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的唐朝第4课李白诗三首学案语文版必修2.doc
《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的唐朝第4课李白诗三首学案语文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的唐朝第4课李白诗三首学案语文版必修2.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 课 李白诗三首学习目标 1.积累诗中的文言基础知识。2.赏析李白诗歌的想象与夸张的艺术手法。3.体悟诗歌的思想情感,体会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瀛洲( ) (2)天姥( )(3)向天横( ) (4)剡溪( )(5)渌水( ) (6)脚著( )(7)谢公屐( ) (8)熊咆( )(9)殷岩泉( ) (10)栗深林( )(11)水澹澹( ) (12)洞天石扉( )(13)訇然中开( ) (14)霓为衣( )(15)鸾回车( ) (16)魂悸( )(17)恍惊起( ) (18)长嗟( )(19)觉时( ) (20)鼓瑟( )(21)噫吁嚱( ) (22)鱼凫( )(
2、23)秦塞( ) (24)石栈( )(25)猿猱( ) (26)萦岩峦( )(27)扪参历井( ) (28)酣高楼( )(29)明朝( ) (30)弄扁舟( )答案 ( 1)yn (2)m (3)hn (4)shn (5)l (6)zhu (7)j (8)po (9)yn (10)l (11)dn (12)fi (13)hn (14)n (15)lun (16)j (17)hun (18)ji (19)ju (20)s (21)x x (22)f (23)si (24)zhn (25)no (26)yn (27)mn shn (28)hn (29)zho (30)pin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 1
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1)或可睹:_(2)掩赤城:_2(3)摧眉折腰:_(4)长嗟:_(5)觉时:_(6)向来:_(7)危乎高哉:_(8)开国何茫然:_(9)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_(10)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_(11)连峰去天不盈尺:_(1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13)酣高楼:_(14)中间小谢又清发:_(15)俱怀逸兴壮思飞:_(16)明朝散发弄扁舟:_答案 (1)有时 (2)遮蔽 (3)摧,低;折,弯 (4)叹气 (5)醒 (6)往昔。文中指刚才的梦境 (7)高 (8)多么 (9)当,迎面而立;绝,横渡,穿越 (10)但,只;从,跟随 (11)去,距离;盈,满、
4、足 (12)挡 (13)畅饮 (14)焕发 (15)超远的意兴 (16)明天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1)列缺霹雳,丘峦崩摧:_(2)訇然中开:_(3)所守或匪亲:_答案 (1)通“裂” ,分裂 (2)通“轰” ,大声 (3)同“非” ,不,不是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烟涛微茫信难求古义:_今义:书信。(2)势拔五岳掩赤城3古义:_今义:把固定或隐藏在其他物体里的东西往外拉,抽出。(3)虎鼓瑟兮鸾回车古义:_今义:打击乐器。(4)可以横绝峨眉巅古义:_今义:断绝。(5)以手抚膺坐长叹古义:_今义:把臀部放在椅子、凳子或其他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6)使人听此凋朱颜古义:_今义:红颜色。(7)
5、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古义:_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答案 (1)确实,实在。(2)超出。(3)弹奏。(4)横渡,穿越。(5)空、徒。(6)脸色红润。(7)离开。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1)去Error!(2)坐Error!(3)尚Error!(4)危Error!(5)欲Error!(6)开Error!(7)行Error!(8)忽Error!(9)事Error!答案 (1)动词,距离/动词,除掉/动词,失掉 (2)副词,空、徒/名词,座位/连词,因为/动词,坐下,坐着 (3)副词,尚且/动词,崇尚,尊重/副词,还 (4)形容词,高/名词,危险/副词,端正 (5)动词,要/动词
6、,想/副词,将要(6)动词,打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开,使舒展(7)动词,实行,文中是“享受”的意思/动词,走 (8)动词,不注意,不知不觉/副词,忽4然 (9)名词,事情/动词,侍奉,服侍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1)使人听此凋朱颜:_(2)栗深林兮惊层巅:_(3)洞天石扉,訇然中开:_(4)对此欲倒东南倾:_(5)问君西游何时还:_(6)朝避猛虎,夕避长蛇:_(7)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8)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_(9)侧身西望长咨嗟:_(10)虎鼓瑟兮鸾回车:_(11)云青青兮欲雨:_答案 (1)使动用法,使凋谢 (2)使动用法,栗,使战栗;惊,使惊慌 (3)名词作状语
7、,从中间 (4)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5)名词作状语,向西 (6)名词作状语,朝,在早上;夕,在晚上 (7)名词作状语,在上面 (8)名词作状语,在下面 (9)名词作状语,向西 (10)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11)名词用作动词,下雨三、名言警句课文名句(1)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2)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3)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4)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5)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6)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7)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9)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8、(10)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1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12)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5(1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课外名句(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4)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一、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生于碎叶城(
9、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后迁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幼年时,其父对他进行过传统的文化教育,少年时即显露才华,博学广览,吟诗作赋。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一见,称他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后漫游江湖间,被永王李璘聘为幕僚。李璘起兵,事败,李白连坐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继屈原之后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并称“李杜” 。著有李太白集 。二、背景展示1 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作于天宝四年(745)秋,是诗人漫游
