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国殇》教案5长春版.doc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国殇》教案5长春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国殇》教案5长春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国殇教学目标:1.了解楚辞的特点及屈原生平。2.熟读并背诵诗歌,并能正确解释重点字词。3.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叙和赞相结合的写法。4.体会文中楚国将士不屈的战斗意志,勇毅爱国精神,感受屈原对他们热烈的赞颂与哀悼之情。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叙和赞相结合的写法。教学难点:体会文中楚国将士不屈的战斗意志,勇毅爱国精神,感受屈原对他们热烈的赞颂与哀悼之情。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阅读于右任的临终诗国殇,体会“国殇“的深沉含义。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你知道“国殇”
2、的含义吗?国家的悲伤与劫难。2.解题:戴震屈原赋注:“殤之义二:男女未冠(二十岁)笄(十五岁)而死者,谓之殇;在外而死者,谓之殇。殇之言伤也。国殇,死国事;则所以别于二者之殇也。”所谓“国殇”,就是指悼念为国牺牲的将士。二、作者及楚辞介绍21.屈原(约前 340约前 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1953 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
3、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民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小人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乡土气息,极富表现力诗经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他的作品有九歌、离骚、九章、天问、捂魂等,大部分是流放中写的。这些作品,真实地反映了楚国的社会现实和楚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深刻地表现了他的进步的政治理想和正直的人生态度,尖
4、锐地揭露和批判了腐朽反动的政治势力,抒写了爱国爱民的炽烈情怀;激情澎湃,气概非凡,想象奇幻,语言瑰丽,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积极浪漫主义的光辉起点,刘我国文学的发展声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史记第八四卷有传。2.楚辞西汉刘向编,东汉王逸注,全书以屈原的作品为主,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其他各篇大都承袭屈赋的形式,如宋玉,贾谊等。是在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诗体。本来泛指楚地的歌辞,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皆书楚语,作楚声,记楚地,名楚物”。后成为专有名词,指古典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第二部古代诗歌总集。因为它运用楚地的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为楚词。楚辞的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国殇 教案 长春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