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河北省张家口市八校联盟 2018-2019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75 分)1.“三十年过去了,我们最终不得不面对中高级技工人才短缺的事实,我们不得不重新开始注重职业教育,在未来的三十年内,职业教育会不断发展,随着人们的思想方式的改变,职业教育将光彩夺目。 ”这是一位经济学家对过去三十年职业教育的反思。对于这种现象,你的理解是工人收入低,社会地位低国家应尽快改变轻视职业教育的倾向要注重多途径培养高素质技术工人职业技术教育办学方向应面向市场需求A. B. C. D.
2、【答案】A【解析】【详解】导致材料中的现象与长期以来工人收入低,社会地位低有较大关系。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的需求日益增加,因此国家应该重视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应该面向市场,注重多途径培养,都符合题意。答案选 A。BCD 选项组合错误。2.孟子曾批判某家学说:“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司马迁也说它:“使天下法若此,则尊卑无别也。 ”他们批判的是A. 儒家的“仁政”思想B. 墨家的“兼爱”思想C. 法家的“刑不避大夫”思想D. 荀子的“性恶论”思想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孟子之语反映其主张尊卑有别,批判的“某家”其思想显然是“尊卑无别” 。墨家主张“兼爱
3、”的平等思想,是无阶级差别的,故 B 项正确。考点:墨家思想点评:本题通过儒家流派对墨家思想的批判来考查对黑家兼爱思想的准确理解,儒家与墨家思想的不同点,考点也可以从相同点角度考查。3.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 ”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印刷术的发展B. 科举制度完善C. 造纸术有所突破D. 图书成为商品【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技成就。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宋代士大夫家藏书多,而书属于印刷品,这是由于印刷术的发展而造成的,选 A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藏书多和科举制度完善无直接
4、的关系,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造纸术有突破是在东汉而非宋代,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是强调藏书多而未强调图书成为商品,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印刷术【名师点睛】在做此类的试题时一定要对被选项要“三思”:一思考每一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排除不符合材料反映的史实的选项;二思考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三思考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紧要的。4.南宋时期,陆九渊在鹅湖和教授兄韵中云:墟墓兴哀宗庙钦,斯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竞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
5、真伪先须辨只今。诗中“易简工夫”和“支离事业”分别指A. 儒学佛学B. 理学心学C. 心学理学3D. 道教儒学【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陆九渊” “鹅湖”可知该诗中所述为陆九渊和朱熹进行学术辩论的“鹅湖之会” ,由“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竞浮沉”等信息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易简工夫”是指心学, “支离事业”是指理学,故 B 错误,C 项正确。 “鹅湖之会”涉及理学和心学的辩论,与佛学、道教无关,AD 错误。5.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
6、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 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B. 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C. 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D. 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作家们描绘的美好的景象是“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 ,都不是现实中存在的。因此可以看出作家们对现实相当失望,但并没有失去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属于浪漫主义。B C 项材料未体现;D 项是在 20 世纪一战和二战以后的现代主义。故选 A考点:西
7、方近代文学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与掌握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革命和改革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产生了对现实的失望情绪,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就是浪漫主义。此外,对现实主义、无产阶级文学、现代荒诞派文学也需要掌握。6. 人们在谈及文艺复兴时,常常引用罗沙克的话:“我研究了古人,为自己开辟了道路。”这里所谓的“古人”和“道路”可以理解为A. 古典文化/人文主义 B. 神学思想/自由主义C. 君主专制/理性主义 D. 经院哲学/唯物主义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名义下宣扬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所以材料中的古人应为古希
8、腊罗马文化,文艺复兴的核心为人文主义,所以选 A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神权下的自我内容7. 老子中记载:“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这段话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 )A. 辩证法的思想 B. 无为而治的思想C. 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D. 以柔克刚的思想【答案】A【解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体现了祸福的对立与转化关系,故选 A;“无为而治”是不扰民的政治思想,故排除 B;C 强调顺其自然的处事法则,排除 C;D 是强调柔刚的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 D。8.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
