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流程、无机物的推断及综合应用(讲)(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流程、无机物的推断及综合应用(讲)(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13化学流程、无机物的推断及综合应用(讲)(含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13 化学流程、无机物的推断及综合应用考向一 无机推断(1) 考纲要求无机推断题经常考查 6 条线,硫、氮、氯、钠、铝、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无机推断题的形式通常有文字描述推断、文字描述与反应式结合推断和框图题等。(2) 命题规律无机推断题,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于一体,考查面广,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无机推断题层次分明,区分度高。由于此类题目具有较强的 2Mg(OH)2+2SO2+O2=2MgSO4+2H2O。(5)利用格氏试剂可以制备 ,现在要求制备 ,所以可以选择 R 为CH3CH2,R为 CH3;或者选择 R 为 CH3,R为 CH3CH2,所以对应的醛 RCH
2、O 可以是 CH3CH2CHO 或CH3CHO。点睛:本题是一道比较基本的元素综合问题,比较新颖的是在题目的最后一问中加入了一个有机小题,这2样的无机有机综合题目是比较少见的,当然难度并不大。第(4)小题中的反应,可以参考必修 1 的课后练习中涉及的钙基固硫问题。方程式中按道理应该加上反应的条件,例如:加热。【例 2】 【2016 年高考上海卷】 (本题共 12 分)半水煤气是工业合成氨的原料气,其主要成分是 H2、CO、CO 2、N 2和 H2O(g) 。半水煤气经过下列步骤转化为合成氨的原料。完成下列填空:(1)半水煤气含有少量硫化氢。将半水煤气样品通入_溶液中(填写试剂名称) ,出现_,
3、可以证明有硫化氢存在。(2)半水煤气在铜催化下实现 CO 变换:CO+H 2O CO2+H2若半水煤气中 V(H2):V(CO):V(N2)=38:28:22,经 CO 变换后的气体中: V(H2):V(N2)=_。(3)碱液吸收法是脱除二氧化碳的方法之一。已知:Na2CO3 K2CO320碱液最高浓度(mol/L)2.0 8.0碱的价格(元/kg) 1.25 9.80若选择 Na2CO3碱液作吸收液,其优点是_;缺点是_。如果选择 K2CO3碱 液作吸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降低成本? _写出这种方法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4)以下是测定半水煤气中 H2以及 CO 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方案。取一定
4、体积(标准状况)的半水煤气,经过下列实验步骤测定其中 H2以及 CO 的体积分数。选用合适的无机试剂分别填入、方框中。该实验方案中,步骤、的目的是: 。3该实验方案中,步骤_(选填“”或“” )可以确定半 水煤气中 H2的体积分数。【答案】 (1)硝酸铅(或硫酸铜) ;黑色沉淀 (4)3:1 (3)价廉;吸收 CO2能力差碱液循环使用;2KHCO 3K 2CO3+CO2+H 2O(4)除去半水煤气中的 CO2(包括 H2S)和 H2O IV【解析】试题分析:(1)硫化氢能与重金属生成沉淀,所以将半水煤气样品通入硝酸铅(或硫酸铜)溶液中,出现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蒸气,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所以该实验
5、方案中,步骤可以确定半水煤气中H2的体积分数。故答案为:。【考点定位】考查水煤气中气体成分测定实验设计与探究。【名师点睛】 “教真实的化学,学有用的知识”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现在的化学试题强调化学与生活的交融,突出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技前沿,强调学以致用。试题将真实的问题转化为试题情境,4真实问题的复杂性带来了化学试题的综合性,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读懂并捕捉到全部相关信息,弄清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确定性信息和未知信息之间的关系,为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这显然属于“关键能力” 。对于一个流程的设计和评价,要分析它由几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在整体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6、这样设计的优缺点如何,可以如何改进等等,这些都是高考中考查综合能力的重点。无机框图推断是无机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考查,氯、硫、氮、铝、铁、钠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转化是框图题的热点。无机推断题具有明显的化 (2)由 X、Y 制 F 的过程为 SiO2+2CO 2CO2+Si,CO 做还原剂。(3)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SiO22NaOH=Na 2SiO3H 2O ;无色气体 A 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则A 为 CO2, 转化(A 少量)的离子方程式为 SiO CO 2H 2O=H2SiO3CO 。【趁热打铁】 【江西九江同文中学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A、B、C、X 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
7、周期元素组成,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针对以下三种不同情况回答:(1)若 A、B、C 均为化合物且焰色反应均为黄色,水溶液均为碱性。则 C 物质的化学式是_。(2)若 A、B、C 中均含同一种常见金属元素,该元素在 C 中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将 A、C 的水溶液混合可得 B 的白色胶状沉淀。A 中含有的金属元素为_。(写元素符号)该金属元素的单质与某红棕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若 A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 与 X 同周期,常温常压下 C 为白色固体,B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 8e-结构。C 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两种常见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答案】NaHCO
