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8秋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两种电荷一、单选题1.把两张用丝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时,它们会张开,这是因为( )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2.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得( ) A.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B.中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 C.质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 D.原子核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3.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 A.玻璃瓶 B.橡皮擦 C.钢尺 D.塑料笔杆4.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 ) A.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 B.在干燥的天
2、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C.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D.两个铅杆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5.下列每组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 ) A.硬币、陶瓷罐 B.铅笔芯、刻度尺 C.玻璃棒,橡胶棒 D.人体、大地6.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 ) 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 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 C.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 D.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7.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
3、被吸引(如图)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8.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有一个展品名为“静电滚球” ,如图所示展品由一个中心电极、一些金属小球和一个接地的环形金属板三部分构成,当观众转动手柄时,2金属小球会在中心电极与接地的金属板之间循环往复运动转动手柄时,使中心电极带正电,此时由于静电感应,金属小球内原本无序的电荷会重新排布,靠近电极一侧带负电荷,远离电极的一侧带等量的正电荷这些金属球开始运动时,与中心电极间的距离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有的变大有的变小二、多选题9.取两个相同
4、的验电器 A 和 B,使 A 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 A 的金属箔张开,B 的金属箔闭合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 A和 B 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观察到 A 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 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金属棒是导体 B.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 C.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 验电器中的金属箔带上了正电荷 D.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 A 流向 B10.下列现象中,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 B.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C.吸尘器能够把地上的碎纸屑吸起来 D.用干
5、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许多脏物11.下列实例中都属于导体的是( ) A.陶瓷、油 B.人体、食盐水 C.大地、陶瓷 D.稀硫酸、大地12.关于导体和绝缘体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导体善于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电荷存在 B.绝缘体不善于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荷存在 C.导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导电,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导电 D.有些绝缘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变为导体13.在干燥的环境中,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与轻小物体靠近,发生了互相吸引的现象,如图所示,根据这一情景可以判断( ) A.玻璃棒带正电 B.玻璃棒可能不带电 C.轻小物体可能带负电 D.轻小物体可能不带电314
6、.一个验电器带有正电,它的箔片张开某一角度,用另一个有绝缘手柄的导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箔片的张角减小,关于导体的带电情况,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可能带负电 B.只可能带正电 C.可能带负电或不带电 D.可能带正电或不带电三、填空题15.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 ,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这是由于头发丝带 _ (选填“同种”或“异种” )电荷而互相 _ 的结果16.如图所示,是部分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的排序图,毛皮与图中的 _ 摩擦最容易起电,且它们摩擦后毛皮带 _ 电 (选填“正”或“负” ) 四、实验
7、探究题17.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活动中: (1)小明发现用干燥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干燥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都能吸引纸屑,这说明它们都带了“电” ; (2)如图,将两个带电棒相互靠近,发现相互排斥的是图 _ , (3)在人类认识到物体带电的本质之前,总在想,到底有没有第三种电荷呢?经验认为,如果能找到一个带电体既能和带电玻璃棒相互 _ ,也能和带电橡胶棒 _ ,则说明有第三种电荷存在事实上我们一直没有找到这样的带电体,后来直到发现物体带电本质是由于电子的转移,终于认定自然界中只有 _ 种电荷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第 1 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答案和解析4【答案】 1.A 2.A 3.C
8、 4.B 5.C 6.C 7.D 8.B 9.AB 10.ABD 11.BD 12.ABC 13.ACD 14.CD 15.同种;排斥 16.梳子;正 17.a、 b;吸引;吸引;两 【解析】 1. 解:把两张用丝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时,它们会张开,它们带有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 A 正确,B 错误; 带电塑的料片相互靠近张开是电荷之间的作用,不是分子间的作用,故 CD 错误 故选 A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因为少了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的电子而带负电,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此题不
9、仅考查了摩擦起电现象,并且考查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2. 解: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去了电子,故 A 正确、BCD 错 故选 A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也不是消灭了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 知道摩擦起电的实质即可正确解题,本题是一道基础题 3. 解:A、玻璃不导电,是很好的绝缘体;故 A 错误; B、橡皮擦的材料属于橡胶,是绝缘体;故 B 错误; C、钢尺的材料是金属,属于导体;故 C 正确; D、塑料是很好的绝缘体,塑料笔杆不属于导体,故 D 错
10、误; 故选 C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溶液等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玻璃、橡胶、油等;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 此题考查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以及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5些物体为绝缘体,属于识记的内容,比较简单 4. 解: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是摩擦起电现象 A、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纸片“粘”在杯口上,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是摩擦起电现象,此选项符合题意; C、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用的棋子是一个小磁体,而棋盘
11、是用磁性材料做的,所以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是分子作用力作用的结果,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1)空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存在压强作用; (2)摩擦起电现象生活中很常见,晚上睡觉前脱衣服时有火花,衣服上易沾有灰尘,梳子梳头发,头发随梳子飘起来; (3)磁体能吸引磁性材料; (4)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吸引力 此题考查了大气压的存在、摩擦起电现象、磁体间相互作用及分子作用力的存在一个“粘”字,包含不同的物理规律,要注意区分 5. 解:A、陶瓷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硬币是由金属制作的,是导体,故 A 错误 B、铅笔芯是导体;刻度尺是用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物理 151 电荷 练习 解析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