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五讲力学的经典模型(一)课后达标检测卷(含解析).doc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五讲力学的经典模型(一)课后达标检测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五讲力学的经典模型(一)课后达标检测卷(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力学的经典模型(一)1.某小孩在广场游玩时,将一氢气球系在了水平地面上的砖块上,在水平风力的作用下,处于如图所示的静止状态。若水平风速缓慢增大,不考虑气球体积及空气密度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绳受到拉力逐渐减小B砖块受到的摩擦力可能为零C砖块一定不可能被绳子拉离地面D砖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解析:选 C 对气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风的推力、拉力、浮力,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Tsin F, Tcos mg F 浮 ,解得 T ,当风力增大时,绳子的拉力 T 也增大,A 错误;再对气球和砖F2 F浮 mg 2块整体受力分析,平衡时,受总重力、地面支持力、浮力、风的推力和摩擦
2、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N( M m)g F 浮 , f F,当风力增大时,地面支持力不变,与风力无关,砖块不可能被绳子拉离地面,C 正确;砖块滑动前受到地面施加的摩擦力与风力平衡,故砖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风力的增大而逐渐增大,滑动后砖块受滑动摩擦力,由于所受支持力不变,故滑动摩擦力不变,故砖块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加后不变,B、D 错误。2我国的高铁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高铁(如图甲所示)在行驶过程中非常平稳,放在桌上的水杯几乎感觉不到晃动。图乙为高铁车厢示意图, A、 B 两物块相互接触放在车厢里的水平桌面上,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 A 的质量比 B 的质量大,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向右做
3、匀速直线运动, A、 B 相对于桌面始终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受到 2 个力的作用B B 受到 3 个力的作用C A、 B 均受到桌面向右的摩擦力D B 受到 A 对它向右的弹力解析:选 A 车在平直的铁轨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 A、 B 均向右做匀速运动,故 A、 B 均只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没有外力,故水平方向均不受摩擦力,同时 A、 B 间也没有弹力作用,故 A 正确,B、C、D 错误。3.如图所示, A、 B 两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其间用一根轻弹簧相连,弹簧的长度大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零开始缓慢增大的水平2力 F 向右拉物体 B,直到 A 即将移动
4、,若最大静摩擦力近似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此过程中,地面对 B 的摩擦力 F1和对 A 的摩擦力 F2的变化情况是( )A F1先变大后不变 B F1先变小后变大再不变C F2先变大后不变 D F2始终变大解析:选 B 刚开始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对 A 的作用力向右,对 B 的作用力向左,而A、 B 均静止,所以刚开始的 F1方向水平向右, F2方向水平向左,当用一个从零开始缓慢增大的水平力 F 向右拉物体 B 时,刚开始,未拉动 B,弹簧弹力不变, F2不变, F1减小;当F 等于弹簧弹力时, F1等于零, F 继续增大, F1反向增大,当 F1增大到最大静摩擦力时, B物体开始运动,此后变为滑动
5、摩擦力,不发生变化,而弹簧被拉伸,弹力变大, A 仍静止,所以 F2变大,所以对 A 的摩擦力 F2先不变,后变大,对 B 的摩擦力 F1先变小后变大再不变,故 B 正确。4.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乘客( )A处于超重状态B不受摩擦力的作用C受到向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D所受力的合力竖直向上解析:选 C 当车减速上坡时,加速度方向沿斜坡向下,人的加速度与车的加速度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人的合力沿斜面向下,合力的大小不变,人受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如图所示。
6、将加速度沿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分解,则有竖直向下的加速度,则:mg N may, N mg,乘客处于失重状态,故 A、B、D 错误,C 正确。5.如图所示,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将质量为 m 的小球悬挂在小车内。当小车沿水平方向运动,且小球与车相对静止时,弹簧 A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30 ,弹簧 B 水平,两根弹簧的长度仍相同。关于小车的运动,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小车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B小车以加速度 g 向右做匀加速运动32C小车以加速度 g 向右做匀减速运动32D小车以加速度 g 向左做匀减速运动33解析:选 D 设弹簧伸长量为 x,则: kxcos 30 mg, kx kxsin
7、 30 ma;联立得:3a g,方向与 B 拉力的方向相同,即向右;故小车以加速度 g 向左做匀减速运动或向33 33右做匀加速运动,故 D 正确。6.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 m1 、 m2的物块 A 和 B 通过一轻弹簧连接在一起并放置于水平传送带上,水平轻绳一端连接 A,另一端固定在墙上, A、 B 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均为 。传送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系统达到稳定后,突然剪断轻绳的瞬间,设 A、 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aA和 aB,(弹簧在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为 g)则( )A aA g, aB g B aA g , aB0(1m2m1)C aA g, aB0 D aA g , aB
8、g(1m2m1)解析:选 C 对物块 B 分析,摩擦力与弹簧弹力平衡,有: m 2g kx,则 x 。 m2gk以两个物块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则绳子的拉力: T (m1 m2)g;突然剪断轻绳的瞬间,绳子的拉力减小为 0,而弹簧的弹力不变,则 A 受到的合外力与 T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 aA ; B 在水平方向仍然受到弹簧的拉力和传送带的摩擦力,Tm1 m1 m2 gm1合外力不变,仍然等于 0,所以 B 的加速度仍然等于 0,故选项 C 正确,A、B、D 错误。7.如图所示,质量为 mA2 kg 的物块 A 和质量为 mB4 kg 的物块B 紧挨着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块 A 的
9、左侧连接一劲度系数为k100 N/m 的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开始时两物块压缩弹簧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物块 B 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向右做加速度为 a2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两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物块 B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拉力 F 是恒力B拉力 F 的最大值为 Fmax38 NC物块 B 与物块 A 分离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其伸长量为 x6 cmD物块 B 与物块 A 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其压缩量为 x14 cm解析:选 D 物块 A、 B 分离前,以 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 F kx f( mA mB
10、)a,由于弹簧的压缩量 x 逐渐减小,所以 F 需逐渐增大,选项 A 错误;物块 A、 B 分离时拉力 F 达到最大值,以 B 为研究对象, Fmax m Bg mBa,解得 Fmax28 N,以 A 为研究对象,kx0 m Ag mAa,解得 x014 cm,故 B、C 错误,D 正确。8.如图所示, A、 B、 C 三物块叠放并处于静止状态,水平地面光滑,其他接触面粗糙,以下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A A 与墙面间存在压力B A 与墙面间存在静摩擦力4C A 物块共受 3 个力作用D B 物块共受 5 个力作用解析:选 C 以三个物块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地面光滑,对 C 没有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 专版 2019 高考 物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第五 力学 经典 模型 课后 达标 检测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3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