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如皋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一)(含解析).doc
《江苏省如皋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一)(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如皋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题(一)(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82019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一)历史试题总分 120 分 考试时间:100 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乾隆三十八年,将秘密立储制度化。为防止意外, “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 。并称:“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 , “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 。该制度A. 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B. 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有利于政局稳定C. 摆脱了宗法观念的束缚,有助于选贤任能D. 减少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答案】D【解析】据材料“
2、秘密立储制度化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立,故 A 项错误;秘密立储制并不能避免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故 B 项错误;秘密立储制也没有完全摆脱宗法观念,故 C 项错误;秘密立储制立储而不公开,这减少了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故 D 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秘密立储制的特点和作用,学生容易错选 B 项,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是封建时代不可避免的现象,故秘密立储制并不能避免皇族内部权力倾轧,据此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正确答案。2.斯塔夫里阿诺斯:“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
3、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 ”作者认为美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A. 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B. 联邦政府内部三权间的分权制衡C. 设立两院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D. 体现了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答案】D【解析】由“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确立了联邦制,实现了地域的平衡;美国确立了三权分立制实现了权力体制的平衡,故本题答案选 D 项;A 项只能体现地域平衡;B 项只能体现体制平衡;C 项只能体现体制平衡。【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可
4、知考查的是美国的联邦制和分权制衡体制,结合所学进行判断选择。3.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A.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B. 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C. 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D. 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荣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中华民国的国歌”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结合所学,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结束君主专制制度,故 A 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思想方面和社会习俗方面,排除 BC;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民国是“第一个资
5、产阶级共和国”的历史地位,D 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中华民国的国歌” “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联系所学辛亥革命的影响分析解答。4.1917 年 4 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 ,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 ”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A. 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B. 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C. 十月革命后俄国应重点发展生产力D. 社会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答案】A【解析】材料中认为依靠资本主
6、义经济发展,才可能促使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而当时的俄国却不具备这种条件,故 A 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四月提纲”和平夺权的信息,故 B 错误;四月提纲发表是十月革命胜利之前,故 C 错误;材料说明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无产阶级力量强大,不是依靠资产阶级,故 D 错误。点睛: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1)政权: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2)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夺权。(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5.有学者说,1954 年宪法“既不是一部共同纲领那样的新民主主义类型宪法,也不是一部完全的社会主义
7、类型宪法” 。这是因为此宪法A. 修正了共同纲领的基本原则B. 缺乏政治体制上的创新C. 坚持了对私营工商业经济的保护D. 体现了社会转型过渡性【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反映了 1951 年宪法既有新民主主义性,又具有社会主义特征,这是由于宪法体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因而具有了鲜明的过渡性,D 项正确。 共同纲领基本原则主要是人民民主原则,而宪法同样坚持了此原则,A 项错误;尽管共同纲领中规定了人民代表大会体制,但宪法将此体制具体地正式确立下来并实施,实际上是政治上的创新,B 项错误;宪法明确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对私营工商业的态度是消灭,而不是保护,C 项错误。6.194819
8、49 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取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表明中共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 A 项正确;此时西方国家仍然对国民党政权予以支持,故 B 项错误;中
9、国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 C 项错误;中共的这一政策是针对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独立自主”的概念。独立自主:一是独立,不依附于任何国家和集团;二是自主,自己的事情和国际事务,自己做主,作出正确的判断。独立自主就是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走自己的发展道路;更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把我们的方针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在国际事务上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7.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 “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
10、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 。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A. 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B. 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C. 具有不均衡性的特征D. 维系世界政治格局稳定【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 ,并结合所学可知,决定国家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因此美苏冷战实质是国家利益的争夺,B 项正确;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可得知,美苏冷战之中有意识形态的体现,但意识形态的分歧实质是国家利益,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争夺的不均衡性,故排除 C 项;根据材料“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
11、统大国的行为” ,说明美苏两国的争斗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的传统的大国行为,并非为了世界政治格局的稳定,故 D 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 ,联系所学美苏冷战的实质分析解答。8.下图为东汉画像砖中的戈射收获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多元化的生产劳动状态B. 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方式C. 精耕细作技术不断发展D. 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动【答案】A【解析】戈射收获图反映的便是狩猎、生产的情景,这体现了当时多元化的生产劳动状态,故 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男耕女织的劳动和技术的发展,故 BC 项排除;D 项是商周时期的,不符合题意。9.北宋前中
12、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 ,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A. 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B. 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C. 雇佣劳动已经普及D. 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答案】A【解析】解析;材料信息是北宋中期,四川密布着大量采用新技术的私营盐井,井主雇佣大量的工匠,这说明四川地区的民营制盐业技术先进、生产关系进步,即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故 A 项正确;工匠“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侧面反映出工匠受到井主的压榨,体现不出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高,故 B 项错误;
