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砀山二中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4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9 分)唐人古体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宫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了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
2、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魏晋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 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捧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者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
3、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翠龙唐选诗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子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无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望,可以略暗焉” (古诗选.五言诗凡例 ) ,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灵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 ,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通达之见。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
4、我们看- 2 -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惑。窃比稷与契”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 ,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杜甫石壕吏 )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干门,细柳新蒲为谁颦” (杜甫襄江头 ) ,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
5、” (杜甫洗兵马 )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顿挫,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读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如此。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 ,有删改)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B.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
6、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D.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为“古体” ,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开阔。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优势。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
7、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 3 -之偏颇。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C.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D.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抒情悲慨,读来抑扬顿挫,铿锵成韵。(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5 分)我要去北京李全“我要去北京。 ”民工张二狗
8、又一次凑在我前面说这句,但表情与以前没两样。我对他说:“你想去就去吧,又何必在我面前唠唠叨叨呢?”这是张二狗第N次对我说这句话。但他每一次说完后,又哀声叹气。他说他儿子才刚上小学,实在是走不开。张二狗说的是实情,早上要送孩子去学校,下午放学还得去接回来。况且,从我这座小城去趟北京十分不易,首先得去省城坐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单不说车费那么高,就是那回来的时间就要四天,这当然算的是坐火车的时间,还没算坐汽 车的时间。如果把这四天都用来打 工,每天可以赚几十块钱,四天就是好几百。张二狗在北京又没亲没故,去了也纯粹是玩。如此算来,去一趟北京,他的几个月工资就没了。这对于一个一月不足2000块工资的民工
9、来说,的确不划算,还有他儿子读书的费用虽不多,却比本地学生多了一份借读费。但张二狗仍然不死心,待他孩子上初中,又一次对我说,他要去北京。我有些好奇,问他去北京干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想法。张二狗只是嘿嘿一笑,没回答我。这更引 起我的好奇,虽然北京是首都,但路太堵。我每次去北京堵在路上的时间比玩的时间多。所以,我一直喜欢我所在的小城市。城市虽然不大,但交通不堵,四季还分明。这一年,张二狗的儿子上高三了,我所在的小城也有了直通北京的高铁。张二狗 显得十分兴奋,又在我面前说他要去北京。我十分怀疑地看了他一眼,自然不相信他会真去北京。- 4 -因为他说他要去北京这事,已有好些年头了,却从没有实现过。“北
10、京是你想去就能去的吗?那是首都。 ”我想打消他积极性,说, “去北京要花很多钱的。你儿子正在读高三,马上就要考大学了,你舍得离开他?”我说的是实话。虽然现在张二狗的工钱涨了,每天出工能挣到200多块钱,但也不是天天会有活干的。况且他儿子的成绩不是太理想,他咬紧牙,替儿子请了补课老师。加上他老婆刚从医院里出来,这一年挣的钱已经提前打“水漂”了。“高铁通北京了。我就想试试高铁到北京是啥滋味。 ”张二狗说这话,情绪特激动,还掏出香烟来猛吸了几口,直到不停地咳嗽起来,才扔下烟蒂,最后见我不说话,很不情愿地走开了。没走几步,他又回过头对我说:“我这次说的是真的。 ”“那你就去吧。 ”我想让张二狗快点离开
11、我的房间。其实,他去不去北京,真的与我无关。再说我已经去过无数次北京了,没有新鲜感。三天后,张二狗又一次来到我的房间里,掏出一包好香烟放在桌上,说:“这是北京货。专 门给你带回来的。 ”我问:“你去过北京啦?”“那还有假?”张二狗说这话时,脸上有些僵硬的笑容。“你就别骗我了。昨天前天,我都 去过你们工地,与你们那里的老板谈合同的事。我看到你在那里干活呢。 ”我说的是实话。“你你真去了我的工地?”张二狗说着,突然站了起来,拿去桌上的那包香烟头也不回地走出我家。我苦笑着,这张二狗真逗。但我一会儿就明白了他撒谎去过北京的原因。因为我的话,张二狗有好些日子都没来我家里玩。见了我也躲得远远的。我才想起伤
12、了一个民工的心,有些过意不去。在他儿子去上大学那天,特地封了个大红包托人送了过去,算是我对他的歉意吧。心想,只要他儿子大学毕业后,有了工作,他的压力减轻了,那时一定会有时间和精力,或者说有经济去北京了。四年后的一个早上,我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的电话,竟然是中断多年联系的张二狗打来的。他说他正在北京天安门前看升旗。还说,他拍了刚刚升旗的视频已经传给我。又说,他下一站是八达岭,到时候再拍些照片传给我。我想对他说些什么,可话刚到嘴边,又咽了回去,静静地听他没完没了地说北京的那些事儿,却耽误了我看升旗,只好看他传过来的视频:在天安门前看升旗,确实是一件特惬意的事,特别是夏天的天安门,真美!- 5 -看完视
