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9课《谈创造性思维》教案新人教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谈创造性思维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2掌握议论 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3培养学生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索的精神。重点难点:重点: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难点: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教 具准备:自主学习、共同探究、练讲结合一、导入新课由苏轼题西林壁导入:(学生集体背诵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
2、个疑问 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板书)二、整体感知 1了解文体(教师简介)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议论就是对人或事物、社会现象、问题等表明自己的立场、意见、观点。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强调:在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立场之前,首先要了解议论的话题。)2正音辨形让学生提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字、词,板书在黑板上,然后让其他学生来注音和说说字、词的意思。如果有学生不会的教师再作讲解。如:恭喜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汲取 渊博 锲而不舍3明确话题:浏览 13 段,思考:文章开篇,从作者分析一个问题的答案入笔,否定哪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有什么弊端?作者倡导哪一种思维方式?(学法指导一 :
3、注意文中的关键词“模式”和“方式”的不同,以理解文段的主要意思)(学生讨论交流发言)明确:否定“正确答 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影响下如果找到一个正确答案,就容易让人止步不前,限制自己的创新思维; 倡导“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倡导要有创造性思维。2师总结:可见,本文开篇,通过一个现象,来引出论述的话题创造性思 维。三、理清脉络1跳读 412 段,思考:围绕“创新思维”,作者提出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学法指导二: 注意设问句在文中出现的位置及其作用往往出现句末或句首或独句成段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学生同桌之间相互讨论、而后交流发言)明确:(1)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
4、必需的要素?(2)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3)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 乏创造力的区别呢?四、分析内容1作者认为产生创新思维所必需的要素有哪些?2难句理解:“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 6 分钟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指代什么?“它”指代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质疑,交流)明确;(1)渊博的知识;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2)“这种情况”指代“这些知识随时都可以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它”指代“新的创意”。追问:文章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证明作者的这一观点,请概括。(学法指导三:概括事例的方法谁做什么事?)明确: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了印刷机
5、和排版术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可请学生用简明的语言另举例子,学生答,老师纠正。)师总结:这一部分,作 者论述了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需的要素。你觉得你身上具备了哪些要素?你觉得自己是个富有创造力的人吗?(学生交流,引出下一个环节)3朗读 9-12 段,思考;3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心态如何?各自的结果如何呢?4从这一部分论述中,你觉得怎样才是富有创造力的人?(学法指导四:注意文中总结性语句出现的标志性词语,如“由此可见”“总而言之”“这样”“所以”)(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质疑、争辩)明确:富有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自信);缺乏创造力的人, 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九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五 单元 19 创造性思维 教案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