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专题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专题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专题4.2种群数量的变化教案(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3.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4.2 种群数量的变化一、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知识点讲解】1、曲线比较2、列表比较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曲线模型形成条件 资源无限的理想条件 资源有限的自然条件增长率 不变 越来越小有无 K 值 无 K 值,持续增加有 K 值,可在 K 值附近上下波动种群增长速率曲线3、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因而有:“J”型曲线因环境阻力增大而成“S”型曲线。4、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产中的应用对于濒危动植物而言,由于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造成环境对于此种生物的 K 值变小,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这些生
2、物的根本措施。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因此,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生物种群数量不得低于 K/2,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2K 值变动的示意图同一种生物的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在环境不遭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会在平均值附近上下波动;当种群数量偏离平均值的时候,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种群密度回到一定范围内。环境遭受破坏, K 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时,K 值会上升。【例题讲解】(2018 海南卷,25)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生物 第四 种群 群落 专题 42 数量 变化 教案 基础 新人 必修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2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