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第4课毛泽东词两首导学案粤教版必修2.doc
《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第4课毛泽东词两首导学案粤教版必修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第4课毛泽东词两首导学案粤教版必修2.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 课 毛泽东词两首学习目标 1.背诵、默写毛泽东诗词名句。2.体会青年时代的毛泽东的博大胸怀和革命壮志,领悟词中多角度描写景物的艺术表现手法。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沁园春( ) 百舸( )峥嵘( ) 寥廓( )挥斥方遒( ) 浪遏飞舟( )答案 qn zhn rn lio ku qi (2)多音字咽Error!答案 y/yn/y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Error! (2)Error!答案 (1)沁园春/分泌 (2)狰狞/峥嵘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峥嵘:_(2)激扬文字:_(3)浪遏飞舟:_(4)挥斥方遒:_(5)粪土:_(6)喇叭声咽:_答案 (1)形容才
2、气、品格等超越寻常;不平凡。(2)写出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文章。激2扬,激浊扬清。(3)浪阻挡飞速前进的舟。(4)热情奔放,劲头正足。挥斥,奔放。遒,强劲。(5)名词用作动词,视如粪土。(6)喇叭声音受阻而低沉。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1)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2)革命青年写出激扬文字,把反动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答案 (1) (2)。 “写出”与“激扬”重复,不能并用2辨词填空(1)意气义气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3、他忠于朋友之间的感情,重_,任何时候都不出卖朋友。扬科维奇表示,之前说的离开中国纯属_用事,可能当时情绪有点激动,说了这句气话。答案 义气 意气(2)苍茫苍莽苍茫:空阔辽远,没有边际。强调边际遥远朦胧,看不清,常用于“大地” 、 “暮色” 。苍莽:侧重于阔大,适用于带草的旷野或茂密的林地。如“苍莽的草原” 、 “苍莽的森林” 。我爱的是_的郊野,巍峨的高山,一片海啸的松林,一泓溪水。走进_的武陵山区腹地鹤峰县木林子原始森林,仿佛走进一处被世人遗忘许久的世外桃源。答案 苍茫 苍莽三、名言警句毛泽东诗词名句1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菩萨蛮大柏地2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
4、边独好。清平乐会昌3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清平乐六盘山4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七律到韶山5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中国现代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还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风格的诗人、书法家,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词,3他的作品想象奇特,气势磅礴。词作有七律长征 、 沁园春长沙 、 沁园春雪 、清平乐六盘山 、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 、 采桑子重阳等。二、背景展示1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作于 1925 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香港大罢工相继
5、爆发,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站在橘子洲头,面对如画的秋色,展望大好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的战斗岁月,他不禁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21935 年 1 月,红军强渡乌江,攻占遵义。1 月 15 日到 17 日,党中央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会上结束了“左”倾路线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1 月中旬,红军离开遵义,挥师北伐。贵州军阀手忙脚乱,急调两个师,企图凭借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经过反复争
6、夺,终于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中央红军在夕阳映照下,迅速通过了娄山关。毛泽东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吟成忆秦娥娄山关 。三、文学知识词词,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又叫诗余、长短句、曲子词等。词的特点:词有定调,调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结构上分为上阕(片)和下阕(片)两部分。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58 字以内)、中调(5990 字)、长调(90 字以上)。 沁园春长沙属于长调。 “沁园春”和“忆秦娥”是词牌, “长沙”和“娄山关”是题目。词 牌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每种词牌都有一定的格律,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字数、韵律,均有不同的规定。作者按照这个格式去作词,
7、叫做填词。词牌起初一般是题目,后来仅表示一定的格式,与内容无关。“沁园春”中的“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为外戚窦宪所得,有人作诗咏其事, “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忆秦娥”词牌最早见于忆秦娥箫声咽词。对于忆秦娥箫声咽的作者,宋代学者认为是李白。明代以来屡有质疑者,他们一般认为是晚唐五代词人所作,后被误归于李白名下。因词中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忆秦娥” 。课堂导语一代伟人毛泽东,诗词斐然,独领风骚。他的诗词题材广博,内涵深邃,文情并茂,气4势磅礴。有“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洒脱与轻松,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定与从容,有“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大度与豪气,有“百万雄师过大