13、中国古代的雇佣关系一直局限于个别地区和个别行业,一直没有普及,故 C 项错误;材料信息说的是盐业的开采,没有涉及买卖,故 D 项错误。点睛: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形态及特点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通方式 劳动力 地 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无偿调用各类匠户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私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私营主雇工 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农民自身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10.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
14、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 ”该记载反映了当时A. 草市已经具有较完备的饮食服务设施B. 商业活动因不受官吏监管而异常繁华C. 乡村庙会集市虽定时一聚但百货齐全D. 市已突破空间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商业区与居民生活区融为一体的城市面貌,说明市已突破了空间限制,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草市的信息,而是强调市已突破空间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管理商业活动的信息,而是强调市已突破空间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排除 B。材料强调市已突破空间限制形成繁荣的商业街,没有涉及乡村庙
15、会集市的信息,排除 C。11.克拉克瓷是明末清初中国外销青花瓷的一种,产量巨大,风格独特。国外屡见不鲜,国内却鲜有出土。 “克拉克”一词源于 1602 年荷兰人虏获的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在这艘船上,装载有数万件风格独特的青花瓷。荷兰人把这些青化瓷公开拍卖,人们争相购买。克拉克瓷在欧洲的畅销从侧面反映出A.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 新航路的开辟C. 东方从属于西方D. 荷兰取代葡萄牙【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602 年”和“荷兰人虏获的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来看,此时新航路已经开辟成功,葡萄牙人同中国已有直接的海上贸易,故答案为 B 项。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
16、排除 A 项;东方从属于西方是在工业革命后,排除 C 项;荷兰取代葡萄牙是在 17 世纪上半叶,但 D 项说法绝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点睛:本题的解答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602 年” ,联系所学史实可知,葡萄牙人已开辟成功通往东方的新航路。然后再根据材料中的其他信息来确定答案。12.下表反映的是 1851 年与 1755 年相比英国各类男性工人工资的增幅情况(1851 年=100) ,这表明英国1755 年 1851 年 增幅%农业工人 65.46 100 52.8非熟练工人 47.54 100 110.3熟练工人 56.29 100 77.7白领阶层 23.93 100 178
17、所有工人 42.74 100 134A. 经营方式改变B. 贫富差距缩小C. 产业结构变化D. 消费水平提高【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各类工人的工资增幅,体现不出经营方式的改变,故 A 项排除;从表格各类工人工资增幅相差较大,不能反映出贫富差距缩小,故 B 项排除;材料中农业工人工资增幅远小于工人,故反映出国家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故 C 项正确;消费水平提高不是材料主旨,故 D 项排除。【点晴】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数据的准确分析,也就是透过历史现象获取历史本质13.1882 年,李鸿章以“泰西通例”为由,奏请清政府对上海机器织布局“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
18、行设局” 。光绪皇帝批准赐予其“十年专利” 。这一“专利”A. 极大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B. 推动了学习西方深入到制度领域C. 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 反映了洋务军事工业的典型特点【答案】C【解析】【详解】 “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不准另行设局”表明李鸿章创办的洋务民用工业压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 正确;洋务运动推动中国经济近代化,材料无法体现并且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A;洋务运动只学习西方技术,不学习西方政治制度,B 错误;上海机器织布局是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工业,不属于军事工业,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自应酌定十年以内,只准华商附股搭办,
19、不准另行设局” ,联系所学洋务运动的评价分析解答。14.下图是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整理的“晚清时期生丝出口销售渠道”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注释:“洋行”指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A. 完全沦为资本主义商品销售市场B. 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动C. 生丝生产行业出现近代生产方式D. 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缫丝厂的环节看出生丝生产行业出现近代工厂生产方式,故选 C;材料没有体现“完全沦为”的信息,排除 A;材料表明存在洋行和缫丝厂,但结合所学,近代我国自然经济依然占统治地位, “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动”表述错误,排除 B;材料没有反映自然经济的信息,排除 D。15.老舍
20、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的理想是要“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1916 年前后,他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其原因不包括A. 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群众性“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C. 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D. 民国政府的提倡、 “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答案】A【解析】从题干的材料看秦二爷创办的企业最为红火是在一战期间,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的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但美国和日本加紧了对华侵略,故 A 项明显错误,符合题意。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国民政府提倡, “实业救国”思潮以及
21、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因此 BCD 项正确。点睛:材料“1916 年前后”是题目的关键时间点,并且本题是逆向思维的题目,先找到哪些符合条件,排除即可。16.下列是 20 世纪 50 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表比重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1952 年 191% 15% 07% 69% 718%1956 年 322% 5349% 73% 0% 71%上述数据表明,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A. 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B. 使新中国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C. 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D. 未能使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 20 世纪
22、50 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表可知,1956 年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三大改造完成,说明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故C 正确;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一五”计划,材料表格反映了三大改造,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中国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排除 B;表格数据表明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故 D 错误。17.1980 年 12 月 11 日,卖纽扣的 19 岁温州姑娘章华妹,如愿以偿地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工商证字第 10101 号,成为了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她本人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 。以上材料反映出当时我国A.
23、 单一所有制结构已发生变化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C.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建立D. 公有制经济逐步失去主体地位【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 年,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允许多种经济发展,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故 A 正确;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B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92 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没有改变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D 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 ,联系所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分析解答即可。18.下图所示地区资源丰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如皋市 2019 届高三 历史上 学期 教学质量 调研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