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二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讲义(含解析).docx
《(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二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讲义(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物理新增分大一轮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二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讲义(含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实验二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目的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实验原理等效法:使一个力 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 F1、 F2的作用效果相同,都是使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某点,所以这个力 F就是那两个力 F1和 F2的合力作出力 F的图示,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 F1和 F2的合力 F 的图示,比较 F 和 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3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个)、细芯铅笔、橡皮条、细绳套(两个)4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 A 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图 1(3)
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 1 甲所示,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用铅笔描下 O 点的位置及此时的两细绳套的方向(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 O 沿两条细绳套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1和 F2的图示,并以 F1和 F2为邻边用刻度尺、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过 O 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 F 的图示(5)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和细绳套的方向,用刻度尺从 O 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F的图示(6)比较力 F与用平
3、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 F 在大小和方向上是否相同(7)改变两个力 F1和 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25注意事项(1)不要直接以橡皮条端点为结点,可拴一短细绳连两细绳套,以三绳交点为结点,应使结点小些,以便准确地记录结点 O 的位置(2)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 O 的位置一定要相同(3)不要用老化的橡皮条,检查方法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要反复做几次,使橡皮条拉到相同的长度看弹簧测力计读数有无变化(4)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一个点,取掉细绳套后,再将所标点与 O 点连直线确定力的方向(5)在同一次实验中,
4、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6误差分析(1)弹簧测力计本身不够准确造成的误差,为此要选择比较准确的弹簧测力计(2)弹簧测力计读数和作图造成偶然误差,需要多做几次实验,并且使两分力 F1、 F2的夹角适当大些自测 1 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答案 B自测 2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 2 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 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 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图 2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 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
5、沿 AO 方向的是_答案 F命题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例 1 (2018金陵中学等三校四模)“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 3 甲所示3图 3(1)某同学实验操作步骤如下:如图甲所示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 A 点,用两条细绳连在橡皮条的另一端,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伸长到 O 点,用铅笔记下 O 点的位置,并记下两个测力计的读数在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力 FOB、 FOC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 F.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上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 O 点,记下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作出这个力 F的图示(如图乙),比较 F与用
6、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 F.改变 FOB和 FOC的夹角和大小,重复上述过程上述实验过程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是_(填步骤序号);图乙中,力_的图线与AO 延长线重合(选填 F 或 F)(2)某同学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你认为正确的有_A拉橡皮条的细绳套适当细一些且长一些B实验中把橡皮条节点拉到 O 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的夹角为 90不变,可便于计算合力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贴近且平行于木板D两根细绳必须等长,且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3)如图丙,某次测量 FOB、 FOC大小、方向实验过程中发现, FOC读数几乎满量程,而 FOB读数不到量程一
7、半(两弹簧测力计相同),需要作适当调整,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A保持结点 O 位置不变、 OB 方向不变, OC 逆时针转过一定的角度B保持结点 O 位置不变, OB、 OC 逆时针转过适当的角度C适当调整结点 O 远离 A, OB 顺时针方向、 OC 逆时针各转过适当角度D适当调整结点 O 靠近 A, OB 方向可不变, OC 逆时针转过一个角度答案 (1) F (2)AC (3)D解析 (1)本实验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采用的方法是作力的图示法,作出合力的理论值和实际值,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果所以,实验时,除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外,还要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以便确定两个拉力的方向,这样才能
8、作出拉力的图示步骤中未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题图乙力 F是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得到的,所以应该是F与 AO 延长线重合4(2)拉橡皮条的细绳套适当的细一些且长一些,有利于实验的操作,因此 A 正确两细绳套的方向不一定要成 90夹角,故 B 错误. 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力时,测力计应与木板平面平行,且细绳与弹簧伸长的方向平行,故 C 正确两根细绳不一定要等长,且橡皮条不一定要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故 D 错误(3)若 O 的位置不变,则合力不变, OB 方向不变,则 OC 的大小方向均不变,故 A 错误若O 的位置不变,则合力不变, OC 逆时针旋转,则 OB 须顺时针旋转,所以 B
9、错误若适当调整结点 O 远离 A,则合力变大, OB 顺时针方向、 OC 逆时针各转过适当角度的话, OC 会超出量程,故 C 错误若适当调整结点 O 靠近 A,则合力减小,若 OB 方向不变,逆时针旋转OC,可增大 OB 的读数,故 D 正确变式 1 (2018锡山中学月考)在“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某同学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 P 点,用一只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的另一端拉到 O 点,记下拉力 F 合 的大小和方向图 4(1)改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拉伸橡皮筋,记下两个分力,如图 4 甲所示请指出图中两处操作错误_;_.(2)纠正错误后,记下两分力 F1、 F2的大小和方向,如图乙所示,用
10、力的图示法在纸上画出表示三个力的箭头,以表示 F1和 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由图可得, F1和 F2的合力F_N.(3)在图乙中,表示 F 合 的线段不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上述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哪些?_.答案 (1)橡皮筋的端点没有再次回到 O 点 拴在橡皮筋上的细绳套太短 (2)4.5 (3)上述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有力的测量有误差;作图不准确;力的方向记录不准确等解析 (1)两处错误是:橡皮筋的端点没有再次回到 O 点;拴在橡皮筋上的细绳套太短;(2)由题图乙可得, F1和 F2的合力 F4.5 N;(3)误差原因:力的测量有误差;作图不准确;力的方向记录不准确等5命题
11、点二 实验拓展与创新1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法的迁移2实验器材的改进(1)橡皮筋 弹簧测力计 替 代 (2)钩码 弹簧测力计 替 代 例 2 (2018徐州市期中)某同学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准备了三根相同的橡皮筋、木板、重物、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套、白纸、钉子等器材操作步骤如下:a把三根橡皮筋的一端系在一起,另一端分别系一个细绳套;b将白纸固定在木板上,在木板上钉两个钉子,将任意两个橡皮筋上的绳套分别套在两钉子上;c立起木板,将重物挂在剩下的一个绳套上,如图 5 甲所示;d记录下三根橡皮筋的长度和橡皮筋结点的位置 O 及每个橡皮筋的方向;e取下白纸,利用橡皮筋的伸长量作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用 2020 高考 物理 新增 一轮 复习 第二 相互作用 实验 平行四边形定则 讲义 解析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7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