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春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素质升级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
《(新课标)2019春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素质升级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2019春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素质升级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单元 素质升级检测(本试卷满分 150 分,测试时间 150 分钟)第卷(选择题 30 分,每小题 3 分)一、(12 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导 学 号 16502411广大新闻工作者常年坚守岗位,夙兴夜寐,坚持用妙笔和镜头记录祖国发展的成就,讴歌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西游记英译为猴 , 红楼梦俄译为红色阁楼里的梦 ,结果韵味全失,这种译法简直不可理喻。在央视举办的研讨会上,面对众人褒奖,电视剧导演曹慧生不赞一词,只顾埋头记录大家的意见。2017 年 8 月 8 日九寨沟县发生 7.0 级地震。处于震源中心的比芒村瓦釜雷鸣,被誉为“童话世界”的九寨沟
2、也变得伤痕累累。真正聪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能见微知著或是管窥蠡测,他们能够正确预测事情的发展状况,或是发现某些隐藏在事件背后的深层问题。中国在梁庄以真实而辛辣的笔触,展示出市场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民的生存百态,可谓力透纸背。A BC D【解析】 夙兴夜寐:早起晚睡,形容勤劳。使用正确。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使用错误。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现也指一言不发。使用正确。瓦釜雷鸣:比喻无才无德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瓦釜:用黏土烧制的锅。使用错误。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使用错误。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
3、力或文章深刻有力。使用正确。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导 学 号 16502412A推行自主招生改革,扩大学校的招生自主权,便于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育人要求,选拔适合本校培养目标的学生。B日前,上海遂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 11 亿元人民币,成为国内高校获赠的最大单笔捐款。C雄安新区三县重拳出击,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一批违法企业负责人受到査封整顿、行政拘留、刑事拘留等惩罚。D扶贫不是简单的给钱给项目,改良贫困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态,不仅有助于打破贫困地区代际固化的僵局,更有助于物质脱贫。【解析】 B暗换主语。前句的主语是“上海遂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4、 ,后句的主语应是“这笔捐款” ,应补出。C.搭配不当,不能说“企业负责人受到查封整顿” 。D.逻辑不2当, “不仅更”关联的内容应互换。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C )导 学 号 16502337A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B 水浒是我国古代描写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小说,明朝施耐庵著。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本,名忠义水浒传一百卷 ,后简称水浒传 。清初学者金圣叹删编成七十一回本,名水浒 。C 边城意图在于借一个中国边境小城的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
