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2018_2019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
《河南省信阳市2018_2019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市2018_2019学年高一理综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联考试题高一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8.11本试卷满分 300分,考试用时 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命题范围:物理:必修第一三章;化学:必修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 1节;生物:必修第 13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2、S 32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共 13小题,每小题 6分,共 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多肽有链状的,也有环状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一条链状多肽至少含有 1个氨基和 1个羧基B.n个氨基酸形成环状多肽时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为 18nC.多肽能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D.将环状 n肽彻底水解需要破坏的肽键数量为(n-1)个2.媒体报道的“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质,还有一些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因此, “地沟油”A.组成元素一定是 C、H、O、N B.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C.遇苏丹染液可能呈现橘黄色 D.必定引起细胞结构的破坏
3、3.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只有自由水能参与细胞代谢过程,结合水与细胞代谢无关B.水既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又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C.无机盐离子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和酸碱平衡等有重要作用D.镁是构成叶绿素的必需成分,植物缺乏镁时会导致叶片发黄- 2 -4.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心体和核糖体也是生物膜的一部分 B.细菌细胞中也具备复杂的生物膜系统C.细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D.各种生物膜的功能主要由膜蛋白来实现5.根据表中数据,指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内膜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B.内膜比外膜具有更多的功能C.内膜、外膜的化学组成大致相同
4、D.内膜表面积大,导致蛋白质含量高6.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各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属于生物膜系统,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B.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C.与 D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D.在所有细胞中的大小和含量是不变的7.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8.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6.021022个 H2SO分子在水中可电离生成 2NA个 H+B.在 0、101kPa 时,22.4L 氢气中含有 NA个氢原子C.14g氮气中含有 7NA个电子- 3 -D.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 0.5mol甲烷的质量比为 749.下列离
5、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 2+2H+=Ca2+2H2OB.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 2CO3+2H+=2Na+H2O+CO2C.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 +OH +Ba2+SO42 =H2O+BaSO4D.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反应:H +OH =H2O10.等物质的量的金属 A、B、C 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 B、V C,已知 VB=2VC,且 VA=VB+VC,则在 A的生成物中该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3 C.+2 D.+411.已知 20g密度为 g/m 的硝酸钙溶液中含有 1gCa2+,则 NO3 的物质的量
6、浓度为A. /400 mol/L B. 20/mol/L C 2. 5mol/L. D 50mol/L12.下列各组中物质间的反应,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来表示的是A.盐酸与碳酸钠溶液;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B.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C.铁与盐酸;铁与稀硫酸D.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硝酸13.离子 M2O7x 与 S2 能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M2O7x +3 S2 +14H+=2M3+3S+7H 2O则 M2O7x 中 M的化合价为A.+4 B.+5 C.+6 D.+7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分,共 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
7、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第 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分,有选错的得 0分。14.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只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B.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C.质点就是一个体积很小的球 D.大的物体一定不能看成质点15.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判断出A.第 1秒末,物体速度方向改变 B.前两秒内物体的位移为零C.物体做单一方向的运动 D.第 3秒末和第 5秒末物体的位置相同- 4 -16.平面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有 F1=5N,方向沿 x轴的正向;F2=6N
8、,沿 y轴正向;F 3=4N,沿 x轴负向;F 4=8N,沿 y轴负向,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向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7.某人骑自行车下坡,从某一时刻开始计时,第 1秒内通过的位移为 2m,第 2秒内通过的位移为 4m,第 3秒内通过的位移为 6m,第 4秒内通过的位移为 8m,第 5秒内通过的位移为10m,则在这段时间内,骑车人的运动情况A.不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零,加速度是 2m/s2D.可能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不为零,加速度是 2m/ s218.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 1s末的
9、速度达到 4m/s,物体在第 2s末的速度是A 6 m/s B. 8 m/s C 4 m /s D 16 m/s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变化量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可能减小 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20.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 O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 a、b、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由 O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 tat bt ct d=1 223B.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 vav bv cv d =1 2C.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vb D.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vd/2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信阳市 2018 _2019 年高 一理综 上学 期期 联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