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基因工程第2课时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学案浙科版选修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基因工程第2课时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学案浙科版选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一章基因工程第2课时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学案浙科版选修3.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2 课时 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知识内容 要求 考情解读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b1.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2.概述基因工程基本操作的几个步骤。一、基因工程的原理1基本原理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和高效地表达。2变异类型基因工程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基因重组。归纳总结 (1)在基因工程中,不同 DNA 链的断裂和连接产生 DNA 片段的交换和重新组合,形成了新的 DNA 分子,在这个操作中交换了 DNA 片段,故属于基因重组。(2)基因工程中的基因重组不同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前者属于无性生殖中的重组,并发生在不同种生物间,打破了物种间的界线,可以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
2、特性,此操作均在细胞外进行。例 1 科学家用纳米技术制造出一种“生物导弹” ,可以携带 DNA 分子。把它注射入组织中,可以通过细胞的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DNA 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细胞核内,最终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上,成为细胞基因组的一部分,DNA 整合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属于(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2C基因互换 D染色体畸变答案 B解析 基因突变是基因内部结构的改变;染色体畸变是以染色体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基因工程是将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得到人们所需要的产物,属于基因重组。例 2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基本原理的是( )AB 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 B
3、 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 DNA 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 DNA 整合到细菌 DNA 上答案 B解析 基因工程是在生物体外,通过对 DNA 分子进行人工“剪切”和“拼接” ,对生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和重新组合,然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内表达,产生出人类所需要的基因产物,因此,B 项为基因工程。方法技巧 正确理解基因工程的五个方面 操作对象 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需要的基本要素 多种工具酶、目的基因、载体、宿主细胞等常见目的基因植
4、物的抗虫基因、抗病基因、抗除草剂基因、人胰岛素基因和人干扰素基因等完成的场所 体外构建重组 DNA 分子,宿主细胞内表达完成的结果 目的基因稳定和高效地表达,产生人们所需的功能物质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1获得目的基因的方法(1)已知序列用化学方法合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2)未知序列从基因文库中获得。2形成重组 DNA 分子33将重组 DNA 分子导入受体细胞(1)常用受体细胞: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2)导入方法举例:用质粒作为载体,宿主细胞应该选择大肠杆菌,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增加其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进入大肠杆菌宿主细胞。4筛选
5、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1)筛选原因: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接纳了重组 DNA 分子。(2)筛选方法举例:由于质粒上有抗生素如四环素抗性基因,所以含有这种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就能够在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中生长,而没有接纳重组 DNA 分子的细胞则不能在这种培养基上生长。经过培养,目的基因能够和质粒一起在宿主细胞内大量扩增。5目的基因的表达(1)目的基因的表达是指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表达,产生人们需要的功能物质。(2)常用方法: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抗原抗体杂交,若有杂交带出现,表明目的基因已成功表达。探究 1比较异同1比较采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的两条合成途径(1)利用目的基因转录的
6、 RNA,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逆转录成单链 DN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再合成双链 DNA,进而用 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2)根据氨基酸序列,推测出相应的 mRNA 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其 DNA的核苷酸序列,再通过化学方法,以单核苷酸为原料合成 DNA 分子。2比较基因、目的基因、基因文库、基因库比较项目 解读4基因通常指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某些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中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RNA 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目的基因基因工程操作中需要的外源基因,是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基因,如生物的抗逆性基因、抗虫基因等基因文库基因文库属于基因工程
