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周练试题(3.16_17).doc
《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周练试题(3.16_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棠湖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周练试题(3.16_17).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2019 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三周练考试 语文试题本试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第卷 阅读题(7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在我国灿如繁星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是最夺目的。它题材广博,手法多样,色彩斑斓,
2、地域风格多彩多姿,其它任何民间美术都无法与之攀比;其人文蕴含之深厚,信息承载之密集,民族心理表现之鲜明与深切,更是别的民间美术难以企及的。虽然自上世纪初期,木版年画渐入式微,但它至今留下的遗存仍是农耕文明一宗骄人的财富。历史地看,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密切相关。我国的雕版印刷兴于唐盛于宋。最初主要应用于佛教经书插图的制作上。渐渐地,民间木版印制的“纸马”开始流行。 东京梦华录与武林旧事都记载着当时的开封已有了专事销售此类版画的“纸马铺” 。这表明至迟在宋代逢到岁时,向木版印刷的神灵乞求平安的习俗即已出现。但是,更完备的张贴年画的风俗及其文化体系并未形成。这一风俗的真正形成应是明末清初。尽管,
3、明确的“年画”一词最早出现于道光年间的乡言解颐一书,但张贴年画的风俗在康乾年间已是定不可移。在数千年漫长的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节律与大自然的四季同步,从春耕与夏种到秋收和冬藏。为此,一年中的节庆莫过于年。年是大自然与生活旧的终结与新的开始。岁月的转换在古人的生命中可以清晰地被感知到,每逢年的来临,心中油然生发的是对未知的新的一年幸福的企盼,以及对灾难与不幸的回避和拒绝。所以避邪与祈福是最基本的过年心理。有人认为宋代画家刘松年的新年接喜 、苏汉臣的开泰图和李嵩的岁朝图2就是一种准年画,而且有一种祈福的含意。其实这种在过年时拿出来挂一挂的吉祥瑞庆的图画在史籍中记载得很多。虽然它还不是广大民间过年时
4、使用的风俗用品,但这表明祈福是普遍存在的“年心理” 。 从民俗学角度去看,春节是中国人一种伟大的创造。出于对生活切实又强烈的热望,而把年看作步入未来的一个充满希望的新生活的起点。一方面,着力地去用比平常生活丰盛得多的新衣和美食,使生活接近于理想,把现实理想化;另一方面,又大事铺张地以吉瑞的福字、喜庆的楹联和画满心中向往的图像的年画,把理想布满身边,把理想现实化。再加上灯笼、祭祖、祭灶、年夜饭、鞭炮、空竹、糖瓜、吊钱、窗花、迎财神、拜年、压岁钱等等这些过年专有的风俗性的事物与事项,将岁时营造成一个极特殊的、美好的、虚拟却又可以触摸的时间与空间。这是一些被强化和夸张了的日子,一种用理想的色彩搅拌起
5、来的缤纷的生活,也是农耕时代的中国人创造的年文化。面对年画,人们可以直观地看自己心中的想象。一切对生活的欲求与向往,比如生活富足、家庭安乐、风调雨顺、庄稼丰收、仕途得意、生意兴隆、人际和睦、天下下太平、老人长寿、小儿无疾、诸事吉顺、出行平安等等,都在年画上。其中金钱的形象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杨家埠、武强和杨柳青的木版年画都有挂满金钱的摇钱树。在物质匮乏的农耕时代,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就其本质而言,年画是理想主义的图画。所以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是精神价值。 (摘编自冯骥才中国木版年画的价值及普查的意义)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木版年画完整的保
