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doc
《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doc(2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一、单选题1.某可燃化合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XO 2CO 2H 2O(未配平)则 X 不可能是( ) A. CO B. CH4 C. 甲醇(CH 3OH)D. 乙醇(CH 3CH2OH)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 4 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反应后的质量/g 未测定 21 10 9已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 2 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 ) A. 1:1 B. 1:2 C. 1:3 D. 2:13.已知 2NaClO 3H 2SO4SO 2=2X2
2、NaHSO 4 由此可知 X 物质的化学式为( ) A. ClO2 B. NaCl C. NaClO D. Cl2O4.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中,测得反应前(t 0)、反应中(t 1)、反应后(t 2)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A. t1时刻,乙、丁、丙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22%、23%和 43% B. 若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 100 克,则再增加 12 克甲,甲与乙则恰好C. 该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 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5.关于化学方程式 2
3、H2+O2 2H2O 的读法正确的是( ) A. 每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2 个水分子B. 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C. 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 每 4g 氢气跟 32g 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36g 水6.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B.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D. 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7.在化学反应
4、 A+B=C+D 中,已知 80g A 与 24g B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42g C,则生成 D 的质量为( ) A. 56g B. 62g C. 52g D. 60g8.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 ) A. 用二氧化锰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B. 用过滤的方法将浑浊的水变为澄清的水C. 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D. 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9.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 ) A. MnO2的催化作用 B. 碘的溶解性 3C. 白磷红磷着火点 D. 水的组成 10.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银制品,其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由于银和空气中的微量硫化氢发生了下列反应
5、:4Ag+2H 2S+O22X+2H 2O,其中 X 的化学式为( ) A. AgS B. Ag2O C. Ag2O2 D. Ag2S11.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 B. 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12.在 X+2O2 CO2+2H2O 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X 的化学式为 ( ) A. CH4 B. C2H5OH C. CH3OH D. CH3COOH13.向 1molFe2O3中通入 CO 并加热,随着 CO 的通入,有关量的变
6、化如下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曲线甲表示生成铁物质的量 B. 曲线乙表示氧化铁物质的量C. K 点时生成铁与剩余氧化铁物质的量相等 D. K 点时固体中铁元素物质的量是 2mol4二、多选题14.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 5.6g 铁,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 ) A. 5.6g 锌 B. 5.6g 铝 C. 5.6g 镁 D. 5.6g 碳酸钙15.二氧化硫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为了探究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具有酸性的物质,四位同学
7、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几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按下图进行实验,观察纸花颜色的变化.下列有关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喷稀醋酸 ()喷水 ()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硫 A. 小雨同学认为:实验中喷稀醋酸紫色小花变红,是为了证明酸性物质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 小军同学认为: 实验喷水是多余的C. 小涛同学认为,若实验中的紫色小花变红,则证明假设成立 D. 小芳同学对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她认为还需补充一个实验才能使探究活动获得成功16.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磷在氧气中燃烧: 4P+5O 2 2P2O5 B. 小苏打受热分解:NaHCO 3 NaOH + CO2
8、C. 不用铁桶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2Fe + 3CuSO 4 =Fe2(SO4)3 3Cu D. 用食盐生产氯气和烧碱:2NaCl+ 2H 2O Cl2+2NaOH + H 217.将一定质量的 a、b、c、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 和 b 是反应物,d 一定是催化剂B. 反应后 a 物质的质量为 4.64gC. 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 a、b 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 若物
9、质 a 与物质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1,则反应中 a 与 b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52:118.在密闭容器中,将一定质量的碳放在一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实验数据如下表,其中,实验数据无误的是( ) 序号 氧气质量/g 8 16 24碳质量/g 3 12 6生成 CO2质量/g 11 22 22A. B. C. D. 19.由铁,氧元素组成的固体 5.8 g, 用足量的 CO 还原,生成的气体全部被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得到沉淀 10g,则这种固体可能是( ) A. FeO B. Fe2O3与 Fe 的混合物 C. FeO 与 Fe3O4的混合物 D. Fe3O4三、填空题20.白磷有毒,
10、如果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稀的硫酸铜溶液冲洗来解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P+5CuSO4+8H2O5Cu+2X+5H 2SO4 推断 X 的化学式为_ 21.有化学反应 A+2BC+2D,若 9.8 克的 A 与 8.0g 的 B 完全反应生成 C 14.2g,则生成D_若 A、B、C 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98、40、142,则 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 22.食醋中约含有 3%-5%的醋酸(CH 3COOH),醋酸有_种元素组成,醋酸的摩尔质量为_,0.5 摩尔醋酸分子中约含有_个碳原子。 23.硝酸可发生反应:4NHO 3 2NO2+X+2H 2O据此回答:(1)反应的基本类型
11、属于_ 反应(2)X 的化学式为 _ ,推断的依据为_ (3)硝酸的保存应注意_ 24.A、B、C、D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2 8 30 50反应后质量/g 20 待测 46 16AB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B 的待测值为 8 D_ 四、计算题25.石灰厂为了测定一批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 4g 石灰石样品,把 20g 稀盐酸分 4 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除碳酸钙外,其余的成分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6充分反应后经过滤、干燥等操作,最后称量,得实验数据