8、 3 Al 2A1+Fe2O3 A12O3+2Fe PCl5+4H2O=H3PO4+5HCl 【解析】A、B、C、X 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5Al2O3+2Fe,本小题答案为:2Al+Fe 2O3 Al2O3+2Fe。(3)若 A 为固态非金属单质,A 与 X 为同周期,常温常压下 C 为白色固体,B 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为 8e结构,由转化关系可知,A 为磷,B 为三氯化磷,C 为五氯化磷,X 为氯气。C 与水剧烈反应,生成两种常见酸,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PCl5+4H2O=H3PO4+5HCl。本小题答案为:PCl5+4H2O=H3PO4+5HCl。1、解答无机推断题五
9、步骤 一审:审清题意,从题干问题框图迅速浏览一遍,尽量在框图中把相关信息表示出来。二找:找“题眼”即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题眼”主要有:物质的特殊颜色、特征反应现象、特殊反应条件、特征转化关系、特征数据等。三析:从题眼出发,联系新信息及所学的旧知识,大胆猜测,顺藤摸瓜,应用正逆向思维、横向纵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结论。四验:验证确认,将结果放入原题检验,完全符合才算正确。五答:按题目要求写出答案。2、无机框图推断题的解题方法(1)顺推法:顺 推是根据题设条件和转化关系方框图,从最初反应物入手,利用给定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顺 着转化关系往后推,从而解决问题。(2)逆
10、推法:有的推断题,最初条件意义并不明确,但某一结果有较明确的含义,求解时,从这一结果入手,采 用 逆推模式,逆向逐层推理,可顺利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假想验证法:6假设思维模式是由题设条件和转化关系图找出题目突破口,并对有关内容建立假设,然后将假设结果代入题中验证分析,由此可使问题得以解决。假设模式的思维途径可表示为:3、 “框图”推断题的答题要领(1)思维要有整体性:解答时必须认真研究题目的总体要求,仔细推敲每一个环节,结合限制条件,弄清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串联整个过程,回答力求完整。(2)假设推断要合理:在框图推断中,抓住关键环节,进行合理假设是必须的,按照题目要求理顺后再
11、确定,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3)检验一遍很重要: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推断出结果后,将结果放入原题中进行检验,完全符合才正确,如有一处不符,可能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则需再思考。(4)思维发散有必要:注意多解,有时符合题意的解可能不止一种或一组。【例】 【陕西黄陵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AI 分别表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物质,其中 A、I 为常见金属,它们之间的 相互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已知 G 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 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请填写下列空白:(1)A、B、C、D、E、F 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
12、(2)写出 C 物质的化学式: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反应中,属于 H0 的反应是_(填序号)7【答案】第四周期第族 FeCl 2 8Al3Fe 3O4 4Al2O39Fe 2Al2OH 2H 2O=2AlO23H 2 4Fe(OH) 2O 22H 2O=4Fe(OH)3 【解析】G 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电解 G 得到 I 和 H,G 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J,I 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J,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铝,则 G 是 Al2O3,I 是 Al,J 是
13、 NaAlO2,H 是O2,Al 和 B 能在高温下反应生成 A,A 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B,B 与铝在高温下发生铝热反应,则 B 是金属氧化物,A 是金属单质,B 和盐酸反应生成 C 和 D,C 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 E,D 和氨水反应生成F,E 在空气中反应生成 F,说明 E 不稳定,易被氧气氧化,且 A、B、C、D、E、F 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则 A 是 Fe、B 为 Fe3O4、C 为 FeCl2、D 为 FeCl3、E 为 Fe(OH)2、F 为 Fe(OH)3。(1). 由上述分析可知,A、B、C、D、E、F 六种物质中所含的同一种元素是 Fe,Fe 位于第四周期第误区警示:1
14、思维要有整体性:解答时必须认真研究题目的总体要求,仔细推敲每一个环节,结合限制条件,弄清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串联整个过程,回答力求完整。2假设推断要合理:在框图推断中,抓住关键环节,进行合理假设 是必须的,按照题目要求理顺后再确定,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3检验一遍很重要:通过一系列思维活动推断出结果后,将结果放入原题中进行检验,完全符合才正确,如有一处不符,可能是哪个环节出现了纰漏,则需再思考。考向二 化学流程(1)考纲要求8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能将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分解,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科学方法,解决生
