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3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精练(含解析).doc
《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3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精练(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高分大二轮复习第3讲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年前)精练(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 3 讲 中华文明的辉煌与危机明清(1840 年前)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明朝洪武二十四年,设都给事中六人,分吏、户、礼、工、刑、兵六科,每科一人,这就是六科制度。六科官职品级虽低,然职权很高。六科还可以参与“廷议” “廷推” ,参与朝廷大政方针的制定,并监督其执行。由此可见,六科制度 ( )A奠定内阁制度的基础B是对三省六部制的丰富发展C发挥了改善朝政作用D成为废除丞相官职的导火线解析:六科制度和内阁制没有关联,故 A 项错误;和唐代三省六部制也没有必然联系,故 B 项错误;丞相制度废除的导火线是胡惟庸案,故 D 项错误;六科制度改善了朝政,故
2、C 项正确。答案:C2元代修史,朱熹及门人弟子被列入道学传 ,而陆九渊等人则被列入儒林传 。明代,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到清代,陆九渊被列入理学传而不列入儒林传 。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B明代理学取得突出的成就C士大夫批判道学的虚伪说教D道学将理学和心学融为一体解析:宋代理学的出现标志着儒学发展成严密的思想体系,故 A 项错误;明代王阳明发展心学,促进了理学的繁盛, “道学之名逐渐被理学取代” ,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道学的批判,故 C 项错误;道学是理学起源时期的名称,在宋代它只是理学主流学派程朱理学的特称,不包括陆九渊的心学,故 D 项错误。答案
3、:B3明清是民间手工业的大发展时期。明中叶以来匠役制度的变化,使自由手工业者的数量扩大。据明神宗实录 、乾隆苏州府志等文献记载:“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 。这有利于( )2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商业繁荣,社会处于向近代化转型前夜C手工工业发展迅速,区域经济发展显著D政府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而不是明清时期,故 A 项错误;明清时期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民间手工业受到压制,故 C 项错误;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受到限制,而不是繁盛,故 D 项错误。依据
4、材料“明万历苏民无积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社会处于向近代化转型前夜,故 B 正确。答案:B4(2018安徽黄山模拟)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 “国”指整个中华民族B “天下”指当时国人所知世界C近代民族意识开始形成D仍具有盲目自大的心态解析:材料“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顾炎武将整个民族生活的地区冠以“天下”的概念,反映了他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的盲目自大的心态,故 D 项正确。答案:D5(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明朝读
5、卷官是科举考试中殿试的阅卷官员,史料记载:“国初用祭酒、修撰等官” ,其后“非执政大臣不得与” 。这一现象说明( )A科举考试程序严格B统治者重视人才选拔C考试舞弊风气盛行D人才选拔公正且合理解析:材料只是描述了读卷官的人选的变化,没有涉及考试程序的变化,故 A 项错误;从祭酒、修撰等官到执政大臣的变化,能够看出国家对科举的重视程度,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对考试过程的描述,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对考试程序的描述,无法判断选拔时是否公正,故 D 项错误。3答案:B6(2018河南洛阳模拟)雍正四年初有军机处时,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
6、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这表明军机处 ( )A可以避免大臣专权 B逐渐成为中枢机构C与内阁的地位相当 D已失去其绝密特性解析:材料没有突出军机处是否避免大臣专权,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仅为西北两军设,皇帝明其便利隐秘,但其权仍小,为户部一分支下属。至八年时专管军务,而十年成立军机处时已要求知会(即以文书的形式告知)各省”可以看出其地位逐渐上升,逐步成为中枢机构,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将其与内阁地位比较,故 C 项错误;军机仍然具有绝密特性,故 D 项错误。答案:B7如图是清朝雍正年间的土地买卖契约(局部)。详细记载了所买卖土地的坐落、面积和买卖双方。除了买
7、卖双方及证人签字画押以外,官府也加盖了官印。官府在土地买卖契约上加盖官印的主要作用是 ( )A进一步保护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B为土地买卖提供法律依据C致使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解析:据材料可知该份地契详细记载了所买卖土地的坐落、面积和买卖双方,并双方签字,官府盖印,说明以法律的形式承认田主的土地所有权,故 A 项正确;为土地买卖提供法律依据,主要也是保护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故 B 项错误;加盖官印是为了防止土地兼并,故 C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农业,未提及商业,故 D 项错误。答案:A8(2018湖南十校联考)宋代,在战国时期出现的租佃土地经营的方式日益普遍化;到明清时期租
8、佃关系进一步发展,土地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这一变化( )A反映了人地矛盾日益加剧4B是高产农作物推广的结果C不利于农业经济稳定发展D是新生产关系产生的表现解析:材料从土地的租佃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描述了租金不断增长的史实,可见土地资源越来越短缺,可能与人地矛盾有关,故 A 项正确。答案:A9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明清之际原为稻米之乡的松江嘉定一带棉织业发展迅速,导致该地区“县不产米,仰食四方。夏麦方熟,秋禾既登,商人载米而来者,舳舻相衔也。中人之家,朝炊夕负米而入者,项背相望也。 ”材料表明该地区 (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经济结构有所变动C水陆交通十分发达 D生活资料全
9、赖市场解析:明清之际,自然经济尚未解体,A 项错误。明清之际松江嘉定地区由原来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棉织业为主,故 B 项正确。C、D 项在材料中反映不出来。答案:B10(2018湖南长郡模拟)据载,山东济宁清初开始种植烟草,道光年间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大约膏腴皆为烟所占,而五谷反为瘠上” 。山东寿光等地亦“转相慕效”“不数年而乡村遍植,负贩者往来如织” 。这反映出当时山东( )A深受列强贩卖烟土的毒害B手工卷烟技术领先于全国C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解体D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解析:材料并未提及列强贩卖烟土,故 A 项错误;材料强调烟草的种植,没有提到烟草的加工,故 B 项错误;小农经济解体是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高分 二轮 复习 中华文明 辉煌 危机 明清 1840 年前 精练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1108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