7、范畴,指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 DNA 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基因基因库 属于遗传范畴,是指一个生物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称探究 2理性思维1形成重组 DNA 分子目的基因与载体结合的过程,实质上是不同来源的 DNA 重新组合的过程,是基因工程的核心。其基本过程如下(以质粒作为载体),完善图示,并思考问题:(1)为什么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要选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答案 选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会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可以在 DNA 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切割的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2)在实际的基因工程操作时往往用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目的
8、基因的两端以及载体,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试分析原因。如果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两侧的末端以及质粒切口的两个末端都是5互补的,因此连接时可能会出现载体与载体、目的基因与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三种连接情况,而符合要求的只有载体与目的基因的连接。如下图所示。分子间的不同连接产物:如果用两种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进行切割就可以有效避免载体与载体以及目的基因与目的基因的连接,提高连接的有效性,克服同种酶切的缺点。(3) 一个重组 DNA 分子的组成至少应该包括: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原因如下:目的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若没有启动子,则导入的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无法转录
9、。目的基因的表达需要调控序列, 终止子相当于一盏红色信号灯,使转录到此终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需要有筛选标记标记基因。(4)构建重组 DNA 分子所用到的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2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结果上图中发生与发生相比,会使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原因是在进行细胞分裂时,细胞核上的 DNA 经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证了亲子代遗传性状的稳定性,而细胞分裂时,细胞质是不均分的,子细胞不一定含有目的基因。归纳总结 重组 DNA 分子导入不同受体细胞的方法生物种类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微生物细胞常用方法农杆菌转化法(重组 DNA分子导入农杆菌,再
10、让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显微注射法(将重组DNA 分子提纯,用显微仪注射到受精卵中)感受态细胞法(Ca 2 处理受体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再进行混6合)受体细胞 体细胞 受精卵 原核细胞探究 3图示解读根据下图举例说明筛选含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的原理、方法:1筛选原因:不是所有细胞都接纳了重组 DNA 分子。2筛选原理:质粒上有抗生素的抗性基因。3筛选方法: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4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出蛋白质的方法是什么?其原理是什么?答案 抗原抗体杂交法。原理是抗原能与相应抗体特异性结合。5检测棉花中导入的抗虫基因是否表达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答案 用叶片饲养棉铃虫,观察棉铃虫是否死亡。归纳总
11、结 目的基因检测与鉴定的“四个层面”例 3 (2017浙江绿色联盟联考)下列不能说明目的基因已成功导入受体细胞的是( )A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质粒B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C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产物7D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有目的基因转录出的 mRNA答案 A解析 细胞中可能含有普通质粒,因此检测细胞是否含有质粒不能说明目的基因是否已成功导入受体细胞,A 符合题意。例 4 (2017杭州四校联考节选)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由于在青蒿素研发所做的重大贡献荣获 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科研工作者一直致力于提高青蒿素含量
12、的研究。某研究小组给青蒿转入青蒿素合成的关键基因 fps,通过该基因的过量表达来提高青蒿素的产量,其过程如下图所示(注:农杆菌中 Ti 质粒上只有 TDNA 片段能转移到植物细胞中)。(1)提取青蒿的总 RNA,在_酶作用下获得青蒿的 DNA 片段。(2)如果 fps 基因的基因序列已知,我们可以通过_合成目的基因或者用 PCR 扩增目的基因;如果 fps 基因的基因序列未知,可以从_获取目的基因。(3)过程需用同种_酶对含 fps 基因的 DNA 和 Ti 质粒进行酶切。(4)过程中将青蒿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旨在让_进入青蒿细胞;除尽农杆菌后,还须转接到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
13、目的是_。(5)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质粒上具有控制质粒 DNA 转移的基因B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让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存在和高效复制C用氯化钙处理植物细胞,可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D将乙肝抗原导入酵母菌可以获得能生产乙肝疫苗的工程菌答案 (1)逆转录 (2)化学方法(人工) 基因文库 (3)限制性核酸内切 (4)TDNA(目的基因) 筛选获得 TDNA 片段(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 (5)A解析 (1)利用 RNA 获得 DNA,采用逆转录法,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实现。(2)对于已知序列,可采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或用 PCR 扩增目的基因。若 DNA 序列未知,常从基因
14、文库中获取。(3)过程表示形成重组质粒,采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含 fps 基因的 DNA和 Ti 质粒进行酶切。(4)将青蒿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培养,目的是让 TDNA(目的基因)进入青蒿细胞,实现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需将细胞培养在含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中,原因是质粒上含有卡那霉素的抗性基因,导入重组 DNA 分子的受体细胞可在培养基上存活,利于筛选获得含 TDNA 片段(目的基因)的植物细胞。(5)大肠杆8菌质粒上具有控制质粒 DNA 转移的基因,A 正确;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地保存和表达,B 错误;用氯化钙处理微生物细胞,可增加细胞
