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选考模块学案.doc
《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选考模块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选考模块学案.doc(5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六 选 考 模 块第一讲 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一、选择题1(2018全国卷)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变化到状态 b,其过程如 pV图中从 a到 b的直线所示。在此过程中_。A气体温度一直降低B气体内能一直增加C气体一直对外做功D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E气体吸收的热量一直全部用于对外做功解析:选 BCD 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C知,从 a到 b气体温度一直升高,故 A错pVT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可知气体内能一直增加,故 B正确。气体体积逐渐膨胀,一直对外做功,故 C正确。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吸收的热量一部分用来对外做功,一部分用来增加
2、气体的内能,故 D正确、E 错误。2(2018全国卷)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开始,经历过程、到达状态 e。对此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过程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B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状态 c、 d的内能相等E状态 d的压强比状态 b的压强小解析:选 BDE 过程中,气体体积 V不变、温度 T升高,则压强增大,故 A错误。过程中,气体体积 V变大,对外界做功,故 B正确。过程中,气体温度 T降低,内能减小,体积 V不变,气体不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W得 Q0,即气体放出热量,故 C错误。状态c、 d温度相同,所以内能相等,故 D正确。分别
3、作出状态 b、 c、 d的等压线,分析可得pb pc pd,故 E正确。23(2018全国卷)对于实际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气体的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E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解析:选 BDE 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和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都属于机械能,不是气体的内能,故 A、C 错误;实际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两部分,故 B、E正确;气体体积变化时,分子势能发生变化,气体温度也可能发生变化,则分子势能与分子动能之和可能不变,故 D正确。4(2017全国
4、卷)氧气分子在 0 和 100 温度下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分别如图中两条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B图中虚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较小的情形C图中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 100 时的情形D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E与 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 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大解析:选 ABC 根据气体分子单位速率间隔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随气体分子速率的变化曲线的意义可知,题图中两条曲线下面积相等,选项 A正确;题图中虚线占百分比较大的分子速率较小,所以对应于氧气分子平均动能
5、较小的情形,选项 B正确;题图中实线占百分比较大的分子速率较大,分子平均动能较大,根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可知实线对应于氧气分子在 100 时的情形,选项 C正确;根据分子速率分布图可知,题图中曲线给出了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不能得出任意速率区间的氧气分子数目,选项 D错误;由分子速率分布图可知,与 0 时相比,100 时氧气分子速率出现在 0400 m/s区间内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较小,选项 E错误。5(2017全国卷)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 a出发,经过3等容过程 ab到达状态 b,再经过等温过程 bc到达状态 c,最后经等压过程 ca回到初态a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在过程 ab中气体的内能增加B在过程 ca中外界对气体做功C在过程 ab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在过程 bc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E在过程 ca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解析:选 ABD ab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体积不变,则温度升高,内能增加,A 项正确; ab过程发生等容变化,气体对外界不做功,C 项错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决定, bc过程发生等温变化,内能不变, bc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D 项正确; ca过程发生等压变化,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B 项正确; ca过程中气体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外界对气
7、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向外界放热,E 项错误。6(2017全国卷)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解析:选 ABD 抽开隔板,气体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不做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因此气体的内能不变,A 项正确,C 项错
8、误;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D 项正确;由于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因此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 项正确,E 项错误。二、计算题7(2017全国卷)一热气球体积为 V,内部充有温度为 Ta的热空气,气球外冷空气的温度为 Tb。已知空气在 1个大气压、温度 T0时的密度为 0,该气球内、外的气压始终都为 1个大气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1)求该热气球所受浮力的大小;(2)求该热气球内空气所受的重力;(3)设充气前热气球的质量为 m0,求充气后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解析:(1)设 1个大气压下质量为 m的空气在
