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8)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新人教版.doc
《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8)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寒假作业(18)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新人教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18)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单选题1.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 世纪 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谭嗣同这一思想认识的突出特点是( )A.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结合B.全盘照搬西方思想学说C.用传统文化取代了西方思想D.顽固坚守儒家传统思想2.“为了在王权承认的合法性范围内偷运西学之果,康有为在变法的整个过程中不得不始终小心翼翼地从奉天承运圣人之作的传统象征系统内拾取古已有之的变化之道。尽管康有为之变法理论似乎处处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无敢逾越古典圣
2、贤所订准绳,但言行举止中却不时透露出叛逆色彩。”由此可见,康有为的主要意图是( )A.颠覆孔孟学说,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借助历史传统,宣传维新变法主张C.抨击顽固势力,铲除封建统治基础D.顺应革命潮流,积极推进社会变革3.“能变则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表达了“维新派变法必须是全面的大变,而不是部分的或局部的小变”的观点。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A.急于求成的躁进心态 B.与传统体制决裂的勇气C.“跪着”变法的策略 D.对变法成果的乐观预期4.他们只学西方技术而不学政治制度,充其量是对“破房子”进行“裱糊”而已的半拉子工程.势必被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所淹没。 “他们”所属的派别最
3、有可能是( )A.地主阶级抵抗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C.地主阶级洋务派 D.资产阶级激进派25.陈旭麓认为:“在鸦片战争的整个过程里,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战争以严酷的事实暴露了这种差距,促使一批爱国知识分子在比较中思考。”材料中爱国知识分子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是( )A.学习西方的器物 B.学习西方的制度C.学习西方的思想 D.学习西方的文化6.近代思想家魏源指出:“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无穷极不变之法,无不除弊而能兴利之法,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这一言论说明魏源主张( )A.经世致用,改革旧法 B.兴利除弊,变更政体C.改革体制中体丙用 D.变通治
4、法,提倡工商7.梁启超曾说:“海国图志之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直至今日犹未脱离净尽。”这表明海国图志 ( )A.极大地震撼了当时的思想界B.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C.为维新变法奠定了理论基础D.是近代最重要的一部著作8.梁启超在新民丛报的创刊号中表达该报的宗旨:“本报取大学新民之意.以为欲维新吾国,当先维新吾民。中国所以不振,由于国民公德缺乏.智慧不开。”他在此强调( )A.传统的四书五经隐含维新之意 ,B.提高闻民思想觉悟的重要性C.创办报刊是维新变法的前提D.中国落后源于国民公德的缺乏9.史学家陈旭麓说:“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
5、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意在说明( )A.只有“中体西用”,才能解决内忧外患B.“中体西用”可以为西学的传入创造条件3C.“中体西用”消除了顽固派和洋务派的分歧D.国人已经普遍地接受了“中体西用”的思想10.严复在介绍达尔文学说时认为.进化论与自由平等学说相结合形成了弃旧谋新的世界性潮流。谭嗣同依据西学,以“破中外之见”来冲击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夷夏之辨。这可反映出( )A.自由平等观是近代世界的潮流B.科学发展推动思想进步解放C.民主制度逐步为国人所认同D.科学理性精神冲击了传统思维二、材料题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尽得西
6、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 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以忠义号召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机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三 自同治、光绪以来,总署、使馆、招商局、电线铁路,皆用来新政,非祖宗之旧法也。皇上诸臣,审时度势,图谋自强,亦固知学不能不变也,徒以根本未变,大制未新,少袭皮毛,未易精髓。犹厦屋朽坏,岌岌将倾,而粉饰补漏,糊裱丹青求不履压,岂可行哉!梁启超变法通议材料四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
7、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二指出其相同的目的是什么?主要分歧又是什么?2.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张有何异同?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和材料四主张的目的有何相同之处?方式有何不同?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4材料 我认为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正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言阅读材料,试结合所学中国历史知识阐述作者的观点并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5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材料中谭嗣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 寒假 作业 18 师夷长技 维新 变法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