6、存至今,仍是农耕文明一宗骄人的财富。B. 木版年画的出现与雕版印刷相关,张贴年画的风俗应始于宋代。C. 避邪与祈福是最基本的过年心理,辟邪显然是受佛教经书影响。D. 中国人通过过年将现实理想化,又用年画将理想尽可能现实化。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通过介绍中国木版年画的出现、张贴年画的习俗以及年画风俗的兴衰来论证年画的历史价值。B. 本文主要运用理论论证来揭示中国木版年画的精神内涵,肯定了精神价值是年画中最重要的价值。C. 在论述“民间木版印制的纸马开始流行”时,作者运用了间接引用的方法来证明纸马出现的时间。D. 在论述年画中最常见的“金钱形象”时,作者运用
7、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证明其在年画中3的普遍性。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木版年画题材广博,手法多样,色彩斑斓,人文深厚,信息密集,特色鲜明,是其他任何民间美术难以企及的。B. “年画”一词最早出现于道光年间的乡言解颐一书,因此张贴年画的风俗只可能出现在其后的康乾盛世时期了。C. 春节是一些被强化和夸张了的日子,是一种用理想的色彩搅拌起来的缤纷的生活,是农耕时代中国人创造的年文化。D. 金钱的形象是民间年画中最常见的形象,但这并不代表“拜金主义”在民间盛行,它只是生活幸福的理想化的符号。(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4-6 小题。 (15 分)忧伤远
8、逝非 鱼忧伤像一湖清凉的水,她就像一尾喜欢冷水的鱼。她见过那种小鱼,细长,明黄色,很缓慢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她觉得,这鱼肯定是悲伤的、无奈的,早就练就一身刀枪不入的本领,才在这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之上,艰难地存活下来。从小她就活在两个姐姐的阴影里。两个姐姐像她们的父亲,长得枝叶舒展,而她偏偏像母亲,单眼皮,小眼睛,厚嘴唇,皮肤生了锈般黑黄。她常常怀疑,她根本就不是父母亲生的。母亲似乎也不怎么待见她,总在抱怨:我怎么生了这么个丑丫头,将来可怎么能嫁出去哦?只有父亲喜欢摸她的头,高兴的时候拍她的小肩膀,夸她聪明、能干。于是,她唯一的骄傲就是聪明、能干,她只有更加聪明,更加能干。父亲说:要好好学习,将来
9、考一流的大学。她就拼命地学,把所有能拿的奖状都拿回家,贴了满满一墙。她考上了一流大学。她的丑在那一刻被大家忽视了,包括两个姐姐,都热泪盈眶地祝贺她,说她给家里争了光。父亲已经退休了,笑呵呵地端起他的小茶壶,歪一歪右嘴角,从小壶嘴吸一口茶水,递给她一个 MP3:Y 头,奖励你的。母亲也送给她一把黑亮的牛角梳:用脑太多,拿这个多梳梳头有好处。4她觉得,只有在那个夏天,才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候。可夏天太短暂,匆忙间就过去了。秋天的风,还有雨,长且冷,而且愈来愈冷。大学里,同学们开始悄悄恋爱,可从没有人约她,她总是孤独地呆在教室,使自己看起来很忙的样子。四年之后,她比别人多了一张“优秀大学毕业生”证书
10、,也因此第一个被选调到省直机关。看着那些恋爱过的同学凄凄离别,执手相看泪眼,她独自抱着膝盖,坐在她的小床上。她听见心里被某种东西敲击的声音,轰,轰,轰,一下又一下,她突然感觉很疼,哪儿都疼。她的疼痛持续了很长时间,有四五年吧。她避免一切出头露面的机会,努力把工作干得更好,避免和年轻男同事一起出去,很小心地保护着自己的自尊。同事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要给她介绍对象,都被她婉言回绝了,她不是不想恋爱,她怕失望,更怕伤害。直到有一天,她独自背了行囊去旅游,看到高原湖水中的鱼,她仿佛看到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就像小鱼在这冷水中,一直孤独地待在无尽的忧伤里。可人毕竟不是鱼啊,不是。那一刻,她有种欲哭无泪的
11、感觉。回到家,她去看父亲。此时母亲已经去世了,两个姐姐也已经结婚,过着世俗的幸福生活,父亲独自一人守着家。父亲还喜欢摸她的头:丫头,该把自己嫁出去了,别总那么高傲。高傲?父亲,难道你觉得我是高傲?我已经把自己降低到尘埃里了,我从来就没有高傲过,我只有自卑。但看起来是这样。父亲说。你不觉得是我长得太丑,没人要?傻丫头!世上从来就没有丑女人,只有笨女人。再说,你看看你,哪点丑了?她不相信父亲的话,父亲从来就是爱她的,不会说她丑,可她知道自己很丑,一直都丑,从小到大。你怎么这么固执?父亲好像有点生气:找个好小伙子去恋爱结婚。回到单位,她对同事大姐说:帮我介绍个对象吧。她想通了,哪怕为了父亲,就算受伤
