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高中生物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检测北师大版必修2.doc
《2018_2019高中生物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检测北师大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高中生物第2章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检测北师大版必修2.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章 遗传信息传递的结构基础检测(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 染色体的四级结构模型的基本单位是( )A.核苷酸 B.核糖体 C.核小体 D.中心体答案: C2 下列能够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艾弗里将从 S 型细菌中分离的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到培养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 格里菲斯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进行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DNA 双螺旋模型的构建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A. B. C. D.解析: 能够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转化因子的探究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格里菲斯的实验说明已经被加热杀死的
2、 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无毒性的 R 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 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遗传物质就是 DNA。DNA 双螺旋模型的构建与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无关。答案: D3 噬菌体外壳的合成场所是( )A.噬菌体的核糖体 B.细菌的核糖体C.噬菌体的基质 D.细菌的拟核解析: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在噬菌体将其 DNA 注入细菌细胞后,利用细菌细胞内的氨基酸在细菌的核糖体上合成的。答案: B4 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 ,错误的是( )A.基因是 DNA 片段B.基因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C.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一条染色体上
3、有许多基因解析: 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 DNA 和蛋白质,因此可以说基因是染色体DNA 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不能简单地说,基因是 DNA 片段或基因是染色体上的一段。答案: A5 关于下面概念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A.A 是脱氧核糖B.G 是蛋白质C.D 在 E 中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D.F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图中的 E解析: E 是 F 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F 和 E 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 D。答案: D6 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如下:将无毒的 R 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将有毒的 S 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 将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注入小
4、鼠体内,小鼠不死亡 将 R 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整个实验证明 DNA 是转化因子B.实验、实验可作为实验的对照C.实验和实验中的死亡小鼠体内都可分离到 S 型活细菌D.重复做实验与,得到同样的结果,可排除 S 型活细菌由 R 型活细菌突变而来解析: 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能证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含有转化因子,并不能直接证明 DNA 是转化因子。答案: A7 假定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数目 2N=4,据图指出的各细胞所处的分裂期,正确的是( )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为减数
5、第一次分裂后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B.为减数分裂,分别为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为有丝分裂后期C.分别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别为有丝分裂中期、有丝分裂后期D.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为,它们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后期及末期答案: C8 下列为某动物卵巢中一些细胞的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3A.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甲丙乙丁B.可能发生了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是甲和乙C.与乙相比,丁细胞染色体数减半,所以它一定为卵细胞D.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 4、2、0解析: 若图中细胞分
6、裂具有连续性,则甲表示卵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丁为卵细胞或极体,故顺序依次为甲乙丙丁。甲、乙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甲为有丝分裂,无同源染色体联会;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在其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可能发生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与乙相比,丁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所以它为卵细胞或极体。甲、乙、丙细胞中含有的同源染色体对数依次为 4、2、0。答案: D9 原始生殖细胞 (精原细胞、卵原细胞)的产生依赖于 ( )A.有丝分裂 B.无丝分裂C.减数分裂 D.以上三种都有解析: 精原细胞、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的相同,二者均是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应注意此题是
7、原始生殖细胞的产生,不是原始生殖细胞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的过程,不要误选减数分裂。答案: A10 下列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因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所以可以判定该细胞为动物细胞B.是一条染色体,包含两条染色单体和,它们通过一个着丝粒相连C.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和为一对同源染色体D.在后期时,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解析: 图中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可判定为动物细胞。和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和也为一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均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粒均位于赤道板上,表示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在后期时,着丝粒分裂,移向两极的是两对同源染色体。答案: D
8、11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错误的是( )A.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B.腺嘌呤C.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解析: 构成 ATP 的五碳糖是核糖,故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 项错误。答案: A12 经测定, 青蛙体细胞中一段 DNA 分子中含有 A 碱基 600 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 24%,那么,该DNA 片段中 C 碱基所占比例和数目分别是( )A.48% 600 B.48% 650C.26% 600 D.26% 650解析: 因为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占 DNA 碱基总数的一半,A+C=50%,所以 C=50%-24%=26%,C 的数目为60024%26%=650
9、。答案: D13 下图为 DNA 分子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和相间排列,构成了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B.的名称是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的数量主要由 G 和 C 的数量决定D.DNA 分子中特定的脱氧核糖核苷酸序列代表了遗传信息解析: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由(磷酸)和(脱氧核糖)相间排列构成的。中的(磷酸)是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磷酸。代表氢键,其数量多少与 4 种碱基都有关。答案: D14 下图为精原细胞增殖以及形成精子的过程示意图,图中标明了部分染色体与染色体上的基因。设细胞都处于染色体的着丝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关于图解叙述正确的是( )A.有姐妹染色单体
10、,也可能有姐妹染色单体B.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 2n,DNA 数目为 4aC.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 n,DNA 数目为 2aD.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 2n,DNA 数目为 4a5解析: 根据题图和文字信息可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而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则可判断只有 B 项叙述正确。答案: B15 某同学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 的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的 DNA 分子数目正好和正常体细胞的 DNA 分子数目相同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C.初级精
11、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 DNA 分子数目相同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粒的数目相同解析: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DNA 分子数目的一半。答案: C16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碱基序列B.碱基数目C.(A+T)/(G+C)的比值D.碱基种类解析: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DNA 分子大都不相同,包括碱基序列、数目等,但碱基种类有可能相同,即都含有四种碱基 A、G、C、T。答案: D17(2016 江苏高考 )下列关于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斯实验中肺炎双球菌 R 型转化为 S 型是基因突变的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生物 遗传信息 传递 结构 基础 检测 北师大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