8、江”的气势与辉煌,有“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超人想象,有“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动人画卷1下面是沁园春长沙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阅读课文并回答图后问题。(1)请为词中呈现的四幅画面各取一个名字,将其填写在处。(2)请将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的视角填写在处。(3)请在两处填写作者的问题及得出的答案。答案 (1)独立寒秋图 湘江秋景图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2)远眺 近观 仰视 俯瞰(3)谁主沉浮 同学少年52下面是忆秦娥娄山关一词的结构思维导图,请思考课文并回答图后问题。(1)请概括上下阕的内容,将其分别填写在处。(2)请在处填写该词采用的艺术手法。答案 (1)拂晓行军情景 黄昏越山情景(2)反衬 象征1 沁
9、园春长沙上阕前三句交代了什么?语序上有何特点?“独立”一词写出了怎样的情境?答:_答案 (1)交代了时间(寒秋,即深秋,深秋已有寒意)、地点(橘子洲头)和作者的处境(独立)。(2)出于词律的需要,词序上存在倒装现象,要调一下语序译成:在深秋时节,我独自一人来到橘子洲,面前的湘江向北流去。(3)“独立”写出了作者的形单影只, “独”字又与下阕的“百侣”相对,形独而心不独。2 “一字逗”(又称“一字领”或“领字格”)是指一个字统领后面的若干句子(词组),这也是沁园春长沙一词的句法特点之一,如上阕中的“看”字,下阕中的“恰”字。(1)上阕中的“看”字统领哪几句?答:_答案 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
10、竞自由” ,共七句。(2)在“看”字统领下,作者从哪几个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_答案 作者从远眺、近观、仰视、俯瞰四个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色彩绚丽的湘江秋景图。3炼字,又称“炼词” ,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求,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 沁园春长沙一词就非常注重炼字,这首词用词精当、形象,极富表现力。(1)“看万山红遍鱼翔浅底”几句中,用得最精彩的词有哪些?请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6答:_答案 词句 精彩用词 表达效果万山红遍万、遍 “万”字写出了山之多, “遍”字写出了红之广。层林尽染层、染“层”字表现出树林的重重叠叠, “染”字则活画出
11、岳麓山一带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景色。漫江碧透漫、透“漫”字写出了江水溢满之状, “透”字表现出江水的碧绿清澈。百舸争流百、争“百”字写船之多;“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击“击”字准确地表现出雄鹰迅猛有力地拍打翅膀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翔“翔”字用鸟不扇动翅膀盘旋回飞的状态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2)“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竞”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答:_答案 “竞”有竞相之意, “竞自由”意为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竞”字写出了景物的生机勃勃,十分有力,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感觉。诗歌鉴赏之炼字炼字,是高
12、考诗歌鉴赏中的常见题型,主要锤炼的字词类型如下:(1)动词,如“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击”和“翔” 。(2)形容词,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的“潜”和“细” 。(3)色彩词,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碧”和“红” 。(4)虚词,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方”和“始” 。(5)数量词,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中的“一” 。4 沁园春长沙一词的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作者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世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1)“恰”字统领至哪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7答:_答案 “恰”字统领至“粪土
13、当年万户侯” 。这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表现了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战斗精神。(2)“粪土当年万户侯”中, “粪土”一词在表达上有何特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抱负?答:_答案 “粪土”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明了作者迥乎前人的人生抱负。历代青少年大多以“万户侯”为目标,面对这些高官厚禄,作者视若“粪土” ,显示了作者对功名富贵的蔑视,表明作者要与旧世界彻底决裂,真正地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的决心。(3)最后一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中的“击”字和“遏”字能否改成“划”和“溅”?说说你的理由。答:_答案 不能。因为“击”
