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天理人欲7.2童心说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天理人欲7.2童心说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七单元天理人欲7.2童心说课时训练新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童 心 说一、语基落实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 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李贽/真挚 遽失/蘧然 笃实/驾驭B.根柢/砥砺 官邸/宝坻 低廉/骶骨C.传奇/传记 褒崇/鬼祟 湮灭/堙塞D.懵懂/瞢然 渊薮/数字 经络/络绎解析 A 项,zh,j/q,d/ji;B 项,d,d,d/d;C 项,chun/zhun,chng/su,yn/yn;D 项,mng/mng,su/sh,lu。答案 C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初:本色。B.言虽工,于我何与 工:精巧。C.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 降:以下。D.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论乎 遽:全部。解析
2、 D 项,“遽”的意思是“突然,一下子”。答案 D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B. 则文辞不能达 情沉抑而不达兮 C. 要亦有为而发 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D. 童子者,人之初也 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 解析 A 项,副词,绝无;动词,拒绝。B 项,两个“达”都是形容词,畅通。C 项,动词,发表;动词,抒发。D 项,助词,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答案 B4 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2A.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B.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C.无时不文,无人不文D.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
3、明矣解析 A、B、D 三项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C 项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答案 C5 下列各句从句式的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B.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C.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D.童心者,心之初也解析 B 项是宾语前置,其他三项是判断句。答案 B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 69 题。龙洞山农叙西厢,末语云:“知者勿谓我尚有童心可也。”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童子 者
4、,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
5、;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非内含以章美也,非笃实生辉光也,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所以者何?以童心既障,而以从外入者闻见道理为之心也。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 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心之初,曷可失也 曷:如何。B.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扬:发扬。C.非笃实生辉光也 笃:忠诚。D.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 丑:厌恶,憎恨。解析 B 项,“扬”的意思是“张扬、显耀”。答案 B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若入前为寿 来源:学科网C. 欲求一句有德之言,卒不可得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6、D. 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 今言 “华 ”如 “华实 ”之 “华 ”者,盖音谬也 3解析 A 项,副词,绝无;动词,横渡。B 项,连词,假如;代词,你。C 项,副词,终究、终于;名词,士兵。D 项,两者都是副词,大概。答案 D8 下列有关文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篇被时人认为离经叛道的文章里,李贽提出了“童心”说。最重要的观点是:“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B.李贽认为儿童之心还未受到“道理闻见”的污染,最自然,最真诚,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失去了真诚和自然。C.而所谓“童心”,在李贽看来,不仅是一切创作的源泉,而且是评价一切文学创作的首要的价值标准。D.李贽的“童心”,其实
7、就是指未经理学思想戕害的人的真实本然的状态。他反对虚伪的世风,主张言行出于真性情。解析 A 项,不正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夫童心者,真心也”。答案 A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2)夫学者既以多读书识义理障其童心矣,圣人又何用多著书立言以障学人为耶?参考答案 (1)所谓童心,就是没有一点儿虚假,纯粹是真实的,是人的意念在最初发起时的本心。(2)现在的学者既然因为多读书识义理蒙蔽了童心,那么圣人又何必写那么多的书、说那么多的话来蒙蔽学者呢?(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 1013 题。尚志斋说宋虞集亦尝观于射乎?正鹄 者,射者之所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语文 第七 单元 天理 人欲 72 童心 课时 训练 新人 选修 中国文化 经典 研读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8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