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九单元《溶液》测试题1(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九单元溶液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泥土 B冰块 C高锰酸钾 D白糖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碘酒的溶剂是乙醇C溶质一定是固体 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3欲将 30时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来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一定减少 B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增加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4下表是 KCl 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80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51.1AKCl
2、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80时,KCl 固体的溶解度是 51.1gC60的 KCl 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D20时,KCl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4.0%5小明设计了趣味实验装置(见图) ,其气密性良好。若要使 B 中尖嘴导管有“喷泉”产生,则 A 中加入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A氯化钠和水 B硝酸铵和水 C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D铜和稀硫酸6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2A向一定质量的 AgNO3溶液中滴加NaCl 溶液B两份等体积 5%的过氧化氢溶液,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二氧化锰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的 KNO3溶液蒸发适量水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AA BB C
3、C DD7下列实验中利用提供的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区别铁粉和四氧化三铁粉末 加入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B 区别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气体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C 区别食盐水与蒸馏水 分别用玻璃棒蘸取水样,灼烧,观察有无固体析出。D比较 20时固体氯化钠和蔗糖的溶解度大小20时,各取 100mL 水,分别逐渐加入氯化钠和蔗糖,搅拌,直至不再溶解,比较两者最终溶解的质量大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 D尿素施用过量会导致水污染9下列对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图
4、分析正确的是( )A30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B030时,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甲大C18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10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变化的是( )3AA BB CC DD二、填空题11商丘市某盐化厂生产的碳酸钠粗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t 1时碳酸钠与氯化钠中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2)t 1时碳酸钠溶液升温至 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 )(3)除去碳酸钠中混有少量氯化钠的方法是125%的葡萄糖溶液可用于医疗救护。现配制 500
5、 g 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溶液需要葡萄糖的质量为_ g。13分析处理图表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温度/ 10 20 30 40氯化钠 35.8 36.0 36.3 36.6碳酸钠 12.2 21.8 39.7 53.2(1)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g。(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填“增大”或“减小”)。在 20 时,在 100 g 的水中加入 30 g 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 30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计算结果精确到 0.1%)。(3)10 时,分
6、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三、实验题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和盐酸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当他用手接触烧杯壁时,感觉到烧杯“发热” 。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这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请完成小题。14他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假设:溶质为 NaCl、CaCl 24假设:溶质为 NaCl、CaCl 2、NaOH、Ca(OH) 2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假设:溶质为。15 )如果假设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7、结 论假设成立16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的理由是。四、推断题17某化学第二课堂小组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准备利用含 FeSO4和 CuSO4的废水(无其他难溶杂质),从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流程如下图所示:(1)整个流程中,进行了两次操作 1,操作 1 是_(填操作名称)。(2)金属 X 是_(填化学符号),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固体 A 中含有_(填化学符号)。写出固体 A 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通过冷却结晶法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前需要进行操作 2,请问操作 2 是_。18同学们到实验室去进行“探究金属的性质”实验。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
8、酸银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请你填空。(1)若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则滤液里一定含有_(填写化学式,下同) ,可能含有_;滤渣中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_。(2)若反应后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渣中一定含有_(填写化学式) 。(3)反应后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选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原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五、计算题519 在 克 的食盐溶液中加入 克水,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1) 40015% 100在 克 的食盐溶液中加入 克食盐,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40015% 5在 克 的食盐溶液中加入 克 食盐溶液,求所得
9、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40015% 10010%多少?20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称量该样品 15.4g 放入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 100g 时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烧杯内的物质质量为111g。试计算:(1)碳酸钠中钠元素、碳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化为最简比)(2)反应后生成的气体质量为_g;(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 (计算结果精确到 0.1%)1参考答案1D【解析】A、泥土不溶于水得到悬浊液,错误;B、冰块溶于水形成的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错误; C、高锰酸钾能够溶于水,得到溶液,但有颜色为紫红色,错误;D、白糖能够溶于水,形成
10、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无色溶液,正确。故选 D。点睛: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悬浊液,不溶于液体的液体和液体混合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溶液与悬浊液和乳浊液的相同点是都是混合物,不同点是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悬浊液和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2B【解析】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B、据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碘酒的溶剂是乙醇(俗称酒精),正确;C、溶质不一定是固体,也可能是液体或气体,错误;D、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
11、不饱和溶液,错误。故选 B。3C【解析】试题分析:通过降低温度使 30时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时,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都不变,A 错 B 错 C 对 D 错。考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4D5C【解析】A、氯化钠和水不反应,不能使 A 瓶中的压强增大,故此项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大量的热,使 A 瓶气压减小,此项错误C、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快速释放出氧气,增加气压,使 B 瓶导管口产生“喷泉” D、铜的活动性比较弱,不与稀硫酸反应,故此项错误故选 C6A2【解析】A、NaCl +AgNO3=NaNO3+ AgCl,加入硝酸银溶液立即产生白色沉淀,正确;B、催化剂只是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下册 第九 单元 溶液 测试 解析 新版 新人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