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doc
《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林州一中分校(林虑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政治3月月考试题.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林虑中学 2017 级高二下学期 3 月月考政治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 礼记大学指出: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这段话告诉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文化素养社会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素养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价值观指引A B C D2现在读者更愿意为电子阅读付费了!2017 年度数字阅读白皮书显示,2017 年度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 3.78 亿,同比增长 13.37%。20
2、17 年度我国阅读产业市场规模已达152 亿元,同比增长 26.7%。材料表明科技的进步使阅读资源的传递和储存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数字阅读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数字阅读产业的快速增长数字阅读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明进步A B C D3针对广大贫困地区农村文化水平落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观念习俗滞后的现实,有人提出“治贫先治愚” ,文化扶贫往往能用最少的钱,收到最大的效果。对此观点理解正确的是文化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当前扶贫- 2 -工作的中心任务扶贫工作应注重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
3、文化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A B C D4近年来,红色旅游景区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数据显示,2018 年暑期红色旅游出游人次过亿,00 后游客同比增六成。正所谓“睹物怀壮志,勿忘英烈功。 ”这表明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精神活动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活动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化的价值在于其是否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A B C D5公益文化作为一种正能量,影响了春蕾志愿服务队、天津妈妈会和“苗苗义工”等公益组织,通过互联网平台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公益活动,让社会充满爱和善,也给参与者带来精神满足和价值尊重。这说明公益文化A文化是一种物质力量 B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4、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C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天生的 D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影响6 平凡的世界里主人公的自尊与奋斗,道出了一代青年的“中国梦” ,更影响了几代青年的奋斗与励志,既“叫好”获得茅盾文学奖,又“叫座”畅销几十年。这表明优秀的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应立足于市场需要,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大众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彰显经典文化的生命力,充分体现传统和时尚的完美统一A B C D7中国古代就有“孔融让梨” “孟母三迁”等经典家风故事.今天,我们仍然重视家风建设,是因为家风A对人的
5、影响-一般是有形的 B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C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 D对个人发展有深远持久的影响8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受到了“社戏”的熏陶,中国舞蹈艺术的先驱者吴晓邦接受了江苏太仓道观中道教艺术的心灵哺育,中国浙江东部地区小哥班则为越剧大师袁雪芬进行了心灵和艺术的培养。这说明: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文化环境决定人生发展的方向- 3 -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A B C D9贯彻落实中国制造 2025 ,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017 年 9 月,第二届全国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在芜湖举行。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的文化意义是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增强人们
6、的敬业品质弘扬工匠文化,在实践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A B C D10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让人心动,让人们的灵魂接受洗礼,让人们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这说明文化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优秀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产生正确的价值引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有益的文化活动A B C D11发红包是中国人过年的一大习俗。小小的红包不仅寄托了长辈对晚辈深深的祝福,也包含着孩子们对于过年的期待,而春节的互联网红包则让年味更加多彩。这说明传统文化具
7、有稳定性,但基本内涵会因时而变 传统习俗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行为 和交往方式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A B C D1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能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的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A B C D13全国首套小学中医药教材中医药与健康于 2017 年秋季学期出现在浙江全省小学的五年级课堂上。其中的“中医针灸”已被列入人类非物质
8、文化遗产。关于中医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作为一种物质力量会深刻影响学生成长 是中华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4 -A B C D14中国第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镇-南浔。你会着迷于它的文化气质,流连于它的宁静与安逸,体会到生活除了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如果对古镇文化遗产的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准确表述的一组关键词是A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传承性、文化创新与发展B传统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C先进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D传统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15 “和之美,在于合异。 ”世界上有
9、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 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文明。面对不同文明,我们应该具有包容胸怀,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尊重多样文明,推动不同文明在平等基础上交流互鉴坚持求同化异,促进不同文明和谐共生、相得益彩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丰富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A B C D16我国传统工艺遍布各民族、各地区,如剪纸、刺绣、年画、木雕、金银制作工艺、建筑营造技艺等,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和民族都有广泛分布。因此,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保留一切文化遗产认同文化的世界性保护多样民族文化尊重地域文化差异A B C D172018 年 7 月 2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审议通过将贵
10、州省梵净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梵净山成为中国第 53 处世界遗产和第 13 处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发挥文化教育传递功能,提高活态载体的传承素质推动物质文化遗产商业化开发,为当地发展服务加强大众传媒宣传,提升公众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知缓解现代生活方式冲击,有效维护世界项目传承的生态环境A B C D18徽派古村落,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推窗见河,开门走桥,顺自然显人文。类似 这样特色鲜明的古村落各地都有。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古村落,因为古村落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好古村落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11、A B C D- 5 -19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举行的欢迎晚宴并致辞。习主席表示,中国和英国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一直相互影响。中英文明交流互鉴不仅丰富了各自文明成果、促进了社会进步,也为人类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表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推动经济发展。A B C D20 (题文)近年来,相声、快板等曲艺从业者借助微信公众号、直播平台等媒介,进行传统艺术门类的活态传承,拓宽了曲艺艺术从业路径,增加了受众接触曲艺的途径和方式,使日渐衰落的传统曲艺焕发