9、温度为 T0时的体积为 V0,密度为4 0 mV0在温度为 T时的体积为 VT,密度为 (T) mVT由盖吕萨克定律得 V0T0 VTT联立式得 (T) 0 T0T气球所受到的浮力为 f (Tb)gV 联立式得 f Vg 0 。 T0Tb(2)气球内热空气所受的重力为 G (Ta)Vg 联立式得 G Vg 0 。 T0Ta(3)设该气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为 m,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mg f G m0g 联立式得 m V 0T0 m0。(1Tb 1Ta)答案:(1) Vg 0 (2) Vg 0 (3) V 0T0 m0T0Tb T0Ta (1Tb 1Ta)8(2018全国卷)如图,容积为 V的汽缸
10、由导热材料制成,面积为 S的活塞将汽缸分成容积相等的上下两部分,汽缸上部通过细管与装有某种液体的容器相连,细管上有一阀门 K。开始时,K 关闭,汽缸内上下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 p0。现将 K打开,容器内的液体缓慢地流入汽缸,当流入的液体体积为 时,将 K关闭,活塞平衡时其下方气体的体积减小了 。不计活塞的质量和V8 V6体积,外界温度保持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求流入汽缸内液体的质量。解析:设活塞再次平衡后,活塞上方气体的体积为 V1,压强为 p1;活塞下方气体的体积为 V2,压强为 p2。在活塞下移的过程中,活塞上、下方气体的温度均保持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p0 p1V1V2p0 p2V2
11、V2由已知条件得V1 VV2 V6 V8 1324V2 V2 V6 V35设活塞上方液体的质量为 m,由力的平衡条件得p2S p1S mg联立以上各式得m 。15p0S26g答案:15p0S26g9(2018全国卷)如图,一竖直放置的汽缸上端开口,汽缸壁内有卡口 a和 b, a、 b间距为 h, a距缸底的高度为 H;活塞只能在 a、 b间移动,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活塞质量为 m,面积为 S,厚度可忽略;活塞和汽缸壁均绝热,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上、下方气体压强均为 p0,温度均为 T0。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汽缸中的气体,直至活塞刚好到达 b处。求此时汽缸内
12、气体的温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解析:开始时活塞位于 a处,加热后,汽缸中的气体先经历等容过程,直至活塞开始运动。设此时汽缸中气体的温度为 T1,压强为 p1,根据查理定律有 p0T0 p1T1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有p1S p0S mg 联立式可得T1 T0 (1mgp0S)此后,汽缸中的气体经历等压过程,直至活塞刚好到达 b处,设此时汽缸中气体的温度为 T2;活塞位于 a处和 b处时气体的体积分别为 V1和 V2。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 V1T1 V2T2式中V1 SH V2 S(H h) 联立式解得T2 T0 (1hH)(1 mgp0S)从开始加热到活塞到达 b处的过
13、程中,汽缸中的气体对外做的功为W( p0S mg)h。 6答案: T0 ( p0S mg)h(1hH)(1 mgp0S)10(2018全国卷)在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的 U形细玻璃管内有一段水银柱,水银柱的两端各封闭有一段空气。当 U形管两端竖直朝上时,左、右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分别为 l118.0 cm 和 l212.0 cm,左边气体的压强为12.0 cmHg。现将 U形管缓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没有气体从管的一边通过水银逸入另一边。求 U形管平放时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在整个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解析:设 U形管两端竖直朝上时,左、右两边气体的压强分别为 p1和 p2,由力的平衡条件有p1 p2( l
14、1 l2)U形管水平放置时,两边气体压强相等,设为 p。此时原左、右两边气柱长度分别变为l1和 l2,显然原左边气柱的长度将增加,右边则减小,且两边气柱长度的变化量大小相等l1 l1 l2 l2由玻意耳定律有p1l1 pl1p2l2 pl2联立解得l122.5 cm, l27.5 cm。答案:22.5 cm 7.5 cm释疑 3大考点考点一 分子动理论 内能及热力学定律(一)理清知识体系7(二)突破三个重点1估算问题(1)油膜法估算分子直径: dVSV为纯油酸体积, S为单分子油膜面积(2)分子总数: N nNA NA NAmMm VVm注意 对气体而言, N 。VV个(3)两种模型:球模型:
15、 V R3(适用于估算液体、固体分子直径)43立方体模型: V a3(适用于估算气体分子间距)2反映分子运动规律的两个实例研究对象: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小颗粒运动特点:无规则、永不停息布朗运动相关因素:颗粒大小、温度产生原因:分子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 相关因素:温度3对热力学定律的理解(1)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只叙述一种改变方式是无法确定内能变化的。(2)热力学第一定律 U Q W中 W和 Q的符号可以这样确定:只要此项改变对内能增加有正贡献的即为正。8(3)对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理解:热量可以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也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全部转化为功,但不引起其他变化是不可
16、能的。题点全练1正误判断(1)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会越激烈。()(2)显微镜下观察到墨水中的小炭粒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3)悬浮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 PM2.5微粒,气温越高,运动越剧烈。()(4)扩散现象不仅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固体中也可以。()(5)将一个分子从无穷远处移动到无限靠近另一个分子,则这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6)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减小,斥力增大。()(7)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合力为斥力。()(8)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 r0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17、)(9)只要知道水的摩尔质量和水分子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阿伏加德罗常数。()(10)用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种气体的密度,就可以求出该种气体的分子质量。()(11)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以算出该气体分子的体积。()(12)一定质量的 100 的水吸收热量后变成 100 的水蒸气,则吸收的热量大于增加的内能。()(13)外界对系统做功,其内能一定增加。()(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绝热膨胀时,其内能不变。()(1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16)热量能够自发地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但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1