10、吴越前留赠东鲁亲朋之作。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宝三年,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离开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住了一个时期。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了漫游的旅途。2 蜀道难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元年诗人第一次到长安时。从诗的内容看,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据唐摭言载,李白自蜀到长安以后,贺知章前往探望,李白以所作蜀道难示贺知章,贺知章读罢,大为赞叹,对李白说:“公非人间人,岂太白星精耶?”并称李白为“谪仙人”。3因为
11、李白当时很苦闷,所以一见到可以倾诉衷肠的族叔李云,便把满腹牢骚宣泄出来,写成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时间不长便弃官而去,过着漂泊四方的生活。十年来的辛酸,作客他乡的抑郁和感伤,积聚在心头,今天终于可以一吐为快了。6三、文学常识乐府诗在中国中古时期的汉魏两晋南北时代,中央政府一直设置着管理音乐和歌曲的专门官署乐府,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配诗演唱。这些配乐演唱的诗歌,就称为乐府诗,也简称乐府。汉武帝设立乐府,采集各地风谣,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在体式上,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句式比较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朗朗
12、上口,生活气息非常浓厚。这种淳朴的诗歌风格,文字简单清新,弥漫在诗里的感情,不但具有普遍意义,而且纯真自然。乐府诗是诗歌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象征着文人诗的开始,象征着诗开始追求个性的自由和发出个人化的声音。乐府诗中的诗,可以真正地称为抒发情怀的诗。许多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皮日休等,都写过不少优秀的乐府诗。课堂导语“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台湾诗人余光中笔下的这个人,他嗜酒爱月,剑胆琴心;他豪迈洒脱,浪漫出尘。他就是大诗仙李白!今天我将和同学们再一次走近李白,继续去品味他带给我们的洒脱与浪漫。1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 ,补写出下图中诗人的
13、临别寄语。7答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2阅读蜀道难 ,补写出下图中的空缺部分。叹 安史之乱忧患高 难 行 蜀 道 来 历蜀 道 高 峻 开 辟 之 难 景 物 凄 清山 水 险 恶 剑 阁 险 要战 祸 惨 烈 (浪漫主义笔法) (现实主义胸襟)答案 险可畏 度越之难 祸可悲 治理之难3阅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分别用四个字补写出下图中的空缺部分。倾诉借景抒情分写主客_(弃、乱)(长风)(建安风骨小谢) (览) (抽刀、举杯)答案 远大抱负 苦闷悲伤(一)阅读梦游天姥吟留别 ,回答问题:1按梦中景色的不同,第二段可以分为几层?每层各写了什么内容?答:_答案 第二段可以分为四层
14、。第一层从段首到“渌水荡漾清猿啼” ,描写了梦至剡溪的情景。第二层从“脚著谢公屐”到“空中闻天鸡” ,描写了梦游天姥山的情景。第三层从“千岩万转路不定”到“仙之人兮列如麻” ,描写了诗人在天姥山之巅偶见仙人的神妙情景。第四层从“忽魂悸以魄动”到“失向来之烟霞” ,描写了诗人梦醒长嗟的情状。2正当梦入高潮时,诗人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境突然消失了,面对现实,诗人禁不住长嗟短叹,诗人感叹了些什么呢?答:_答案 诗人感叹了世事的虚幻无常,流露出人生如梦的感伤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3末段“且放”两句,表明了诗人的什么志向?“安能”两句表现出诗人什么
15、样的性格和精神?答:_答案 (1)表现了诗人绝不向恶势力妥协,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同时也显露出诗人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2)表现出诗人蔑视权贵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二)阅读蜀道难 ,回答问题:4从栈道到青泥岭再到山中之景再到剑阁,可谓一步一景,处处震撼。试结合下列诗句,8分析这种效果。(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答:_(2)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答:_(3)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答:_(4)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答:_(
16、5)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答:_答案 (1)这四句写登上“天梯石栈”的情景:向上望,还有“高标”更高的山峰,高到连驾着六条龙的太阳神的车子也过不去,只好就此回转;向下看,又有波涛汹涌、曲折回旋的 河 水 。 面 对 这 样 的 高 山 险 阻 , 就 是 一 举 千 里 的 黄 鹤 也 飞 不 过 去 , 敏 捷 的 猿 猴 也 要 为 翻 山越 岭 而 发 愁 , 更 何 况 游 客 呢 ! 运 用 夸 张 的 手 法 , 既 写 出 了 山 之 高 , 又 写 出 了 山 之 隔 (山 高 隔 离天 日 )。(2
17、)这四句写青泥岭山势萦回,百步九折。站在青泥岭的山巅,仰头仿佛可以摸到天上的星宿,没有比这更惊心动魄的了。所以诗人也只能“以手抚膺坐长叹”了。此处同样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山之高、山之陡,更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惊” 。(3)秋风萧瑟,被风撕扯的松林与秋草发出令人心悸的哀号。两旁参天的古树层层叠叠,阴森而肃穆,月光透过树荫投下点点斑驳,像撒了一地的琉璃,熠熠生辉。密密层层的林间,不时传出一声声凄怆的鸟鸣,一只夜莺自林间振翅飞出,另一只也跟随飞去,然后两两相绕,在黝黑的夜里划过一道盘旋的弧线。杜鹃鸟也叫了起来,声音嘶哑而哽咽,仿佛在倾诉无尽的忧愁与哀伤,应和着林间落下的稀稀疏疏的月影,为寂静的空山陡然
18、增添了几分阴森和恐怖。这几句写出了蜀道的气氛:凄清,让人心悸。(4)先是山峦起伏、连峰接天的远景画面,接着是枯松倒挂绝壁的特写,而后,跟随而来的是一组快镜头:飞湍、瀑流、山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声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目不暇接。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写出了蜀道的艰险,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了蜀道的雄壮。(5)这几句写出了剑阁军事位置的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战事激烈,战火连连。其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写出了位置的重要;“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写出了蜀道的凶险;“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写出了战事的惨烈。(三)阅读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回答问题:9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唐朝 李白 诗三首学 案语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