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一古诗词鉴赏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一古诗词鉴赏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专题综合突破专题十一古诗词鉴赏知能优化训练新人教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十一 古诗词鉴赏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18 天津)下列对归园田居(其三)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A.一、二两句通过“盛”与“稀”的对比,写出诗人虽心归田园,却不善农事的情形。B.三、四两句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C.末尾句中“愿”的内涵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D.全诗语言朴素而诗意醇美,体现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点。答案 B解析 B 项,“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有误。2.
2、(2018 贵州安顺)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蒹 葭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3)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答案 (1)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或“冷寂”,或“萧索”,或“凄凉”)的晚秋画面。(2)对美好爱情(或“
3、恋人”,或“意中人”,或“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思对即可)(3)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3.(2018 福建)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观 沧 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2(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临碣石”中的“临”,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
4、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答案 C解析 “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有误。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答案 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4.(2018 江西)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临 江 仙 金元好问李辅之在齐州 ,予客济源 ,辅之有和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辜负欢游。一杯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注 1235 年秋,词人从济源至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 1238
5、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济源:地名,今属河南。(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答案 D解析 D 项,“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错,应为“词人所寄予的深沉怀念”。(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6、.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D.这首词借“一杯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案 D解析 D 项,“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误。这首词采用的是借物抒情的手法,杜牧的赤壁采用的是借物起兴的手法。5.(2018 湖北黄冈)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甲】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战城南唐杨炯
7、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 ,千里暗黄尘。注 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征蓬”“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
8、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的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的斗志昂扬。答案 C解析 “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将士内心的低落与哀怨”不合诗意。(2)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 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3)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参考答案 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一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这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长河”
9、“孤烟”“落日”,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这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悲风”,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凄清的边塞环境。6.(2017 天津)下面对诗句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采用互文手法,写历经多年征战,有的将士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B.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诗人以“征蓬”和“归雁”自比,表达了久居边塞,盼望回家团聚的急切心情。C.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运用典故,写为回报百姓盛情要
10、像孙权那样挽弓射虎,突出了诗人的“少年狂气”。D.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4诗中“辽远的一角”指解放区,它明丽而充满生机,诗人对其饱含向往之情。答案 B解析 B 项,诗人说自己像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表达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7.(2017 四川南充)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中 语文 复习 优化 设计 第一 板块 专题 综合 突破 十一 古诗词 鉴赏 知能 训练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