12、如下表: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稀盐酸的用量 5g 5g 5g 5g剩余固体的质量 3g 2g 1g 1g(1)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 (2)计算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3)第三次加入 5g 稀盐酸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_ 。 26.某兴趣小组为测定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为多少 g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 40 g 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人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13、时,恰好用去稀硫酸 100 g,烧杯内剩余固体 27 g。请完成下列计算: (1)40 g 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_g 。 (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 28.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样品 10 克于烧杯中加入稀盐酸 50 克,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为 56.7 克。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9.小刚需测定石灰石中 CaCO3的质量分数。他进行了如图实验。请计算: (1)生成 CO2气体的质量; (2)样品中 CaCO3的质量分数。 五、解答题30.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同学设计了下图实验。请
14、回答:7(1)利用右图装置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请说明理由。 (2)如何改进右图装置使其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1.某化合物 30g 与氧气完全燃烧生成了 44g 的二氧化碳和 18g 的水。请你通过计算证明 30g 的该物质一定含有什么元素及各元素的质量。 8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某可燃化合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XO 2CO 2H 2O(未配平)则 X 不可能是( ) A. CO B. CH4 C. 甲醇(CH 3OH)D. 乙醇(CH 3CH2OH)【答案】A 【解析】 【解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元素种类相同,如果反应物X 是一氧化碳,则反应物中的元素有碳元
15、素和氧元素,生成物中不可能含有氢元素,所以X 不可能是一氧化碳故选 A【 分析 】 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 4 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甲 乙 丙 丁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反应后的质量/g 未测定 21 10 9已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 2 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 ) A. 1:1 B. 1:2 C. 1:3 D. 2:1【答案】B 【解析】 【解
16、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表中乙、丙质量增加,可确定乙、丙为生成物,共增加了(2110)g+(101)g=20g,丁减少了(259)g=16g,减少的质量还差(2016)g=4g,由此可知 4g 甲完全反应无剩余即甲、丁反应时的质量比为 4g:16g=1:4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 m:n,又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 2倍,则m:2n=1:4,解得 m:n=1:29故选 B【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物质质量的增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由增减量的多少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再结合甲、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得出本题答案3.已知 2NaClO 3H 2SO4SO 2=2
17、X2NaHSO 4 由此可知 X 物质的化学式为( ) A. ClO2 B. NaCl C. NaClO D. Cl2O【答案】A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O3+H2SO4+SO22X+2NaHSO 4 , 反应前钠、氯、氧、氢、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2、6、10、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钠、氯、氧、氢、硫原子个数分别为2、0、8、2、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 分子中含有 2 个氯原子和 4个氧原子,则每个 X 分子由 1 个氯原子和 2 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ClO2。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有两
18、种结题思路,一种是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是不变的,通过等式左右两边的原子数目,判断答案为 A,另一种是通过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来解答4.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中,测得反应前(t 0)、反应中(t 1)、反应后(t 2)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t1时刻,乙、丁、丙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22%、23%和 43% B. 若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 100 克,则再增加 12 克甲,甲与乙则恰好C. 该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分解反应 D. 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1:2【答
19、案】D 【解析】 【解答】A、反应前丙的质量分数是 1-20%-24%-33%=23%,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为1-26%-63%=11%,参加反应的甲、乙、丙、丁的质量比为 24%:(33%-11%):(63%-23%):(26%-20%)=12:11:20:3,t 1时刻,甲反应掉 12%,则乙反应掉 11%,丁、丙分别生成3%、20%,因此乙、丁、丙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22%、23%和 43%,A 不符合题意;B、若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 100 克,则反应前甲的质量为 24g,乙33g,再增加 12 克甲,则反应前甲乙质量比为(24g+12g):33g=12:11,所以甲
20、与乙则恰好完全反应,B 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中甲乙是反应物,丙丁是生成物,所以该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10分解反应,C 不符合题意;D、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2:1,D 符合题意。【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即化学变化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根据化学计量数即为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配平系数分析。5.关于化学方程式 2H2+O2 2H2O 的读法正确的是( ) A. 每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 2 个水分子B. 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C. 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
21、生成水D. 每 4g 氢气跟 32g 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36g 水【答案】A 【解析】 【解答】解: A、由 2H2+O2 2H2O 可知,每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 个水分子故选项正确;B、应该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故选项错误;C、应该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故选项错误;D、应该是每 4 份质量的氢气跟 32 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 36 份质量的水故选项错误故选 A【分析】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6.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
22、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B.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D. 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答案】B 【解析】 【解答】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气体逸出后致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气体逸出,使质量变小,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符合质量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中考 化学 专题 练习 质量 守恒定律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