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半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半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半期考试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8-2019 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2、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强碱和强酸的中和反应的活化能很高,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很大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C使用催化剂,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反应热D反应的自发性既能用于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也能用于确定反应发生的速率2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 v B水的离子积常数 KWC化学平衡常数 K D醋酸的
3、电离平衡常数 Ka3如表中关于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A NaCl C2H5OH Cl2B HNO3 CaCO3 H2OC HClO4 NH3H2O CO2D NaOH BaSO4 Al4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A已知 2C(s) + 2O 2 (g) = 2CO2(g) H = a kJ/mol、2C(s) + O 2(g) = 2CO(g) H = b kJ/mol,则 a bB甲烷的燃烧热为 890 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H 4(g) + 2O2(g) = CO2(g) + 2H2O(g) H = - 890 kJ/mol
4、C已知 P(s,白磷) = P(s,红磷) H HY HZC反应 X - + HZ = Z-+ HX 能够发生D相同温度下,0.1 mol/L HY 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 0.01 mol/L HY 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ClO - + CO2+H2O =2HClO+CO32- (已知电离常数:H2CO3 :Ka 1 = 4.410-7、Ka 2= 4.710-11;HClO:K=2.910 -8)B金属钠与水反应:2Na + 2H 2O = 2Na+ 2OH-+ H2C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 + 3OH-
5、= Al(OH)3D硫代硫酸钠(Na 2S2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Na 2S2O3 + 2H+= 2Na+ + S+ SO 2+ H 2O7恒温恒压下,1 mol A 和 n mol B 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应:A(g) + 2B(g) 2C(g),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生成 a mol 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 A、B 的转化率之比为 12B起始时刻和达到平衡后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相等C当 正 (A) = 2 逆 (C)时,可断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若起始时放入 2 mol A 和 2n mol B,则达平衡时 C 的物质的量为 2a mol8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6、 3COOH CH3COO-+H+,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0.1 mol/L 的 CH 3COOH 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B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 +) = c(CH3COO-) + c(OH- )CCH 3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 CH 3COONa(s),平衡逆向移动D常温下,pH = 2 的 CH 3COOH 溶液与 pH = 12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pH 0 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B1 mol H 2O 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 2O(s) 0,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16在一可变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 + B(g) xC(g
7、),达到平衡时测得 A 的浓度为 0.5 mol/L,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 2 倍,再次达平衡时,测得 A 的浓度为 0.2 mol/L。下列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x = 3 B物质 C 的体积分数减小C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物质 B 的转化率降低17已知 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 pH=6 的蒸馏水中加入 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 pH 为 2。对于该溶液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高于 25B该温度下 NaHSO4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 c(H+)=110-10mol/LC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 p
8、H 为 12 的 NaOH 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Dc(H +)=c(OH-)+c(SO42-)318一定温度时,向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 SO 2(g)和 O 2(g),发生反应:2SO2(g)+ O2(g) 2SO3(g) H = - 196 kJ/mol。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反应时间/min n(SO2)/mol n(O2)/mol0 2 15 1.210 0.415 0.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前 5 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SO 2) = 0.08 mol/(Lmin)B保持温度不变,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 0.2