15、产、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中的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2)命题规律化工流程题主要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化工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考查知识面广、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的特点。这类题型不但综合考查考生在中学阶段所学的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及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化学用语、电解质溶液、化学平衡、电化学、实验操作等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能突出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且这类试题陌生度高,文字量大,包含信息多,思维能力要求高,近年来已成为高考化学 主观题中的必考题型。【例 1】 【2018 新课标 1 卷】焦亚硫酸钠(Na 2S2O5)在医药、橡胶、印染、食品等方
16、面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1)生产 Na2S2O5,通常是由 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2)利用烟道气中的 SO2生产 Na2S2O5的工艺为:pH=4.1 时,中为_溶液(写化学式) 。工艺中加入 Na2CO3固体、并再次充入 SO2的目的是_。(3)制备 Na2S2O5也可采用三室膜电解技术,装置如图所示,其中 SO2碱吸收液中含有 NaHSO3和Na2SO3。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电解后,_室的 NaHSO3浓度增加。将该室溶液进行结晶脱水,可得到 Na2S2O5。9(4)Na 2S2O5可用作食品的抗氧化剂。在测定某葡萄酒中 Na2S2O5残留
17、量时,取 50.00 mL 葡萄酒样品,用 0.01000 molL1的碘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消耗 10.00 mL。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该样品中 Na2S2O5的残留量为_gL 1(以 SO2计) 。【答案】 2NaHSO3Na 2S2O5+H2O NaHSO3 得到 NaHSO3过饱和溶液 2H2O4e 4H +O2 a S2O52 +2I2+3H2O2SO 42 +4I +6H 0.128【解析】分析:(1)根据原子守恒书写方程式;(2)根据溶液显酸性判断产物;要制备焦亚硫酸钠,需要制备亚硫酸氢钠过饱和溶液,据此判断; 点睛:本题以焦亚硫酸钠的制 备、应用为载体考查学生对流程的分析、
18、电解原理的应用以及定量分析等,题目难度中等。难点是电解池的分析与判断,注意结合 电解原理、交换膜的作用、离子的移动方向分析电极反应、亚硫酸氢钠浓度的变化。易错点是最后一问,注意计算残留量时应该以二氧化硫计,而不是焦亚硫酸钠。【例 2】 【2018 江苏卷】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 Al2O3、Fe 2O3、SiO 2,少量 FeS2和金属硫酸盐)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 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10(1)焙烧过程均会产生 SO2,用 NaOH 溶液吸收过量 SO2的离子方程式为_。(2)添加 1%CaO 和不添加 CaO 的矿粉焙烧,其硫去除率随温度变化曲线如题 16 图所示。已知:多数
19、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都高于 600 硫去除率=(1 )100%不添加 CaO 的矿粉在低于 500 焙烧时,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_。700焙烧时,添加 1%CaO 的矿粉硫去除率比不添加 CaO 的矿粉硫去除率低,其主要原因是_。(3)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 CO2,铝元素存在的形式由_(填化学式)转化为_(填化学式) 。(4) “过滤”得到的滤渣中含大量的 Fe2O3。Fe 2O3与 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 Fe3O4和 SO2,理论上完全反应消耗的 n(FeS 2) n(Fe 2O3)=_。【答案】 (1)SO 2+OH HSO3(2)FeS 2硫元素转化为 CaSO
20、4而留在矿粉中(3)NaAlO 2 Al(OH)3(4)116【解析】分析:根据流程,矿粉焙烧时 FeS2与 O2反应生成 Fe2O3和 SO2,在空气中 CaO 可将 SO2转化为CaSO4;“碱浸”时 Al2O3、SiO 2转化为溶于水的 NaAlO2、Na 2SiO3;Fe 2O3与 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生成 Fe3O4和 SO2,11(1)过量 SO2与 NaOH 反应生成 NaHSO3和 H2O。(2)根据题给已知,多数金属硫酸盐的分解温度高于 600,不添加 CaO 的矿粉低于 500焙烧时,去除的硫元素主要来源于 FeS2。添加 CaO,CaO 起固硫作用,根据硫去除率
21、的含义,700焙烧时,添加 1%CaO 的矿粉硫去除率比不添加 CaO 的矿粉硫去除率低。(3) “碱浸”时 Al2O3、SiO 2转化为溶于水的 NaAlO2、Na 2SiO3,向“过滤”得到的滤液中通入过量CO2,CO 2与 NaAlO2反应生成 NaHCO3和 Al(OH) 3。点睛:本题以高硫铝土矿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和 Fe3O4的流程为载体,考查流程的分析,Fe、Al、S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图像的分析,获取新信息的能力,指定情境下方程式的书写。如 NaOH 溶液吸收过量SO2则产物为 HSO3,Fe 2O3与 FeS2混合后在缺氧条件下焙烧则没有氧气作氧化剂等需注意反应物及用量的不
22、同。化学工艺流程题是将化工生产中的生产流程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并根据生产流程中有关的化学知识12步步设问,是无机框图的创新。它以现代工业生产为基础,与化工生产成本、产品提纯、环境保护等相融合,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分离提纯等基本实验原理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类题常呈现的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等。1、无机化工流程题的特点从化工工艺分,可分为基础化工工艺题和精细化工工艺题;从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工序分,可分为除杂提纯工艺流程题(如海水提纯)、原材料化学转化工艺流程题、电解工艺流程题、资源(能源)综合利用工艺流程题;按资源的不同,分为空气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如合成氨)、利用水资源生产的工艺流程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化学 二轮 复习 专题 13 流程 无机物 推断 综合 应用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