9、主要表现在发展了人文主义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了三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说法错误,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尽管提出反封建的主张,但矛头指向的是教会不是封建君主,只有启蒙运动抨击的才是君主专制统治,所以答案选 A 项。5考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
10、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9.罗马教皇保罗三世(1534-1549 年在位)采取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天主教会的措施,如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规定每个教区必须修建一座神学院培训牧师,出版天主教徒禁止阅读的书籍的目录。这些措施A. 旨在应对宗教改革的冲击B. 是对路德新教的公开挑战C. 承认了新教徒的合法地位D. 认可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答案】A【解析】根据“禁止出售赎罪券,禁止任何主教占有一份以上的薪俸” “出版禁止天主教徒阅读的书籍目录”结合所学可知,罗马教皇保罗三世正处于宗教改革时期,天主教会采取的措施旨在应对宗
11、教改革的冲击,以缓解危机,故 A 项正确;天主教会采取的措施和马丁路德反对出售赎罪券等有一致的地方,材料无法体现对路德新教的公开挑战,排除 B;材料无法体现“承认了新教徒的合法地位” ,故 C 项错误;在新教的反对声中,天主教才逐渐禁止出售赎罪券和出版天主教徒禁止阅读的书籍的目录,并非认可了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故 D 项错误。10.“事物对于你自己,就是它向你呈现的样子,对于我,就是它向我呈现的样子。 ”柏拉图的这段话A. 重申了“美德”的重要意义B. 解释了“人是万物的尺度”C. 强调“认识自我”的重要性D. 否定了苏格拉底的认识论【答案】B【解析】对材料进行分析后可知,材料没有讲到“美德”的
12、问题,故 A 可排除;材料强调了事物因6你我而不同,但都是以每个“人”的认识为标准的,体现对智者学派观点的重申,故本题选 B;C 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故可排除 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伯拉图没有否定苏格拉底的认识论,所以 D 的说法与史实相违背,故排除 D。11.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这次思想解放是指:A. 结束了“左”倾错误,否定“文革”B. 破除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C. 破除了对领袖个人崇拜D.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清晰地解决了姓资姓社的问题,是一次思想大解放,是在国际国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
13、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深刻回答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由此可知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主要是破除了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崇拜,解决了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故选 B 项。ACD 项不符合题意。考点: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南方谈话12. 北大教授孔庆东说:“鲁迅本质上是一位诗人。在他身上,既有着的激越与孤傲,又有着的沉郁与悲悯。 ”你认为空格处填上哪两位诗人比较合适A. 苏轼、李清照 B. 李白、杜甫 C. 辛弃疾、王维 D. 李白、屈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
14、鲁迅本质上是一位诗人” ,结合所学知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是宋代的词作家;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辞作家;带有激越与孤傲的是李白的浪漫主义;带有沉郁与悲悯的是杜甫的现实主义,故选 B。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文学成就唐诗13.“黄(宗羲)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6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在这里,作者认为( )A. 对待历史应该客观且不能逾越时代背景7B. 认识历史应以“现代”事物为衡量尺度C. 黄氏之说仍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且无新见D. 黄氏学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
15、统治地位【答案】A【解析】据材料“黄(宗羲)氏之说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这里,作者认为评价黄宗羲的思想应该从其所处的历史阶段和背景入手,而不是以现代的角度考查,故 A 项正确;材料说明作者反对以“现代”事物为衡量尺度,故 B 项错误;作者认为黄氏之说有新见,故 C 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黄氏学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故 D 项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学生应该可以正确理解其含义,结合历史评价的有关原则和知识,即可得出
16、结论“对待历史应该客观且不能逾越时代背景” 。14. 19 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维新党”指的是( )A. 洋务派 B. 资产阶级维新派 C. 资产阶级革命派 D.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 “维新党意在作乱为自振之机”中的“作乱”才是本题的题眼, “作乱”就是革命的意思,所以文中的“维新党”指的只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家孙中山“维新党”15.位于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文化遗存距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张家口市 联盟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四次 月考 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