18、7)自然界进行的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是不可逆的。()(18)热量不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是因为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19)“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20)“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2(2018西安联考)对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B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一定增加9C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显著D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就一直减小E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解析:选 ACE 温度高
19、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大,内能还与质量有关,但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大,因为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 A正确;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若外界对物体做功的同时物体放热,内能不一定增大,故 B错误;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碰撞的不平衡性造成的,液体温度越高,液体分子热运动越激烈,布朗运动越显著,故 C正确;当分子间的距离从平衡位置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故 D错误;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故 E正确。3(2018榆林模拟)关于热现象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B外界对气体做了功,则气体的温度一定升高C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
20、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D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加E气体能够充满容器的整个空间,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呈现出斥力的作用解析:选 ACD 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选项 A正确;外界对气体做了功,如果气体向外放热,则气体的温度不一定升高,选项 B错误;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选项 C正确;温度升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加,选项 D正确;气体能够充满容器的整个空间,是由于气体分子能够自由移动,选项 E错误。4(2018衡水中学模拟)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与分子间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在 10r0(r0为分子间作用力为零的间距,其值为 1010 m)距离
21、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B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分子间的势能一定是零 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D分子间距离越大,分子间的斥力越小E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大的过程中,分子间引力变化总是比斥力变化慢解析:选 ADE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在平衡距离以内表现为斥力,在平衡距离以外表现为引力,在 10r0距离范围内,分子间总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A 正确。设分子平衡距离为 r0,分子距离为 r,当 r r0,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大;当 r r0,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分子距离越小,分子势能越大;故当 r r0,分子力为 0,分子势能最小
22、;由于分子势能是相对的,其值与零势能点的选择有关,所以分子距离为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一定为零,B、C 错误。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大的过程中,分子斥力与分子引力都减小,分子间引力变化总是比斥10力变化慢,D、E 正确。考点二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一)理清知识体系(二)理解三个问题1对晶体、非晶体特性的理解(1)只有单晶体才可能具有各向异性。(2)各种晶体都具有固定熔点,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分子势能增加。(3)晶体与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化。(4)有些晶体属于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和石墨。2正确理解温度的微观含义(1)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
23、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2)温度越高,物体分子动能总和增大,但物体的内能不一定越大。3对气体压强的理解(1)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是气体分子频繁碰撞的结果,温度越高,气体分子密度越大,气体对容器壁因碰撞而产生的压强就越大。(2)地球表面大气压强可认为是大气重力产生的。题点全练1正误判断(1)大颗粒的盐磨成了细盐,就变成了非晶体。()(2)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3)单晶体和多晶体都有确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4)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能相同时,表现为各向同性。()11(5)单晶体的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6)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第一 部分 专题 六选考 模块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