9、 mol SO 2(g)和 0.2 mol SO 3(g)时, 正 逆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2 mol SO 3(g),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 78.4 kJ的热量D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 1.5 mol SO 3(g),达到平衡状态时 SO 3 的转化率为 40%19臭氧(O 3)是一种很好的消毒剂,具有高效、洁净等优点。O 3 可溶于水,在水中易分解,产生的O为游离氧原子,有很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常温常压下发生如下反应:反应 I:O 3 O2 + O H 0 平衡常数为 K 1;反应 II:O 3 + O 2O2 H HYHX,B 项错误;C.由表中数据知酸的强弱关系
10、:HZHX,根据“较强酸制较弱酸”规律,HZ 能制取 HX,该反应能够发生,C 项正确;D.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所以相同温度下,0.1 mol/L HY 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与 0.01 mol/L HY 溶液的电离平衡常数相同,D 项错误;答案选 C。6B【解析】【分析】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关键是“拆”,只能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才能拆成离子形式,能拆成离子形式的常见物质有:强酸、强碱、可溶盐,由此分析。【详解】A.根据电离常数可知酸的强弱:H 2CO3HClOHCO3-,根据强酸制弱酸的原理,H 2CO3可制取HClO,但 HCO3-不能制取 HClO,所以,向次氯酸钠溶液中通
11、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 HClO 和 HCO3-,其离子方程式为:ClO -+CO2+H2O=HClO+HCO3-,A 项错误;B.书写离子方程式时,将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此反应中只有 NaOH 可拆成离子形式,B 项正确;C.氨水(NH 3H2O)是难电离的物质,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Al3+3NH3H2O=Al(OH)3+3NH 4+,C 项错误;D.硫代硫酸钠(Na 2S2O3)是易溶水、易电离的物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拆写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是:S 2O32- + 2H+ = S+ SO 2+H 2O,D 项错误;答案选 B。【点睛】相同温度下,电
12、离平衡常数可衡量酸的强弱,电离平衡常数越小酸越弱。7D【解析】【详解】A.利用“三段式”列出各组分相关量:物质 A 转化率= ,物质 B 转化率= ,物质 A、B 转化率之比 ,A 项12a1=a2 an=an a2: an=:2错误;B.恒温恒压下,起始时刻的气体体积与达到平衡时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起始时刻的气体物质的量与达到平衡时的气体物质的量之比,由方程式的计量数可知,恒温恒压下气体的体积将减小;另外,根据质量守恒,起始时刻的气体质量与达到平衡时气体质量相等,由密度公式 可推知,=起始时刻的气体密度与达到平衡时气体密度不相等,B 项错误;C.当 正 (A) = 2 逆 (C)时,即 正 (
13、A): 逆 (C)=2:1, 正 (A)、 逆 (C)之比不等于 A、C的计量数之比,所以,不能断定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项错误;D.起始时放入 2 mol A 和 2n mol B 达到的平衡,相当于 2 个题设平衡(初始投入 1molA 和nmolB 的状态)在恒温恒压下叠加,气体体积加倍,故平衡没有移动,各组分物质的量加倍,所以达到平衡时 C 的物质的量为 2amol,D 项正确;答案选 D。【点睛】如果正、逆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只要它们的速率之比等于相应物质的计量数之比,则表明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8A【解析】【详解】A.加水稀释时,醋酸的浓度减小,醋酸电离出来的 H+离子浓度必将随之
14、减小,则醋酸对水的电离抑制作用减弱,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水电离出来的 OH-浓度将增大,所以溶液中的 OH-浓度增大,A 项错误;B.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电荷的代数和为 0,所以醋酸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满足关系:c(H +)=c(CH3COO-)+c(OH-),B 项正确;C.CH3COOH 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CH3COO-+H+,溶液中加入 CH3COONa 固体时溶液中CH3COO-浓度增大,根据勒夏特列原理,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 项正确;D. pH =2 的 CH3COOH 溶液中 c(H+)=10-2mol/L,因为醋酸是弱酸,只有部分电离,所以 CH3COOH初始
15、浓度远大于 10-2mol/L;因为 NaOH 是强碱,完全电离,故 pH =12 的 NaOH 溶液的 NaOH 的初始浓度等于 。当醋酸与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时,CH 3COOH 的物质的量远大于 NaOH10-1410-12=10-2mol/的物质的量(n=cV),中和反应 CH3COOH+NaOH=CH3COONa+H2O 时醋酸过量,溶液显酸性,D 项正确;答案选 A。9A【解析】【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判断要抓两条线索:一是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二是“变量不变”,由此分析。【详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 2n mol A”是逆反应速率,用 表示;“单位时间内生成