12、也得伤一次吧。5同事大姐一脸的惊讶:真的?真的?哎呀,咱单位那么多小伙子等着呢,你总拒人千里,他们都怕了你了。真的?这回是她惊讶了。她从来没想过会有人喜欢她。怎么不是真的啊,瞧瞧,气质多好啊,他们都说你像三毛。刹那间,二十多年积攒起来的忧伤分崩离析。她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花,如鱼儿一跃跳出冰凉的水面,拥抱温暖(有删改)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姐姐们的漂亮、大学同学的恋爱,给“她”的生活带来了阴影,让“她”感到痛苦,促使着“她”更加努力地学习。B. 高原湖水中的鱼孤独地生活在清凉的水中, “她”觉得自己与它们极为相似,同病相怜中也获得了生活的
13、力量。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父亲摸“她”的头、赠送礼物、催促恋爱结婚等细节,表现了父亲对“她”的关爱。D. “秋天的风,还有雨,长且冷,而且愈来愈冷 的描写,间接表现了“她”的内心情感,也为后文情节做了铺垫。5. 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主要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6 分)6. 小说以“她的心里绽放出一朵灿烂的花,如鱼儿一跃跳出冰凉的水面,拥抱温暖”结尾,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 7-9 小题。 (12 分)饶宗颐传:香江鸿儒引言严海建对于饶宗颐这个名字,相信许多人都不陌生。特别是在那些炫目的头衔之下,似乎有种尽人皆知的
14、意味,而盛名之下,饶宗颐对于中国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却又总是语焉不详。个中缘由,可能在于饶宗颐的不可复制性。我们很难将他归类,很难用简短的一段话来概括他的志业与成就。鉴于上述原因,我们可以不看这个已经被定性的符号化的饶宗颐,6而是追根溯源,勾画出一代鸿儒饶宗颐是如何炼成的,从中或可体认到饶宗颐不可复制性的渊源,而正是这种不可复制的奇绝造就了饶宗颐的成就,其对于中国文化的意义也由此得来。饶宗颐常常用因缘来解释自己的成就。他说,他今天成为一个学人,这是有因缘的。因缘很重要,就是条件好,应该有的条件都成熟了。有些人大半辈子的经历都花费在创造条件上了,很可惜,很浪费光阴。而他没有这些曲折,似乎是生下来
15、就机缘已熟,于是命定要做学问。当然因缘并不是无来由的,正如我们熟知的那句话: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饶宗颐曾说:“很多的因缘围绕着我,我确实比较幸运,但也说明我有做这些事情的条件,不是任何人都有这个因缘的。 ”学人成功,当然以内缘因素为首要,不过也多有外缘背景。饶宗颐一生,颇得天时地利人和,内缘与外缘相得益彰。饶宗颐幼时的家学渊源即为一般人所不及,其自小就养成好学多思,耽于想象的习惯,且读书全凭兴趣,这是不可多得的基础。当一般儿童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知识的接受者的时候,饶宗颐却异常的早熟,学习全是就性之所近,很早就开始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这是其后来走上治学一途的重要基础。从其后来的治学风
16、格中均可见早年学习经历的影响,即始终以学术为本位,视之若安生立命之所在,所作研究全是为己之学,而不是出于功利性的外在目的,且总是能居于主体地位,不迷信权威,具有怀疑精神,见常人所未见。而饶宗颐治学风格之养成多得益于其优越的外在环境,早年家境殷实,诗礼传家,读书完全自由,且完全没有功利化色彩,这样的读书环境自非常人可及。而其后来学术上成就的取得也有赖于商帮的支持以及寓港不归的学术际遇。1949 年,饶宗颐为潮州志编辑事宜赴港,咨询资助人之一的潮商方继仁,由于方氏的劝阻及资助,饶宗颐得以寓港不归,遂决定了此后大半生的学术际遇。当大陆政治运动屡起,批判斗争不断时,而饶宗颐得享“偷来的时间” ,是为天
17、时。而香港的开放也使饶宗颐能够与欧美汉学界互通声气,促进其学术研究,是为地利。饶宗颐早年从学得父辈师友提携甚多,到港后治敦煌学,方继仁斥巨资为其购入英藏敦煌文献缩微胶卷,为当时日本之外亚洲仅有的一套,此后饶宗颐刊布图籍,展览书画,开研讨会,建纪念馆,亦多承潮商财力的支持,此则为人和。饶宗颐的成就得益于外在的因缘,且此种因缘是多重的,是来自各方面的。饶宗颐的7学问领域之宽广,学术视野之开阔,所见史料之广博可以说罕有人能比肩,而这些都是得益于其外在因缘的多重性。但饶宗颐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其在此多重外在因缘的影响下不失本我。饶宗颐一生所遇的名师益友不可胜数,其均能以自己既有的学问基础,有所因应,取他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川省 中学 2019 届高三 语文 试题 316 _17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