 Y、W 组成的化合物中化学健类型可能相同【答案】D【解析】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四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依次为
10、m、n、p、q,r、t、u 是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 u 为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u 为SO2;25时,0.01mol/L 的 v 溶液中 pH=12,则 v 为 NaOH,结合图中转化可知,m 为 H2,n 为 O2,p为 Na,r 为 H2O, t 为 Na2O2,则 X、Y、Z、W 分别为 H、O、Na、S,q 为 S 单质,以此解答该题。8【解题技巧】一、抓住一个主线(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两个基本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二、熟记前 20 号元素原子结构特点1、核外电子相等的微粒(1) “10 电子”的微粒:分子:CH 4、NH 3、H 2O、HF、Ne、离子:NH 、
11、H 3O 、Na 、Mg 2 、Al 3 、OH 、O 2 、F 等。 4(2)“18 电子”的微粒:分子:Ar 、HCl、H 2S 、PH 3、SiH 4、F 2 、H 2O2、N 2H4、C 2H6、CH 3OH、C H3NH2、CH 3F、NH 2OH 离子:K 、Ca 2 、Cl 、S 2 、O 、HS 222、其他等电子数的微粒“14 电子”的微粒:Si、N 2、CO、C 2H2“2 电子”的微粒:He、H 、Li 、Be 2 、H 2三、元素的“位构性”关系的综合应用:在具体解题过程中,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础。(一)、结构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基础1、掌握四个关系式:电子层数周期数
12、 质子数原子序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 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族序数,最低负价主族序数82、熟练掌握周期表中的一些特殊规律:各周期元素种数;稀有气体的原子序数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同主族上下相邻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主族序数与原子序数、化合价的关系。(二)性质与位置互推是解题的关键9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要包括:1、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碱性。(三)、结构和性质的互推是解题的要素1、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2、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性质相似。3、推断元素的一般思路为:【规律总结】一、元素
13、周期表中的规律1、电子层数=周期数(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 ,核内质子数=原子序数2、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最高正价数=价电子数3、A-A 元素负价=主族数-8 4、原子半径越大,失电子越易,单质还原性越强,元素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越强,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5、原子半径越小,得电子越易,单质氧化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其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二 “序、层”规律1、若一种阳离子与一种阴离子电子层数相同,则“阴前阳后” ,阴离子在前一周期,阳离子在后一周期,阳离子的原子序数大。2、同周期元素的简单
14、阳离子与阴离子相比,阴离子比阳离子多一个电子层,阴离子原子序数大。三、 “序、价”规律10在短周期元素中,元素的原子序数与其主要化合价的数值在奇偶性上一般一致, “价奇序奇,价偶序偶” 。氧和氟没有正价。四、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一)、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二)、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其金属性越强。(三) 、根据实验1、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的难易程度:越易反应,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根据金属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A 置换出 B,则 A 对应的金属元素比 B 对应的金属元素金属性强。根据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或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单
15、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金属性越强(Fe 对应的是 Fe2+,而不是 Fe3+)。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强。根据电化学原理:不同金属形成原电池时,作负极的金属活泼;在电解池中的惰性电极上,先析出的金属其对应的元素较不活泼。2、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根据非金属单质与 H2化合的难易程度:越易化合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根据形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或还原性:越稳定或还原性越弱,则其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根据非金属之间的相互置换:A 能置换出 B,则 A 的非金属性强于 B 的非金属性。根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
16、性越强,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根据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或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特别提醒】 1.元素的非金属性与金属性强弱的实质是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的难易,而不是得失电子的多少。如 Mg比 Na 失电子数多,但 Na 比 Mg 失电子更容易,故 Na 的金属性比 Mg 强。2根据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的金属性强弱时,电解质溶液应是还原性酸或盐溶液,否则所得结论可能不正确,如 Mg、Al 作电极,NaOH 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负极是 Al。【高考演练】1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 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之比为
17、43,Z 原子比 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A. W、Y、Z 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 ZYWB. W、X、Y、Z 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 WXYZC.Y、Z 形成的分子的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D.WY2分子中 键与 键的数目之比是 21【答案】C2X、Y、Z、W 是短周期元素,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未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获得其单质;Y 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 s、p 电子数相等;Z 元素+2 价阳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W 元素原子的 M 层有 1 个未成对的 p 电子。下列有关这些元素性质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X 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
18、B.Z 元素的离子半径大于 W 元素的离子半径C.Z 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与 X 元素的单质反应D.Y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晶体具有很高的熔点和沸点【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 Z 元素为 Mg,Y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s2np2,可以是 C 或 Si,X 为 N 或 O,W 为 Al或 Cl,N 的氢化物(NH 3)的水溶液显碱性,但 O 的氢化物(H 2O、H 2O2)的水溶液显中性或弱酸性,A 错误。Al3+的半径比 Mg2+小,B 错误。N 2、O 2均能与 Mg 反应,C 正确。CO 2形成的晶体熔沸点低,D 错误。3短周期元素 X、Y、Z、W、Q 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如表所示
19、,其中 X 元素的原子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钠与 W 可能形成 Na2W2化合物B由 Z 与 Y 组成的物质在熔融时能导电CW 得电子能力比 Q 强DX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 Y 不存在同素异形体【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先确定 X 为 C 元素,再根据其他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确定 Y 为 O,Z 为 Si,W 为 S,Q 为 Cl。钠与 S 可形成类似 Na2O2的化合物 Na2S2,A 正确。SiO 2为原子晶体,熔融时不导电,B 错误。SX YZ W Q12的的电子能力比 Cl 弱,C 错误。氧存在同素异形体 O2和 O3,D 错误。4. 【2018 届徐
20、州市考前模拟】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序数之和为 42,X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 Y 的最外层电子数,Z 是第 IA 元素,W 是同周期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质的还原性:XZB原子半径: r(X) r(Y) r(Z) r(W)CY、Z 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DW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一定是强酸【答案】C详解: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X 为 C,Y 为 O,Z 为 Na,W 为 Cl; AX 的单质是 C,Z 的单质是 Na,还原性 NaC,故 A 错误;B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 r(Y) r(X) r(W
21、) r(Z),所以 B 选项是错误的;CY、Z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故 C 正确;D氯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有多种,若为 HClO 则为弱酸,故 D 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 C。5.【2018 届太原五中二模】已知 X、Y、Z、W、M 均为短周期元素。25时,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 0.01mol/L)溶液的 pH 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M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XMBX、Y、Z、W、M 五种元素中只有一种是金属元素C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ZO313DX、Z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反应有白烟生成【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 X
22、、Y、Z、W、M 均为短周期元素。25时,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0.01mol/L)溶液的 pH 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原子半径W, M 的半径最大且其 0.01mol/L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 pH=12,则 M 为 Na 元素;0.01mol/L 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 pH2,则 W 为 S 元素;0.01mol/L 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 pH=2,则 Z 为 Cl 元素;X 的半径最小,其 0.01mol/L 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的pH=2,则 X 为 N 元素;0.01mol/L Y 的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
23、液的 2pH7,则 Y 为 C 元素。详解:AN 和 Na 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N 的原子序数较小,故 N3+的半径大于 Na+,A 正确;BX、Y、Z、W、M 五种元素中只有 M 是金属元素,B 正确;CZ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Cl2O7,C 不正确;DX、Z 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是氨气和氯化氢,两者反应生成氯化铵小颗粒,故有白烟生成,D 正确。综上所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C,本题选 C。6.【2018 届潍坊市三模】W、X、Y、Z 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单核阴离子的还原性 Y 强于 XBW 的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二轮 复习 专题 07 元素 周期表 周期律 考点 讲解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