5、份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D契诃夫小说的总体特点是:运用出色的幽默讽刺手法,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热烈向往新生活的到来。【解析】 “边城”不是“边境小城”4中国“四大民间传说”故事,是指在中国民间以口头、文稿等形式流传最为广泛、影响最大的四个神话传说。它们是 ( B )导 学 号 16502338A “大禹传说” “愚公移山传说” “鲁班传说” “孟姜女”B “牛郎织女” “孟姜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C “孟姜女”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大禹传说”D “梁山伯与祝英台” “白蛇传” “大禹传说” “鲁班传说”【
6、解析】 “牛郎织女”的传说始于诗经大东 , “孟姜女”的传说起源于左传 ,梁祝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 , “白蛇的故事”形成最晚,起源:一说源于唐传奇白蛇记 ,一说源于西湖三塔记 。这四个传说全部是爱情故事,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认可。“大禹传说”见于山海经海内经 史记夏本纪 ;“愚公移山传说”最早见于列子汤问 ;“鲁班传说”鲁班的名字散见于先秦诸子的论述中,被誉为“鲁之巧人” 。二、(9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7 题。 导 学 号 1650241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谈神说鬼寄幽怀中讲到孙悟空的故事实际上暗含了佛教“放心” “定心”与“修心”
7、的全过程,来宣扬一种佛家的摆脱迷惑找回本心不得迷失的精神境界。文学首先是人学。所谓文学的人民性,概括地说,是指文学具有反映人民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以及同情或歌颂人民的社会属性。 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主要人物除唐僧是个人,而且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之外,其余全是怪,但书中尽是“精怪魑魅俱通人情” “神仙鬼怪皆晓人性” ,所以虽然表象是“怪”“神” ,实质仍是“人” 。我们熟悉的孙悟空,就是一位由石猴幻化而成的精怪,而恰恰是这样一个非人类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也是西游记得以流传不朽而“孙悟空”家喻户晓的重要原因。3首先,早在东晋王嘉拾遗记卷八“周群”条中就描写了一只传授周群历算的
8、白猿,它有变幻莫测能知过去未来的神通,它可与天齐寿,这些全都具有后来孙悟空的特点;唐传奇补江总白猿传里描写的那只“遍体皆如铁” “虽百夫操兵不能制、知死生之数”的白猿,不更有孙悟空的影子?宋代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中,往西天取经的唐三藏法师座下的护法猴行者,应该就是孙悟空的前身。以上种种显示孙悟空这一形象不是一时一地一人所为,而是历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扎根于中华大地的土壤中的。其次,作者有意让孙悟空处在一个世俗态层面,是要借宗教徒们宣扬的“虔诚信教、苦修苦炼、成仙成佛的母题”来阐发世俗社会一个生活哲理:要获得成功需走正道,历经磨难,而且要有百折不回、勇往直前的斗志。孙悟空如此历炼艰苦,也正因
9、此孙悟空并没有远离尘世,脱离人民,而是反映了人们的心理状态,阐述了群众集体意识中的人生哲理。再次,从孙悟空性格中最鲜明最突出的两个特点:有个性、追求自由。这两个方面论述这一形象还体现了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仍津津乐道的审美价值取向:个性、自由。举一处例子:对那个专门用来“拘系、收管”他,不让他“逍遥自由耍性子”的紧箍儿,念念不忘能“脱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么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孙悟空一生奋斗,都是为了获得人生的最大自由,而“斗战圣佛”的成果也是“来去任自由,也无恐怖也无愁” 。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以及在追求过程中体现的优良品质,英雄特征无一不是人民群众集体意识中所向往的,而鲜明地打上了人民
10、性的烙印了。还有,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由于考试落第、一生不遇,只做过一个地位极卑的胥吏,被士大夫视为奴仆。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决不会成为士大夫阶层的代言人和传声筒,他的笔下绝不会是歌功颂德的官方著书,更不会是封建统治阶级愚弄百姓的说教。也正因为孙悟空形象蕴含了人民对英雄的品评,反映了世俗宗教文化,由于他具有强烈的人民性,贴近人民心理,所以在古代就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在民间长期传讲,广泛流传, “街谈巷议皆孙猪” 。小说中的精彩回目还被排成戏剧,在舞台上表演。连红楼梦里薛宝钗过生日也要点一出“西游记” ,慈禧太后的戏楼里专门为孙悟空安排了一个飞天的通道,绍兴戏里有大量的猴戏。在今天, 西游记还不断被