12、了新的魅力,赢得了年轻人的青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优秀传统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播方式的创新比内容的创新更能够满足人民大众的需要借助新的传播手段是传统曲艺满足人民大众需要的重要办法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是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 B C D21 “温州是个好地方,四季八节有名堂。拜年送礼纸蓬包,拦街福斗台眼看花爻。清明踏青塌饼儿,重五龙船斗南塘。七月七喜鹊咄巧食,中秋赏月走麻行。登高做节恁闹热,你讲看爽看不爽。 ”民谣重新唤醒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性看,上面歌词中介绍的温州文化现象属于A传统文艺的继承 B传统习俗的继承C传统思想的继承 D传统道德的继承22 (题文
13、)教育部发布关于 2017 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通知 ,修订了高考各科考试大纲,其中多个考试科目将加重中华传统文化考核的比重一时成为热议,有人认为通过高考的风向标,可以倒逼中小 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更主动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教育是一种直接的文化传播媒介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A B C D23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全民对“吃文化”的研究热潮。该片所探讨的问题并不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
14、凸显出其特有的国人气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6 -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体现民族性,彰显民族特色文化创新是赋予传统文化全新内容的过程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A B C D24电视剧大秦帝国是一部气势恢弘且颇具震撼力的严肃历史正剧。该剧生动地再现了战国中后期诸侯纷争、百家争鸣的历史情境,也真实展示了一部中国封建社会初期波澜壮阔的变革史。材料说明任何时代的文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文艺作品都深刻反映社会生活本质A B C D25 “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
15、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26春晚作为国人的文化“年夜饭” ,承载着许多期待。2015 年央视春晚史无前例地设置了两个演播厅,双演播厅的设置,除了提升观众观看体验、便于演员贴近观众外,也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搬运道具的时间,提高了节目播出的流畅性。这启示我们要重视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主要途径的作用 立足实践,增强民族文化的感染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强文化创新A B C D27 “无论作诗作文
16、,或作画刻印,均须于游历中求进境,作画尤应多游历,实地考察方能得其中之真谛。作画但知临摹古人名作,功画谱之类,已落下乘;徜复仅作曲耳食,随意点缀,则隔靴搔痒,更见其百无一是矣”对上述观点正确理解的是艺术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 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进行文艺创新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 文艺创作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A B C D28诗乐一体,是我国自古就有的诗词吟唱传统。 诗经 楚辞本就是歌词集,唐诗、宋- 7 -词、元曲也都是配乐唱词,具有鲜明的音乐色彩。今天,人们以流传下来的古乐谱文献为基础,利用现代作曲技术,给古诗词重新插上音乐的翅膀,以吟唱的方式开展古诗词教育。这表明创新是文化富有
17、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丰富传播形式有利于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流行文化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现代技术不断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内涵A B C D29百集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每晚播出,每集讲述一个传统村落的生活故事和文化传承。片中细腻的故乡情感、厚重的文化沉淀,引发海内外众多观众的关注和共鸣。很多观众通过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各个平台,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对中华传统美德与文化的珍视和追寻。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在现代社会正发生改变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采众长的特点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302018 年 6 月
18、21 日,广西玉林市一年一度的“狗肉节”拉开序幕,每年的这一天,都将会有成千上万的狗被端上餐桌。广西玉林“狗肉节”已经有几千年的传统,因为过于残忍,动物保护主义者和民间习俗捍卫者不出所料地再度爆发了争论,为该不该吃狗肉纷纷激烈交火。对此我们认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不能取消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应继承对于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赋予时代内容A B C D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31促进文化惠民、改善文化民生,是文化小康建设的紧迫任务。扶贫离不开文化,文化有助于扶贫,文化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2016 年,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
19、程完成,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启动,文化对发展的促进带动作用不断彰显,文化小康工作“短板”不断补齐。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知识,指出我国重视文化扶贫的合理性。 (10 分)- 8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8 年 9 月 27 日至 28 日,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在甘肃省敦煌市举办。本届敦煌文博会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会“丝路”沿线国家围绕“展现丝路风采,促进人文交流,让世界更加和谐美好”的主题进行了充分讨论,达成了坚持文化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保护传承各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各层次文化对话与合作,促进文化贸易与文化产业等重要共识。
20、继首届敦煌文博会敦煌宣言后,一直“禁止拍照”的敦煌莫高窟主动邀请百名中外摄影师进洞窟拍摄,希望通过尝试和探索在“开放”中保护,吸引更多人参与到敦煌文化保护与弘扬事业中来。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丝路”沿线国家达成上述共识的依据。 (10 分)33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说, “孝”包含尊老、敬老、养老,以及亲人、爱人、爱国等思想,是中华民族家庭和睦、邻里相亲、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要遵循先辈教诲,坚持发扬光大中国古代的“孝”文化。也有人说, “孝”是封建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维系政权的一个工具,一切听命于“一家之长”的观念,使人往往屈从
21、于独断的权威或传统的家庭礼教。所以,对于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残害人性、盲从盲信、极不平等为特征的“孝”文化,我们应该批判、剔除之。请运用“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1 0分)- 9 -34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以下是几位同学谈节目火爆原因:同学一中国诗词,是中国人的精神礼赞。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近现代经典诗词这些耳熟能详、打动人心、浓缩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的篇章,不自觉地唤起渗透于每个人心中的诗歌情怀,油然地生长出民族自豪感。同学二在诗词大会中,竞猜、 “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
22、;超大演播室、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应用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节目坚持自主原创,同时在舞美、道具、后期等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借鉴国外技术和制作经验,节目效果大气而精致。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国诗词大会为何倍受追捧?(10 分)林虑中学 2017 级高二下学期 3 月月考政治试题参考答案1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与政治的关系以及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材料强调治国要修身、正心,这表明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故符合题意;修
23、身、正心,这强调了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发展提供正确价值观指引,故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并非强调提高科学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并非强调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故不选。故选 D。2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以及科技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作用,考查学生分析解读材料的能力。2017 年度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突破 3.78 亿,同比增长13.37%,这表明科技的进步使阅读资源的传递和储存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变革,故符合题意;2017 年度我国阅读产业市场规模已达 152 亿元,同比增长 26.7%,这表明人们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林州 一中 分校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政治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