14、、 “遏”二字蕴含着一种力量,更能表现出作者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而表现出来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5 忆秦娥娄山关是一首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词,这首词以景入情,情中有景,描写了红军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1)这首词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气氛?答:_答案 上阕以西风、霜天、残月、雁叫、马蹄声、喇叭声等事物构成色彩浓烈的画面,营造出紧张热烈而又带几分肃穆的气氛,以此烘托行军急速、机动灵活、勇往直前的红军队伍。下阕以雄关、苍山、残阳等意象营造出壮阔苍凉的背景。(2)这首词的上阕在写景方面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答:_答案 动静
15、结合。静景:广袤的天空,如钩的残月,满地的白霜。动景:西风烈,雁叫声,马蹄声,喇叭声。动静结合,既展现了当时的环境,也营造出了一种肃穆的行军气氛。“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天在古诗词中通常充满了肃杀、感伤的情调,而毛泽东笔下的秋是什么样子的?他这样写的缘由是什么?答:_答案 (1)毛泽东面对“寒秋” ,一反传统手法,描绘的是色彩斑斓、生机盎然的秋之壮景,8展示出他博大的胸襟和卓尔不群的抱负。(2)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 “一切景语皆情语” ,作者笔下的秋景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是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
16、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其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言之成理即可)情景交融沁园春长沙运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如上阕记游,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 ,通过描绘这些美景,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表明他欲主宰世间沉浮的壮志。运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作文,可使文章情与景高度融合,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技巧点拨运用情景交融这一手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五点:(1)要有真情实感。要感染读者,情感必须真实。虚情假意,矫揉造作,文章必定枯涩空洞,黯淡无光。(2)把握抒情方向。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只有一个感情基调,所抒之情
17、必须统一在这个基调中。写景时,无论是选择角度,确立侧重点,还是文章的遣词造句,倾注的感情必须始终一致,否则就会破坏文章的整体效果。如沁园春长沙整首词都充满了积极乐观的豪情。(3)选择合适的景物载体。所选景物与所抒之情应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而且景物的这些特点不仅体现在外观形象上,还应蕴含在精神实质中。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作者火热的革命情怀。(4)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技巧。为了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在具体描摹景物时,可利用对比、衬托、象征、联想等表现手法,丰富景物的刻画点,拓宽景与情的沟通,加深景与情的融合。(5)注重炼字炼意,化腐朽为神奇。9优美的写景往往都
18、在语言的使用上下功夫,借助词语准确地写出景物特征,营造绝妙的意境。如沁园春长沙中,作者通过“万” 、 “遍” 、 “尽” 、 “透” 、 “争” 、 “击” 、 “翔” 、 “竞”等词语将多种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秋景图,寄寓了作者的豪情。迁移运用请用“夏夜” 、 “星星” 、 “灯火”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不少于 120 字)答:_答案 (示例)夜,慢慢地降临了,这是一个凉爽的雨后之夜。雨后的夏夜是浪漫而温馨的。推开窗户,一阵泥土的芳香扑鼻而来,给人一种摆脱酷热后的舒心和惬意。随着云层的退去,顽皮的星星从深邃的夜空中探出活灵活现的小脑袋,惊奇地打量着神州里的点
19、点渔帆、万家灯火。此时此景,天上人间竟如此和谐静谧,使人不由得联想起杜牧的“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那童话般的世界来。一、课本素材点击文本以天下为己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彰显的是青年毛泽东面对风云变幻的动荡时局而生发的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的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意气风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关注时局,关心国事,应当是每一个时代的有志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运用示例 无论是“谁主沉浮”的忧思,还是“到中流击水”的行动,都体现了青年革命家毛泽东强烈的革命责任心与使命感。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我们都要具有责任感。因为责任,
20、我们的脚步更加坚定从容;因为责任,我们握紧命运的手臂更加有力;因为责任,我们的胸怀才无限宽广!当下,关注时局,关心国事,仍然是我们每一个有志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讲道:“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二、课外素材胸襟博大的解放者纳尔逊罗利赫拉赫拉曼德拉(19182013),于 1994 年至 1999 年间任南非总统,他是世界上第一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 。10在任职总统前,曼德拉是积极的反种族隔离人士,同时也是非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诗歌 毛泽东 词两首导学案粤教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