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直面人生报任安书(节选)试题苏教版必修5.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直面人生报任安书(节选)试题苏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专题直面人生报任安书(节选)试题苏教版必修5.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报任安书(节选)一、基础夯实1.下列句子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则仆偿前辱之责B.思垂空文以自见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C.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见狱吏则头枪地D.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及罪至罔加解析:D A 项,“摩”同“磨”,“责”同“债”;B 项,“见”同“现”,“关”同“贯”;C项,“失”同“佚”,“枪”同“抢”;D 项,“罔”同“网”。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解析:C A 项,“固”,均为副词,本来。B 项,“于”,均为介词,在。C 项,“所”,表被动;表处所,的地方。D 项,“所以”,均为代词,的原因。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
2、现象的一项是( )A.流俗之所轻也B.其次不辱身C.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D.魏其,大将也,衣赭衣解析:C “相”,偏指一方,这里指代对方。A 项,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B 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辱;D 项,名词活用为动词,穿。4.下列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B.此人皆意有所郁结C.下流多谤议D.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解析:B A 项,非常:古义是“不同寻常”,今义是“十分,极”。B 项,郁结:古义、今义均为“积聚不得发泄”。C 项,下流:古义是“地位卑微,名声不佳”,今义指“卑鄙龌龊”。D 项,发愤:古义是“发泄愤懑”,今义指“决心努力”。5.下列叙述
3、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中谈到孔子等人郁郁不得志,而发愤著书的事例,意在自况。B.作者身受“腐刑”却不以为辱,反而把它作为著书立说的动力。C.在作者看来富贵顺达者难成大事,唯有历经磨难,卓越非常之人才能发愤而有所成就。2D.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在于研究历史,借鉴前人,而不拘泥于前人,力求有自己的见解。解析:B “却不以为辱”错,司马迁知道是莫大的耻辱,但是他选择了“践志”,以实现人生价值为主。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僭,即僭越。超越自己的身份,冒用在上者的职权、礼仪行事。B.道,古代行政区划名,比如唐代曾分全国为十五道;“路”也是行政区划名。C.足下,旧时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
4、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如“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D.江左,江东,长江下游以南地区。而“江表”则泛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江南地处长江之外,故称,如“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解析:C 举例错,例句中“足下”指范增,他既不是战国人,也不是国君。7.名句默写。(1)用概括性的句子评论古人著书立说的原因的句子是:“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 ,思来者。” (2)司马迁认为诗经成书的原因是:“诗三百篇, 。” (3)司马迁认为文王、仲尼、屈原和左丘明著书的原因是:“盖 ;仲尼厄而作春秋; ,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4)司马迁认为孙子著书的原因是:“孙子断足,终不可用, , 。” 答案:
5、(1)不得通其道 故述往事(2)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3)文王拘而演周易 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4)退论书策以舒其愤 思垂空文以自见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译文: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译文: 答案:(1)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圣人贤者抒发悲愤之情的作品。(2)也是想要探究天道与人事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变化的规律,成就一家的学说。二、拓展阅读(2017全国新课标高考第一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绛侯 为丞相,朝罢
6、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3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袁盎常引大体忼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夹乘,
7、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上幸上林 ,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然袁盎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中,调为陇西都尉。(节选自司马迁史记,有删改)【注】绛侯:
8、即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上林:秦汉时皇家苑囿。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C.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解
9、析:D 解答断句题时,要注意关键词语及句子结构。由文意知,文章涉及汉朝刘氏天下,故“王刘氏”的划分不对,据此排除 A、C,文中“主兵柄”语意完整,是动宾短语,故排除 B 项。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的意思,字“丝”,则是少的意思。B.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三 专题 直面 人生 报任安书 节选 试题 苏教版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