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州三中2018_2019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巴州三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生物期末考试问卷1. 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的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A. 分子原子层次 B. 细胞层次C. 种群和群落层次 D. 个体层次【答案】B【解析】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均离不开细胞,因此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故选:B【点评】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并能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2. 红玫瑰花非常漂亮,它的花瓣细胞中含有红色色素。储存这些色素的细胞器是( )A. 核糖体 B. 液泡 C. 线粒体 D. 内质网【答案】B【解析】植物细胞中除光合色素之外的色素分子
2、多存在于液泡中。3.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是( )A. 提供物质 B. 提供能量C. 提供场所 D. 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酶的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据此分析解答解:酶在化学反应中起催化作用,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速化学反应的进行,酶的性质和数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故选:D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4.在细胞分裂的间期,细胞核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 合成 ATP B. 合成纤维素 C. DNA 复制 D. RNA 复制2【答案】C【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
3、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TP 的合成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A 错误;纤维素的合成场所是高尔基体,B 错误;细胞分裂间期,细胞核中主要进行 DNA 的复制和转录,C 正确;RNA 复制只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尤其是有丝分裂间期,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行为变化特点,能根据题干要求
4、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5.衰老细胞代谢速度减慢的直接原因是( )A. 酶活性下降 B. 水分减少 C. 色素积累 D. 染色质固缩【答案】A【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新陈代谢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因此酶活性下降时衰老细胞代谢速度减慢的直接原因,A 正确;水分减少是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但不是细胞代谢速度减慢的直接原因,B错误;色素积累是衰老细
5、胞的特征之一,但不是细胞代谢速度减慢的原因,C 错误;染色体固缩是衰老细胞的特征之一,但不是细胞代谢速度减慢的原因,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要求考生识记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明确酶活性下降是新陈代谢减慢的直接原因,进而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6.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和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在生态学上分别称为( )A. 种群和群落 B. 种群和生态系统3C. 生物群落和种群 D. 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答案】A【解析】【分析】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过繁殖
6、将各自的基因传给后代;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生物群落是指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多种生物种群的有规律的组合,具有复杂的种间关系;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详解】一片草原上的全部黄羊为同一个物种,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原上的全部生物包括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一个群落;故选 A。【点睛】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只有考生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7.正常人血浆的 pH 范围为( )A. 约为 70 B. 735745 C. 60
7、80 D. 6575【答案】B【解析】【分析】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 7.35-7.45。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HCO3-、HPO 42-等离子有关。【详解】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 为 7.35-7.45。血浆的 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 HCO3-、HPO 42-等离子有关,综上所述 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血浆 pH 值,考生通过识记即可作答。8.在游乐园乘坐过山车时,游客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现象,该生理现象的发生主要依赖于( )A. 免疫调节和环境调节 B. 体液调节和环境调节C. 神经调节和免疫调节 D.
8、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答案】D【解析】【分析】41、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使各器官、系统协调起作用,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 ,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并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2、人在受到惊吓时,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使得心跳加快,血液循环加速,肺的通气量加大,同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详解】神经调节:指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使各器官、系统协调起作用。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如激素、代谢产物等) ,经体液(血液、组织液等)运输达
9、到全身的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通过作用于细胞上相应的受体,并对这些细胞的活动进行调节。免疫调节是指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器官之间,以及与其它系统如神经内分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免疫应答以最恰当的形式维持在最适当的水平。游客会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的现象,这种反射和激素上升相关的反应都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的范畴;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在内环境温度的维持中的作用,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与运用。9.不同动物激素的作用方式有一些共同特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激素作用特点的是( )A. 微量和高效 B. 通过体液运输C. 通过导管运输 D. 作用于靶
10、器官、靶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结果。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腺没有导管,所以激素扩散到体液中,由血液来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它有选择性地作用于靶器官、靶腺体或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的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激素种类多、含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只起到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详解】微量、高效是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A 不合题目要求;通过体液运输是激素调节5的特点之一,B 不合题目要求
11、;激素不通过导管运输,因此通过导管运输不是激素调节的特点,C 符合题目要求;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是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D 不合题目要求;故选 C。【点睛】本题是对激素调节的特点的考查,回忆激素调节的特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10.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伤后可立即引起心跳和呼吸停止的部位是( )A. 大脑 B. 小脑 C. 脑干 D. 脊髓【答案】C【解析】【分析】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其中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中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脊髓腰段是调节下肢躯
12、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详解】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的比较简单,记住知识点即可,生物学的特点就是知识点比较琐碎,但是每个知识点的难度不大,所以一定下功夫,掌握的知识点就越多也越牢固。11. 研究表明,雄鼠的“气味”对幼年雌鼠的性成熟有明显影响。这种“气味”在生态学上称为( )A. 物理信息 B. 营养信息 C. 行为信息 D. 化学信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气味其实包含着很多化学物质,因此是化学信息。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12.D
13、NA 由几种脱氧核苷酸组成( )A. 2 种 B. 4 种 C. 5 种 D. 8 种【答案】B【解析】6【分析】DNA 的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A) 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G)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T)共有 4 种脱氧核苷酸。【详解】DNA 有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A),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G) ,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C)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T) ,4 种脱氧核苷酸。故选 B。13. 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辨认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A. 间期 B
14、. 前期 C. 中期 D. 后期【答案】C【解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而分裂期又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在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14.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 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 小麦的抗病和不抗病 D.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答案】D【解析】根据相对性状的定义: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水稻的早熟和晚熟属于相对性状,A 错误;豌豆的紫花和红花属于相对性状,B 错误;小麦的抗病和不抗病属于相对性状,C 错误;绵羊的长毛和细毛不属于相对性状,
15、D 正确。【考点定位】相对性状的概念15.DNA 分子中特定的遗传信息是指特定的( )A. 碱基序列 B. 脱氧核糖序列 C. 磷酸序列 D. 空间结构【答案】A【解析】【分析】1、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1)DNA 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 DNA 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上;(2)DNA 分子的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 DNA 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72、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3、DNA 分子复制的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详解】遗传信息是指基因中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综上所述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 DNA
16、分子的特异性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概念,掌握 DNA 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含义;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6.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下列哪项变异引起的( )A. 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 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B【解析】分析: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遗传性贫血症,属隐性遗传。是基因突变产生的血红蛋白分子结构改变的一种分子病。详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遗传物质 DNA 中一个 CTT 变成 CAT,即其中一个碱基 T变成 A,以致产生病变,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B 项正确,A、C、D 项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实例,要求考生识记教材中
17、的典型实例,分清各种变异的类型。17. 人体中的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 )A. 组织液中 B. 血浆中 C. 淋巴中 D. 消化液中【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内以水为基础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构成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绝大多数的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故 A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8.当人处于高温炎热的环境中时,不会发生的是( )A. 温觉感受器兴奋性增强 B. 皮肤血流量增加C. 血浆渗透压维持稳定 D.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答案】D【解析】8试题分析:当人处于炎热环
18、境时,应是温觉感受器兴奋,A 正确;人处于炎热环境时,皮肤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多,B 正确;正常情况下,内环境中的血浆渗透压维持稳定,C 正确;处于炎热环境时,散热增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掌握程度,比较简单考生要能够识记体温调节中枢;区分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以及区分识记寒冷调节和炎热条件下调节方式的区别。19.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A. 处理、呈递、识别抗原 B. 形成浆细胞C. 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 D. 形成效应 T 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巴州三中 2018 _2019 年高 生物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