11、拍成电视剧电影动画片等各类节目,翻译成外文流行于欧美。孙悟空形象之所以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巨大的吸引力,应该归因于这个形象体现出的强烈鲜明的人民性,使得这一形象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支奇葩,千百年来绽放着异彩,经久不衰。(删改自解读孙悟空形象的人民性)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C )A文学因为是人学,所以有了人民性。文学具有反映生活、表达人民思想感情的社会属性。B 西游记是一部神怪小说,小说中的人物除唐僧是个慢慢神化了的凡人,其余全是怪。C 西游记实际上通过孙悟空的情节来宣扬一种摆脱迷惑、找回本心的佛家精神境4界。D孙悟空是一位石猴幻化的精怪,却蕴含了深厚的人民性,这是西游记
12、流传的原因。【解析】 A无因果;B.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而非所有人物;D.主要原因而非原因。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孙悟空的形象不是作者一个人的独创,而是在历代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基础上再创造的。B无论是拾遗记中“遍体皆如铁”的白猿,还是补江总白猿传里那只传授周群历算的白猿,都有孙悟空的影子。C孙悟空的精神母题意在告诉人们,要想成功,不光要走正道,还要百折不挠,勇往直前。D吴承恩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的文学立场,他描写的孙悟空形象反映了人民的心理状态。【解析】 拾遗记 补江总白猿传对应的形象写反了。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红楼梦里关于西游记的情
13、节设计,是由于西游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爱。B孙悟空许多英雄特征都是人民群众集体意识中向往的,并且鲜明地打上了人民性的烙印。C孙悟空西行路上历经磨难,百炼成钢,也从侧面说明孙悟空并没有远离尘世,脱离人民。D孙悟空性格中有个性、追求自由的特点,体现明代人民乃至今天人们的审美价值取向。【解析】 由于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人民性。三、(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导 学 号 16502340唐恪,字钦叟,杭州钱塘人。以荫登第,调郴尉。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 恪争之,令曰:“否将为君累。 ”恪曰:“吾为尉而盗不能捕,更俾亡辜死乎?”躬出访求,夕,若有告者,
14、旦而得尸,遂获盗。知榆次,县豪子雄于乡,不输公赋,前后莫敢诘。恪以理善晓之,悟而自悔,折节为长者。大观中,召为屯田员外郎,持节招纳夷人。夷始恫疑,衷甲以逆,恪尽去兵卫从数十卒,单行。夷望见欢呼,投兵听命。徙沧州。河决,水犯城下,恪乘城救理。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昌龄怒,劾之,恪不为动,益治水。水去,城得全,诏书嘉奖。乃上疏请暂免诸县租,等第振贷,以宽被水之民,民大悦。靖康初,金兵入汴,李邦彦荐之,拜同知枢密院事,至则为中书侍郎。八月,进拜少5宰兼中书侍郎,帝注礼之甚渥。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 使
15、者既行,于是诸道勤王兵大集,辄谕止令勿前,皆反旆而去。洎金兵薄城下,始悔之,密言于帝曰:“唐自天宝而后屡失而复兴者,以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也。今宜举景德故事,留太子居守而西幸洛,连据秦、雍,领天下亲征,以图兴复。 ”帝将从其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谓周之失计,未有如东迁之甚者。帝幡然而改,以足顿地曰:“今当以死守社稷。 ”擢栗门下侍郎,恪计不用。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脱,遂卧家求去。 御史胡舜陟继劾其罪,谓:“恪之智虑不能经画边事,但长于交结内侍,今国势日蹙,诚不可以备位。 ”乃以栗代为相。(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一十一 ,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A然恪为
16、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B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C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D然恪为相/无济时大略/金骑再来/邀割三镇/恪集廷臣议/以为当与者/十九恪从之【解析】 “邀割”是“要求割让”的意思,不要断开;“议”作“集廷臣”的谓语,不要断开;“十九”修饰前面的“以为当与者” ,不要断开。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登第” ,第,指科举考式录取列榜的甲乙次第。 “登第”就是科举考试考中,但文中的“唐恪”是凭借“