15、壁的通透性,C 错误;将乙肝抗原基因导入酵母菌可以获得能生产乙肝疫苗的工程菌,D 错误。易混易错 导入微生物细胞(如大肠杆菌):用 CaCl2处理大肠杆菌,目的是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 DNA 分子进入受体细胞。Error!1(2018温州瑞安期中)对基因工程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B用显微注射法将人生长激素基因直接注入动物的受精卵C用氯化钙处理可增加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利于目的基因的导入D利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无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答案 D解析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能切割特定的脱氧核苷酸序列,而烟草花叶病毒的核酸是由
16、核糖核苷酸构成的,A 错误;目的基因不能直接导入受体细胞,可用显微注射法将含人生长激素基因的重组质粒注入动物的受精卵,B 错误;用氯化钙处理可增加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并使细菌处于感受态,从而有利于目的基因的导入,C 错误;利用 DNA 分子杂交技术只能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无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D 正确。2下表关于基因工程中有关基因操作的名词及对应的内容,正确的组合是( )选项 A B C D供体 质粒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大肠杆菌等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 连接酶缝纫针 DNA 连接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 连接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9
17、载体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质粒 质粒提供目的基因的生物受体 大肠杆菌等 大肠杆菌等 大肠杆菌等 质粒答案 C解析 基因工程中供体指的是提供目的基因的个体,受体是指接受目的基因的个体,手术刀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缝纫针是 DNA 连接酶,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3在已知某小片段基因碱基序列的情况下,获得该基因的最佳方法是( )A用 mRNA 为模板逆转录合成 DNAB以 4 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人工合成C将供体 DNA 片段转入受体细胞中,再进一步筛选D由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推测 mRNA答案 B解析 因为已知基因的碱基序列,所以获得该基因的最佳方法是以 4 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人工合成。4(2017宁波二模)
18、转入人胰岛素原基因(已知序列)的大肠杆菌,可以合成人胰岛素原,通过该项转基因技术可有效地缓解临床上胰岛素不足的难题,从而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在上述转基因操作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胰岛素原基因可用化学方法合成,并用 PCR 技术扩增B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时通常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CDNA 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碱基与脱氧核糖连接D胰岛素原需进一步加工后才可获得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答案 C解析 人胰岛素原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故可用化学方法合成,并用 PCR 技术扩增,A 正确;由于受体细胞是大肠杆菌,所以在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时,要先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以增加其细胞壁的通透性,
19、B 正确;DNA 连接酶能使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脱氧核糖连接,C 错误;胰岛素原没有生物活性,需要进一步加工后才能成为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D正确。5(2017宁波十校期末)科学家将鱼抗冻蛋白基因转入番茄,使番茄的耐寒能力大大提高,可以在相对寒冷的环境中生长。质粒上有 Pst 、 Sma 、 Hind 、 Alu 四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位点,下图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的示意图( ampr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其中是转基因抗冻番茄培育过程中的相关步骤,、表示相关结构或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1)在构建重组 DNA 时,可用一种或多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进行切割。为了避免目的基因和载体在酶切后
20、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在此实验中应该选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_分别对_、_进行切割,切割后产生的 DNA 片段分别为_、_种。(2)培养基中的氨苄青霉素会抑制番茄愈伤组织细胞的生长,要利用该培养基筛选已导入鱼的抗冻蛋白基因的番茄细胞,应使重组 DNA 中含有_作为标记基因。(3)研究人员通常采用_法将鱼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细胞内。答案 (1) Pst、 Sma 含鱼抗冻蛋白基因的 DNA 质粒 4 2 (2)抗氨苄青霉素基因 (3)农杆菌转化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对目的基因的切割方式有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Pst 酶切,或者采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Pst和 Sma混合酶切,相比前者,后者能够保
21、证目的基因与质粒的定向连接,防止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任意连接。所以使用 Pst、 Sma对含有目的基因的 DNA 分子(含鱼抗冻蛋白基因的 DNA)和质粒进行切割,酶切含目的基因的 DNA 分子,片段有 DNA 片段左侧 Pst、 Pst Sma、 Sma Pst及 PstDNA 片段右侧4 种 DNA 片段,酶切质粒,产生 Pst Sma、 Sma Pst2 种 DNA 片段。(2)培养基中的氨苄青霉素抑制番茄愈伤组织的生长,分析图示可知,质粒上含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重组 DNA 中以其为标记基因,可以筛选含有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3)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题组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生物 第一章 基因工程 课时 原理 技术 学案浙科版 选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