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测评新人教版必修3.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4章种群和群落测评(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共 2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60分)1.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和数量变化趋势B.出生率越高,种群数量增长越快C.年龄组成能够用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D.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的密度影响不大解析: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其数量变化趋势;种群数量的增长不只与出生率有关,还与死亡率有关;年龄组成是种群的特征之一,根据各年龄段个体所占的比例,可以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可以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
2、例,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答案:C2.下列关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 Nt=N0 t表示B.K值会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变化C.各阶段的增长速率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大D.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答案:B3.某农场面积约为 140 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前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了 100只,标记后全部放回原来的环境,第二次捕获了 280只,发现其中有 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3、.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 100只/hm 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鹰与黑线姬鼠之间为捕食关系解析: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增加对黑线姬鼠的捕食,进而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A 项正确;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数量 N= =14 000(只),种群密度= =100(只/hm 2),B项正确;物种丰1002802 14 000140富度是指群落中的物种数量的多少,黑线姬鼠数量下降,物种丰富度不一定下降,C 项错误。鹰与黑线姬鼠之间为捕食关系,D 项正确。答案:C4.近年来,美国人谈“鱼”色变,因为亚洲鲤鱼在美国境内泛滥成灾,在某些
4、河流中已占鱼类总数的90%。为了解美境内亚洲鲤鱼的数量特征而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活动,调查指标不包括( )2A.亚洲鲤鱼的种群密度B.亚洲鲤鱼的年龄组成C.亚洲鲤鱼的产卵量D.亚洲鲤鱼的性别解析:性别是个体特征而不是种群的特征。答案:D5.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下列有关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样方法只适用于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不适用于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B.样方法中位于样方的边缘或顶角的个体均要计数C.标志重捕法可以在上次捕获、标记并释放后随即进行重捕D.标记物的脱落会使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解析:样方法常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活动能力弱的蚜虫和跳蝻等的种群密度也可用
5、样方法进行调查。样方法计数时只统计样方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个体数量。标志重捕法中,动物在上次捕获、标记并释放后需要过一段时间,等其重新混合均匀后再进行重捕,这样才能使标记和未标记的个体被捕获的概率相等,根据计算公式个体总数 N/初次捕获标记个体数 M=再次捕获个体数 n/重捕的标记个体数 m,标记物的脱落(即 m值偏小)会使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答案:D6.在潮间带,滨螺能够吃掉很多种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如浒苔)。右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各种藻类间存在竞争关系B.滨螺密度越大,藻类种类数越多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
6、类多样性程度最高答案:B7.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B.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时以患者家系为调查对象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解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褐家鼠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脱落导致计算的数值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以患者家系为对象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结果一定偏大;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数值偏小;D 项为正常计数。3答案:C8.右图表示某种鱼迁入另一新的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
7、正确的是( )A.在 t0t2时,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B.若 t2时种群的数量为 N,则 t1时种群的数量为 N/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t2时D.在 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解析:题图表示“S”型曲线的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 t0和 t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 0,t1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t1t2时,该鱼的种群增长速率下降,但种群的数量仍逐渐上升; t1时种群的数量为 t2时的一半;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t1之后。答案:B9. 导学号 27064053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
8、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 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 0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解析:由图示知,12 月份未成熟个体为 0,说明该种群 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 0;天敌迁入后,未成熟个体和衰老个体容易被捕食,该种群年龄结构发生改变;由图可知,该种群在不同的季节年龄结构不同;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影响种群的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最终使种群密度降低。答案:D10.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植物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植物阶段与灌
9、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植物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草本植物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植物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解析:灌木阶段由草本植物阶段演替而来,物种更丰富,群落的空间结构也更复杂,A、B 两项错误。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取决于生物的种类、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灌木阶段生物的种类较多,其4自我调节能力较强,C 项错误。草本植物阶段,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加,通气性也较好,为群落由草本植物阶段向灌木阶段演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D 项正确。答案:D11.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右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10、( )A.a种群与 b种群为捕食关系,a 种群依赖于 b种群B.a种群与 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C.a种群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D.b种群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始终受到 a种群的制约解析:从图中看出,a 种群的增长符合“S”型曲线,其增长到一定阶段,受空间、生活资源及种群本身密度制约,将不再增长。b 种群和 a种群的关系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应为从弱到强,再到弱的动态变化。答案:C1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
11、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在一个自然区域内的所有同种生物构成种群,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种群,A 项正确。壁虎的移动速度很快,活动范围较大,宜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B 项正确。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仍会变化,C 项错误。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及其他因素,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D 项正确。答案:C1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B.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生物 种群 群落 测评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