17、荫护”考中。B “折节” ,指降低自己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文中指“改变当初行径” 。C “夷人” ,指少数民族的一种,引申为对中国境内华夏族之外的各族人的通称,有“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之说。D “社稷” ,谷神和土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谷神,稷为土神。土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解析】 社为土神,稷为谷神。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唐恪执政有方。为官期间,豪绅子弟称霸乡里,后因其言省悟自悔,夷人亦因其行扔下兵器服从命令。B唐恪忠于职守。在沧州做官时,遇黄河决堤,拒绝了都水孟昌龄索要船只与士兵的要求,一心治理水患,保全了沧州城
18、,受到皇上嘉奖。C唐恪得到重用。 “大观” “靖康”两朝分别任“屯田员外郎” “中书侍郎” “少宰”等职,两朝皇帝对其礼遇有加,亲自下旨褒奖。D唐恪能力有限。曾建议皇帝放弃汴梁迁都洛阳,后遭到了开封尹何栗的反对,计谋不被采用,后被免去相位。【解析】 “两朝皇帝亲自下旨褒奖”与原文不符,只是“大观”朝在沧州治水受到皇帝下旨褒奖。6第卷(120 分)四、(23 分)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县民有被害而尸不获,吏执其邻人,抑使自诬,令以为信。译文:县里有个百姓被害但尸体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邻居,强迫他自己承认是凶手,县令认为是真实的。(2)从帝巡城,为都人遮击,策马得
19、脱,遂卧家求去。译文:(唐恪)跟从皇帝巡城,被都城的人拦住击打,唐恪策马快跑才得以脱身,于是就待在家里请求辞去官职。【参考译文】唐恪,字钦叟,是杭州钱塘人。凭皇帝的恩赏登第,调任郴县县尉。县里有个百姓被害但尸体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邻居,强迫他自己承认是凶手,县令认为真实的。唐恪为那人争辩,县令说:“如果辩护错了就会牵累你。 ”恪说:“我做县尉而不能捕到凶手,还要使无辜的人去死吗?”亲自外出访问寻找,晚上就有人来告发,天明就找到尸体,于是抓获了凶手。任榆次知县时,县里有一个豪绅的儿子称霸于乡里,不交纳赋税,前后的知县都没有敢问的。唐恪用道理好言开导他,他省悟自悔,改变当初行径而成为一个性情谨厚的
20、人。大观年间,唐恪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拿着符节招纳夷人。夷人开始害怕怀疑,衣服里面穿铠甲来迎接他,唐恪让几十名卫兵都撤离,一人独往。夷人望见后欢快高呼,扔下兵器服从命令。调任沧州。黄河决堤,大水冲到城下,唐恪登城抢修。都水孟昌龄发去公文索要船只和士兵,唐恪报告说水势正猛烈,船应当用来防备紧急情况;沧州是最远的边境,军队没有皇帝的旨意不敢调遣。孟昌龄大怒,弹劾他,唐恪不为之所动,更加尽心治理水患。大水退去,沧州城得以保全,皇帝下诏嘉奖。靖康初年,金兵攻入汴梁,李邦彦推荐唐恪,授予同知枢密院事,到了后又任命为中书侍郎。这年八月,又任命为少宰兼中书侍郎,皇帝对他礼遇有加。然而唐恪做相,无拯救时世的大
21、谋略。金兵第二次侵来时,要求割让三镇,唐恪召集朝廷大臣商议,认为应当割给金兵三镇的人占十分之九,唐恪听从他们的意见。使者已经出发,这时各路勤王的部队才聚集京城周围,唐恪就命令他们停止前进,都回师而去。等到金兵逼迫城下,唐恪才开始后悔,就秘密地对皇帝说:“唐朝从天宝年后屡次失去京城又复兴的原因,是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现在应该效法景德旧事,留太子居守京城,而皇上您西迁洛阳,占据秦州和雍州,亲自率领天下的人征讨,从而争取复兴国家。 ”皇上将要听从他的建议,而开封尹何栗入见,引用苏轼的现点,说周王朝之失算,没有比东迁更严重的了。帝幡然省悟,改变主意,以脚跺地说:“现在应当以死守社稷。 ”提拔何栗为门
22、下侍郎,唐恪的计策不被采用。唐恪跟从皇帝巡城,被都城的人拦住击打,唐恪策马快跑才得以脱身,于是就呆在家里请求辞去官职。继而御史胡舜陟弹劾他的罪行,说:“唐恪的智谋不足以经营筹划边关7的战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急,确实不可以在这个官位上任职。 ”皇上就让何栗代替他做宰相。12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题。(8 分) 导 学 号 16502342长安月夜 白居易喧喧车骑帝王州 ,羁病无心逐胜游。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白居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注:本诗为作者在长安应举时所作,诗题有改动。帝王州:指都城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课 2019 高中语文 第一 单元 素质 升级 检测 解析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