16、3n mol ()逆C”是正反应速率,用 ,则 : =2n:3n=2:3,等于 A、C 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反(C)正 ()逆 (C)正应达到平衡状态,A 项正确;B.“单位时间内生成 n mol B”是逆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消耗 0.5nmolD”是也是逆反应速率,所以无法确定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B 项错误;C.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压强与气体分子数目成正比,根据反应 2A(g) + 2B(g) 3C(g) + D(g)可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目相同,即在反应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发生变化,所以当容器中压强不变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C 项错误;D.因反应混合物各组分都是气体,根据化
17、学反应质量守恒,容器中气体总质量不变;而题设条件是恒容,根据密度公式 可知,反应过程中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一直不变,所以混合气体=m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 项错误;答案选 A。10B【解析】【详解】A.燃烧热是指在 250C、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释放的热量,图I 是 H2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的反应热,25 0C 下水蒸气没有液态水稳定,图 I 无法确定 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的反应热,所以图 I 无法确定 H2的燃烧热,A 项错误;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路径,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图 II b 可能是使用催化剂的曲线,B
18、项正确;C.图 II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H2(g)+N2(g) 2NH3(g);H = - 92.2 kJ/mol,它表示1molN2和 3molH2完全转化为 2molNH3时放出 92.2kJ 热量。因该反应是可逆反应,向容器中充入1molN2和 3molH2时,1molN 2和 3molH2并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充分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92.2kJ,C 项错误;D.图 III 中反应物 HgO 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 Hg 和 O2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H 0,图 III 的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gO(s) = Hg(l) + 1/2O2(g);H =+ 90.7 k
19、J/mol,D 项错误;答案选 B。11B【解析】【详解】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要用待装液体润洗,A 项错误;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不能用待装液体润洗,否则引起所测盐酸的浓度偏大,B 项正确;C.滴定前要排除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否则会引起误差,C 项错误;D.滴定管精确到 0.1mL,估读到 0.01mL,D 项错误;答案选 B。12C【解析】【详解】A.加入 NaHCO3有反应发生:HCO 3-+H+=H2O+CO2,溶液中的 H+浓度减小,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l 2(呈黄绿色)浓度减小,溶液颜色变浅,A 项正确;B. Cr2O72-呈橙色,CrO 42-呈黄色
20、。向 K2Cr2O7溶液中滴入浓硫酸时,溶液中 H+浓度增大,根据勒夏特列原理,Cr 2O72- + H2O 2CrO42- + 2H+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r 2O72-浓度增大,CrO 42-浓度减小,溶液颜色加深,B 项正确;C. 因为 CO(g) + NO2(g) NO(g) + CO2(g)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增大压强将会使气体体积缩小,各组分的浓度都要增大,NO 2呈红棕色,所以体系颜色变深,这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C 项错误;D. 反应 2NO2(g) N2O4(g);H 0.8,K=0.750.751.250.753=1615因为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
21、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即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将增大,所以降低温度平衡常数不可能是 0.8,D 项错误;答案选B。14B【解析】【详解】.因 ,故溶液显碱性, ,则 c(OH-)(+)()=1010 0)的反应过程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所以恒温恒压下,H 0 的反应在任何温度下一定能自发进行,A 项错误;B.同种物质:气态熵液态熵固态熵,B 项正确;C.因为反应 NH 3(g) + HCl(g) = NH4Cl(s)熵减小,不符合熵判据,若该反应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符合焓判据,即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 0),也是熵增加(S0)的反应,只有升高温度才
22、能使H-TS3,A 项错误;B.因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 C 的体积分数增大,B 项错误;C.由上分析可知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项正确;D.因为 B 的初始物质的量没有变,而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 B 的转化率增大,D 项错误;答案选 C。17C【解析】试题分析:A、常温下,蒸馏水的 pH=7,而此时蒸馏水的 pH=6,升高温度促进水的电离,即温度高于 25,故说法正确;B、此时水的离子积为 1012 ,水电离出的 c(H )=c(OH )=1012 /102 mol/l=1010 molL1 ,故说法正确;C、pH=12 的 NaOH 溶液中 c(OH )=1molL1 ,等体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成都市 第七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化学 学期 考试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