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33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练(含解析).doc
《(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33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B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第33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巩固练(含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3 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编者选题表考点 角度 题号余粮收集影响民众生活 1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影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苏联工业化的背景 4苏联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5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 6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 7斯大林模式1933 年中国对苏联实行五年计划的态度 8苏联农业问题阻碍发展 9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为技术领先提供了保障 10勃列日涅夫改革后期趋于停滞 11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政治和时代烙印反映出对斯大林模式的批判和突破 12综合 13、14一、选择题1.1920 年末至 1921 年初,农民暴动席卷西西伯利亚、坦波夫省和
2、沃罗涅日省、伏尔加河中游地区、顿河流域、库班、乌克兰和中亚等地。至 1921 年有 50 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发生,几乎没有一个省份不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所谓的“盗匪” 。材料所述现象的原因是( )A.苏维埃政权面临敌对分子的进攻B.苏俄国内战争加剧了社会矛盾C.不明真相的群众受到反动派蛊惑D.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解析:D 1920 年末至 1921 年初,苏俄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饥寒交迫,不得不起义,故 D 项正确。材料仅强调了农民进行起义,没有涉及敌对分子或反动派,故 A、C 两项错误,1920 年底,苏俄国内战争已基本结束,故 B 项错误。2.蒋介石在访问苏联时的日记中写道:“一、儿童教
3、育周密;二、工人皆施军队教育;三、小2工厂租给私人。 ”据此判断,当时苏联正在( )A.组建红军保卫新生政权 B.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D.用国家资本主义调整经济解析:D 抓住材料中信息“小工厂租给私人”,据此判断这是新经济政策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借和租让的形式转让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3.1924 年前,苏俄(联)政府与外国企业签订的租让合同有 91 份,但实际履行的很少。1926年后有 60 多家外资企业开工,但到 1929 年,租让给外资的企业产值只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6
4、%。这表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依然盛行B.战争环境不利于政策推行C.新经济政策背离了国情D.意识形态的矛盾依然尖锐解析:D 材料体现苏俄(联)政府引进外资,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属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被废止,A 项错误;19241929 年国内战争已结束,并非战争环境,故 B 项错误;在苏俄(联)经济凋敝的情况下,新经济政策引进外资,发展私营企业符合国情,故 C 项错误;材料中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苏俄(联)政府同外国企业签订的租让合同实际履行的很少,且到 1929 年斯大林模式下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基本停止实施,说明苏俄(联)在经济建设上排斥资本主义,反映了意识形态的矛盾尖锐
5、,故 D 项正确。4.1931 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 30%,1932 年占 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31 年苏联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 50%。这表明( )A.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B.苏联迅速实现了全面工业化C.危机迫使美国调整对苏联政策D.经济危机给苏联带来发展机会解析:D 材料没有涉及计划经济体制优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故 A 项错误;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是在 1937 年,故 B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经济大危机背景下美国和苏联的经济交往,不能反映出美国对苏联政策的调整,故 C 项错误;经济大危机期间西方国家急于通过产品出口缓
6、解危机,苏联在此形势下,低价择优进口大批机器设备,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故 D 项正3确。5.1930 年苏共中央通过文件规定:“在五年计划内,我们已经不仅像五年计划规定的那样,使 20%的播种面积实现集体化,而且能使绝大多数农户实现集体化。 ”这表明苏联( )A.重点打造农村经济 B.全面展开经济建设C.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 D.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解析:D 据材料“在五年计划内,我们已经不仅像五年计划规定的那样,使 20%的播种面积实现集体化,而且能使绝大多数农户实现集体化”可知,苏联决定加快农业集体化的步伐,反映了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故 D 项正确。A 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服
7、务,排除。材料仅涉及加快农业集体化的步伐,没有体现全面展开经济建设,排除 B 项。材料没有涉及机械化水平的信息,而是强调加快农业集体化的步伐,排除 C 项。6.(2018河南六市二模)如图是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工农业产值增长示意图。出现这一现象主要在于苏联( )A.经济建设中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B.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C.严峻的国际形势急需实现工业化D.优先发展重工业提升国际地位解析:C A 项为材料表象,而非原因;B 项为结果而非原因;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一五”计划和“二五”计划都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由苏联重工业落后和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形势决定的,故 C 项符合题意
8、; 题目问的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D 项表述是实现工业化的影响,排除 D 项。7.据统计,苏联制订“二五”计划时,规定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 0.97 倍、1.4 倍、1 倍。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分别增长了 1.39 倍、1 倍、0.54 倍。这说明( )A.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苏联实现工业化的愿望强烈4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苏联经济D.个人崇拜左右国家经济体制解析:B 题干强调的是苏联“二五”计划实际执行过程与原订计划之间出现差异,A 项是苏联制订“二五”计划时农轻重投资增长率提出的原因,可排除;材料表明,苏联制订“二五”计划时,对轻工业、农业相对倾斜
9、,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重工业发展较快,据此可知 B 项正确;苏联“二五”计划是在 19331937 年,19291933 年经济危机为苏联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到 1937 年,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位,C 项错误;D 项错在“个人崇拜”,材料并未体现这一点。8. 1933 年 8 月,中国东方杂志发表的风靡世界的经济统制论中写道:“苏联的五年计划上的新生活,不单是该国的一大经济的试验,实在是人类全体的经济生活之一大社会主义试验。 ”此言论( )A.表明学习苏联成为了世界潮流B.肯定“五年计划”试验的价值C.揭示了计划经济适合人类全体D.说明了自由主义经济已被摒弃解析:B A 项错在“世界潮流
10、”,不符合史实;材料时间为 1933 年,处于经济大危机时期,根据材料“五年计划上一大社会主义试验”,这是对苏联“五年计划”成果的认同,故答案为 B 项;材料只是认为苏联五年计划是人类全体的经济生活之一大社会主义“试验”,没有说试验的推广范围,故 C 项不准确;材料未提及自由主义经济,故 D 项排除。9.学者陈义初指出,苏联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611965 年是 19.8%,19661970 年为 23.4%,19711975 年则是 26.5%,这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由此可见( )A.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
11、B.苏联的农业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效C.苏联领导人将农业改革作为改革的重点D.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重要因素解析:D 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轻工业、农业与重工业比例失调,农业投资不足。苏联加强对农业投资,正说明农业存在大问题,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苏联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局面得以改变,且此表述与史实不符,故 A 项错误。苏联的农业改革并没有取得巨大的5成效,故 B 项错误。19611964 年,处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是以农业作为改革的重点,到了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改革重点是工业,故 C 项错误。10.(2018河北石家庄质检)下表为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在航空技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第十一 单元 世界 资本主义 经济政策 调整 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 33 巩固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1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