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新疆巴州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疆巴州第三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巴州三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考试问卷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32 分)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 5s 末是时间,已经历了 5sB. 第 4s 是时间,共经历了 4sC. 最后 2s 是时间,共经历了 2sD. 3s 末是时间,共经历了 3s【答案】C【解析】【详解】时间指时间轴上的一段距离,而时刻指其上面的一个点,A第 末是时刻概念,指: ;故 A 错;B第 是时间的概念,指 s s 之间,共 1s 时间;故 B 错C. 最后 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 ,故 C 对;D 末是时刻概念,指: 故 D 错;故选 C2.甲
2、、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当作匀速直线运动来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的位移 s、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 )【答案】B【解析】由图像可以看出两个人做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的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CD 都错。在位移时间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所以 A 错,B 正确。3.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A. 位移、时间、时刻 B. 速度、速率、质量C. 路程、时间、位移 D. 加速度、摩擦力、速度2【答案】D【解析】【分析】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如力、速
3、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都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如路程、时间、质量等都是标量。【详解】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时间和时刻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 A 错误;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速率、质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 B 错误;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路程和时间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故 C 错误;加速度、摩擦力、速度都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是矢量,故 D 正确,ABC 错误。【
4、点睛】本题是一个基础简单题目,考查了学生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4.下列有关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认识,其中观点正确的是( )A.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 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答案】D【解析】【详解】A: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则物体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 A 项错误。B:加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可能是匀速圆周运动,故 B 项错误。C: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可能是平抛运动,故 C 项错误。D:匀变速直线运
5、动的加速度是一个恒量,故 D 项正确。5. 双层公交车靠站后,没有下车的乘客,因下层坐满了乘客,驾驶员提醒上层的后面有空位,新上车的乘客走向上层的后方入座,此时车(包括乘客)的重心 ( )A. 向前上方移动 B. 向后上方移动3C. 向正上移动 D. 不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移动过程中,公交车后上方的质量增大,所以车的重心向后上方运动,故 B正确考点:重心【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对重心的理解,要知道重心是物体各个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情况有关,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在物体外;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6.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木块在置于水平桌面的木板上
6、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 M=3m,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重力加速度为 g,那么木板所受桌面给的摩擦力大小是 ( )A. mgB. 2mgC. 3mgD. 4mg【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受重力 mg、长木板的支持力 FN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 f1,有 f1=F N,F N=mg,故 f1=mg,再对长木板受力分析,受到重力 Mg、小滑块的对长木板向下的压力 FN、小滑块对其向右的滑动摩擦力 f1、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 FN和向左的静摩擦力 f2,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f1=f2,故 f2=mg,选项 A 正确。考点:摩擦力【名师点睛】滑动摩擦力
7、与正压力成正比,而静摩擦力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故静摩擦力通常可以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求解,或者结合运动状态,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先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受重力、长木板的支持力和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再对长木板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小滑块的对长木板向下的压力、小滑块对其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地面对长木板的支持力和向左的静摩擦力;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47.关于力的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压力是根据性质命名的力B. 摩擦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C. 阻力是根据效果命名的力D. 重力是强相互作用【答案】C【解析】【分析】力的命名一般从两方面命名:根据力的效果命名,即根据它作用于物体而对物体产生了什
8、么样的作用就叫做什么力,如:阻力(对物体产生了阻碍作用) 、支持力(对物体产生了支持作用)等;根据力的性质命名,即看力的本身是如何产生的,如:电场力(由于电场而产生的) 。【详解】阻力和压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角度命名的,摩擦力是从力的性质角度命名的,故 C 正确,AB 错误;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的,属于万有引力相互作用,故 D错误。所以 C 正确,ABD 错误。【点睛】对力的命名方式要了解,属于基础常识。8.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直接接触的两个物体间必然有弹力存在B. 不接触的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弹力C. 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D. 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
9、才产生弹力【答案】D【解析】解:A物体发生形变时,不一定发生弹性形变,所以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弹力,故 A 错误;B由条件可知,两物体不接触则一定没有弹力;故 B 错误;C只有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故 C 错误;D在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产生弹力;故 D 正确故选:D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5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两个物体必须直接接触,二是发生弹性形变;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拉力、推力、支持力的实质都是弹力点评:本题考查对弹力的概念、产生的条件、方向等基本知识的理解,是一道基础题目9.下列关于力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地球吸引物体的同
10、时物体也在吸引地球B. 有重力一定就有弹力C. 有弹力一定就有摩擦力D.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在地球附近,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有弹性形变;明确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结合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分析可知,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有力作用的物体间不一定直接接触;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详解】重力是地球吸引物体产生的,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同时物体也在吸引地球,故 A 正确;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相互接触、有弹性形变,可知有重力不一定就有弹力,故 B 错误;物体间有弹力,还要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才有
11、摩擦力。则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故 C 错误;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力作用的物体间不一定直接接触,如两个磁铁间不直接接触就有力的作用,故 D 错误。故 A 正确,BCD 错误。【点睛】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的B. 弹簧测力计在称过重物后指针恢复到零刻度属于弹性形变C. 微小的力不能使坚硬的物体发生形变,所以就没有弹力产生D. 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答案】C【解析】A 项: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的,故 A 正确;B 项:弹簧测力计在称过重物后,不受拉
12、力作用,弹簧要恢复原状,指针恢复到零刻度属6于弹性形变,故 B 正确;C 项:微小的力也能使坚硬的物体发生形变,只不过发生的是微小形变,也能产生弹力故 C 错误;D 项: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知道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故 D 正确。点晴:本题考查弹力产生的原因和方向,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11. 关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3、A. 物体相互作用时,先有作用力而后才有反作用力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它们的合力为零C. 压力和支持力总是互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者大小总是相等,方向相反的D. 马能将车拉动,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错误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不能求合力;错误C、压力和支持力等大反向、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正确D、马拉车的力和车拉马的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错误故选 C考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点评:不论物体的大小形状如何,运动状态如何,作用
14、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具有相互依赖性它们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12.下面现象中,不是由于惯性的原因的是( )A. 放在课室里的课桌,无人搬动总留在原处B. 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止下来C. 自行车从斜坡顶沿斜坡向下运动,速度不断增大D. 站在行驶的公共汽车上的人,若汽车紧急刹车,人就要向前倒7【答案】C【解析】【分析】惯性是指物体能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性质。【详解】放在教室里的课桌,没人搬动总留在原处,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故 A不合题意;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即停止下来,由于惯性还要继
15、续向前运动,故 B 不合题意;自行车从斜坡顶沿斜坡向下运动,速度不断增大,这是力改变了自行车的运动状态,不是由于惯性的原因,故 C 符合题意;站在车上的人,在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人的上身保持原来的速度运动,故人就要向前倒,故 D 不合题意。所以选 C。【点睛】惯性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应抓住保持原来的状态这一点进行分析。13.关于力学单位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千克、米/秒、牛顿是基本单位B. 千克、米、牛顿是导出单位C.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gD. 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答案】D【解析】【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
16、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由此解答即可。【详解】千克是基本单位,而米/秒、牛顿是导出单位,故 A 错误;千克和米是基本单位,牛顿是导出单位,故 B 错误;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kg,不是 g,故 C 错误;力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时间,故 D 正确。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学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以及三个基本单位:千克、米、秒。14.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8A. 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疆 第三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物理 上学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