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节 生活中的透镜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3认识虚像与实像的区别。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2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重点1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认识同一透镜在物距不同时成像不同。2认识虚实像的不同。难点虚
2、像的成像原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多媒体课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节日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使人们从照片中感到美的享受和启迪。这就需要照相机,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了单反相机、DV 等摄影用具,那么它们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它们的原理。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照相机大家想了解关于照相机的什么知识呢?照相机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神秘的小盒子,里边到底有什么?照相机为什么
3、能拍照?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拍出全景和不是全景的照片?为什么照片中景物比实物小?有时拍出的照片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2傻瓜相机?通过对照相机的观察和大家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哪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组收集到的资料。教师适时的引导、评价。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光线强拍出的照片发白,光线弱拍出的暗。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等组成。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这个像冲洗出来就是照片。像是怎么落在胶片上?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
4、物质,通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得到照片。想想做做:方案 1:用硬纸板做两个粗细相近的长方形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套入另一个,在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半透明塑料薄膜作为屏幕,把纸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就制成了模拟照相机。方案 2:用硬纸板圈成两个直径大小相近的,长约 15 cm 的圆纸筒,使一个纸筒刚好能够套入另一个,在直径较大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凸透镜,在直径较小的纸筒前面,固定一个屏幕。把较小的圆筒有屏幕的一端朝里,套入较大的圆筒内,这样模拟照相机就做成了。现在我
5、们按照方案制作好后,对准某个人或物体,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能观察到什么?是不是可以看到一个缩小的、倒立的清晰的像?下图就是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示意图,物体通过透镜在底片上成一个缩小倒立的像。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物体与实像大小比较实像小于物体(像小),物距与像距大小比较像距小于物距(物距大),成缩小的、倒立的清晰的像。在实际的照相过程中,我们有时候会想使像变大,或者说想使照的范围变大。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拍远景: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像变小;拍近景: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像变大。典例解读【例 1】位置固定,焦距一定的相机拍摄无水的水池底上的图案后,在水池中放满水,再用该相机拍一张水池底图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年秋八 年级 物理 上册 第五 生活 中的 透镜 教案 新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