13、频,才发现因自己握手机的时间太长,手冻得有些麻了,赶紧对着手哈了一口热气。(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1期)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我要去北京”为题一开始就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 趣,它既是主人公经常说起的口头禅,同时又点明了本文的主要情节内容,全文紧紧围绕“我要去北京”这一中心事件展开。B.“我”因为揭穿了张二狗去过北京的谎言,张二狗“拿起桌上的那包香烟头也不回地走出我家” ,并由此记恨“我” ,四年没有与“我”见面,即使四年后再次与“我”联系,也是炫耀他去了北京。C.小说情节设置颇具匠心,小说主人公张二狗执 意要去北京,并且不惜两次造假“北上
14、”,但两次被“我”看穿,情节在波澜起伏中展开,牢牢抓住了读者,也在不断让人意外的情节中引发了读者对其寓意的思考。D.小说多处运用对比手法, “我”经常去玩的北京却是张二狗迟迟不能实现的梦想,突显了民工生活的艰辛不易, “我”面对张二狗的两次撒谎采取了采取了两种不同的反应,也反映了“我”对张二狗从不理解到理解的变化。5.小说中的张二狗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6.请简要分析“我”在小说中的作用。 (6分)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45 分)(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19 分)白居易传【元】辛文房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
15、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 6 -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 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 ,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若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
16、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本
17、文有删节)【注】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点黑)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A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B久之,转中书舍人/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C.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生长明妃尚有村D.亦能顺适所遇/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弱冠,即不到二十岁。B.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即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C.浮屠,亦作浮图或佛图,是古代印度语的音译,本意是佛或者
18、佛教徒,本文中指的是佛教。D.致仕,交还官职,指古代官员的正常退休。古人还用致政。休致等指官员辞职归家。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7 -A.白居易年少时就才华横溢。文中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正是侧面表现了这一点。B.白居易性格耿直,他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以 致被谗受贬,仕途坎坷。C.白居易的诗歌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D.白居易心系朝廷,他居庙堂之高,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也一样心忧国事,顾念百姓。10.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
19、亟捕贼。(2)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11-12 题。(9 分)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却秦振英 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注释: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法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 8 -C、本诗最后两句,以“
20、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12.前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17 分)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用夸张的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_,_ 。 ”(2) 登高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_,_ 。 ”(3) 琵琶行中借环境描写和听众反应展现音乐魅力的句子是“_, _。 ”(4)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
21、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 蜀道难中有这样一句“_ ” 琵琶行中有这样一句“_ ”, 锦瑟 也有一句提到杜鹃“_ ” 。 (5) 秋兴八首(其一) 用双关手法,情景交融抒发故园之思的句子是“_,_ 。 ”(6) 咏怀古迹中运用拟人,借山水形象蓄势,用以烘托昭君形象的诗句是“_,_ 。 ”(7) 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描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即的两句是:“_,_ 。 ”(8) 马嵬中直接表现唐玄宗逃难途中落魄境地的句子是“_,_ 。 ”第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 6 小题,21 分)- 9 -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在
22、全国与“电子商务”关联度最高的城市,杭州一骑绝尘,阅读数大幅度领先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城市,这背后是杭州电子商务产业连续 6 年保持 30%以上高增长的发展态势。成都地铁站口的工作人员待人和蔼亲切,不论你是健全人还是残障人,本地人还是外地人,他们都能等闲视之。几场秋雨过后,光雾山景区秋意渐浓,层林尽染,红叶青松相映成趣,绚丽的色彩堆成了一幅重彩油画,真可谓人间仙境,秀色可餐。参加了今年高考作文阅卷的陈老师深有感触的说:现在学生的作文水平令人担忧,语句不通、表意不明、层次不清、文不加点的低分作文也越来越多。云南景区有一些玉器商人为牟取暴利,大量仿制古玉器诱骗玉器爱好者,造成了目前玉器市场上鱼
23、目混珠的局面。今年是建军 90 周年,全国各地正以各种形式纪念缅怀革命先烈,颂扬他们敢为天下勇的英雄气概,溢美之词不绝于耳。A. B. C. D. 15.下列各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 分)A. 防止艾滋病通过采血与供血途径传播的关键措施是对血液和血液制品进行严格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确保用血安全。B. 临近“双十一”购物节,淘宝上各种商品的打折促销也渐渐“白热化”了。与此同时,实体店为了与电商争抢客源,在商场里随处挂着各种减价的标牌,三折、四折甚至五折,非常诱人。C. 优步和滴滴等打车平台的出现,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是这些平台上的在线车辆,均应和出租车一起遵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徽省 砀山县 第二 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