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4(含解析).doc
《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4(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4(含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作业 14一、人物形象专练12019湖北襄阳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生查子 独游西岩 辛弃疾青山招不来,偃蹇 谁怜汝?岁晚太寒生 ,劝我溪边住。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注】 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偃蹇:高耸、傲慢的样子;生:语助词,无义。题目: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请概括回答并结合词意加以分析。答: 答案:本词刻画了忧国忧民、傲岸高洁的词人形象。词人虽然心怀天下,但遭受排挤,闲居深山,独游西岩,无人理解,无人赏识,夜不能寐,独诵离骚 ,表现出
2、屈子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偃蹇”的青山,高洁的明月,都与词人惺惺相惜,心心相印,可见词人胸怀之磊落高洁。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出 塞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题目: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答: 答案:全诗通过外貌、环境和行动描写,为我们塑造了英姿勃发、不畏艰险、奋勇杀敌的戍边将士的形象。诗歌通过衣着来进行人物的外貌描写,用“金带连环”束“战袍” ,刻画出了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马头冲雪过临洮”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来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卷旗夜劫单于帐”以“卷旗”的细节,写出勇士们夜赴战场的决心与
3、行动, “乱斫胡兵”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23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贫女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 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 ,为他人作嫁衣裳。【注】 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俭:通“险” ,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题目:试分析本诗塑造的贫女的形象。答: 答案: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她
4、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访隐者宋郭祥正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 寒云抱泉石。山翁 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 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题目: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答: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整首诗创设的总体意境来分析鉴赏。答案:通过描写隐者独饮自己酿造的酒,足不出户,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洒扫的隐居生活,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意思对即可)52014江苏卷阅读下面两首唐
5、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3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李商隐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1)请简要分析第一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答: (2)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答: 解析:(1)注意题干中的要求:“第一首诗” “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 。这里强调的是“情绪的变化过程” ,而不是一个“点” 。(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分析“隐者”的形象,要综合全诗来回答。首句“城郭休过识者稀” ,表现其城里少有人知;第二句“哀猿啼处有柴扉” ,写其居处于深山之中
6、,居室简陋;第三句“沧江白石渔樵路” ,直接点明其与渔樵为伍。综观全诗, “隐者”的身份是非常明显的。答案:(1)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2)城里少有人知,家住深山,与渔樵为伍,居室简陋。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送邹明府游灵武 【注】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注】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题目: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答: 解析:这是一道分析诗中人物形象特点的题。从题目中“明府”一词的使用及注解中的“尊称”一词,可见诗人对邹明府的态度应为尊敬赞扬
7、。然后,根据“马不肥” “债多”可推断其为官清廉,生活清贫,而“载书归”除了印证其“清廉”的特点外,也表现出主4人公的情趣爱好,以及为人清高不与官场俗世同污的性格。诗歌除了以叙事写人外,还以景衬人,颈联中的“雪”隐隐透露出清廉高洁,而“风透卧衣”更是显示出身上衣单的困窘之状,由此可见其清贫自守。整合以上信息,即可得出答案。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文后题目。行 露国风召南厌浥 行露。岂不 夙夜?谓
8、行多露。谁谓雀无角 ?何以穿我屋?谁谓女 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 我狱 ,室家不足。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 ?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注】 厌浥:潮湿;岂不:难道不想;谓:通“畏” 。与下文的“谓”不同义;角:鸟嘴;女:通“汝” ;速:招致;狱:争讼;墉:墙壁。题目:诗歌中使用“谁谓” “何以”这样的词语,刻画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特征?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 “谁谓” ,即“谁说” ,表现主人公对这个说法的不相信;“何以” ,即“凭什么” ,表达主人公的愤怒之情。由此可以看出,诗歌通过这些词语表现主人公的抗争,表达了主人公坚强的性格。
9、答案:诗歌通过这些词语表现出主人公一种进攻性的姿态,被对方的无理要求激怒,表达了主人公不畏强暴、绝不屈服的斗争精神。8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溪亭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注】 林景熙,宋末诗人,具有很强的民族意识的志士,宋亡不仕。5答: 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孤独寂寞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主人公“独行穿落叶” , “独”和“闲”表明了作者的孤独寂寞之情,只能借“数”流萤以遣闷,更显其寂寞无聊,悠长的渔歌和远处水面上飘动着的若明若暗的灯火,让主人公倍添凄凉孤寂。传达了主人公心中旧君故国之思,国破家亡、飘泊无依的无限伤感
10、。(不能停留在悲秋上)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高冠谷口招郑鄂岑 参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 暮雨,潭树暖春云。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氤氲。【注】 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形象。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诗人来谷口招邀朋友却不见人影,也就是说郑鄂这个人物并没有正面出场,因此作者也就不是正面描摹。对郑鄂的形象展示主要是通过对他所隐居的环境的描摹而烘托出来的。因此,分析这个人物形象就要从景物描写入手。谷口山花欲燃,高树接天,人迹罕至,鹿群常来,何其幽静!隐居在此处的人也一定是一位高雅而又恬淡闲适的隐者了。而将“衣裳与枕席”
11、喻为“山霭碧氤氲”就更显现出郑鄂的高雅闲适。答题时,既要有对环境场景的分析,又要有对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或定位。答案:从“谷口” “涧花” “暮雨” “潭树” “春云” “檐峰” “鹿群” “山霭”等意象,可以看出郑鄂居住地虽然偏僻幽深,却环境优美、高雅、温馨而富有生机,又从人迹稀少和雾气氤氲中可看出郑鄂是隐居山中,过着恬淡闲适生活的隐者。二、景物形象专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雨过至城西苏家6宋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
12、书郞。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题目: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意象)的能力。回答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可结合诗歌中描写雨后景象的诗句逐一筛选、提炼、概括即可。答案: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2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寻诗两绝句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无人画出陈居士 ,亭角寻诗满袖风。爱把山瓢 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注】 居士:指文人雅士。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园花经雨百般红”与“乔木峥嵘明月中”两句所描写的景色特点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13、答: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意象与意境。两句诗描写了不同的景色也就是诗歌所描写的意象,实际上都是在为诗歌营造某种意境。 “园花经雨百般红”是写园里的花经雨水清洗后显得更为娇艳,主要是表现其色彩的艳丽。 “乔木峥嵘明月中”一句中, “峥嵘”有“深邃、深远”的意思,明月掩映于高峻挺拔的树木中,显得更加深邃而幽远。答案:艳丽。 “园花经雨百般红”描写的是雨后园林的美景,一场雨后,园中姹紫嫣7红,色彩艳丽。清幽。 “乔木峥嵘明月中”描写的是月夜下的美景,明月高照,树木高耸峭拔,意境清幽。3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秋夜纪怀宋陆游北斗垂莽苍,明河 浮太清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病入
14、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 路,炬火驿前迎。 (选自四库全书本放翁诗选)【注】 明河:银河;太清:指天空;散关:即大散关;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题目:第二联写景精细,请简要分析。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考生首先要抓住题干给出的提示信息“第二联” “写景精细” ,然后结合相关诗句,把关键的景象点提取出来并具体分析:如上句中的“风林”交代背景,而在整个风林中“一叶”落下则显得格外凄清;下句中的“露草”指露水沾湿小草,显示秋意已深, “百虫鸣”指秋虫鸣叫,备显凄凉之意。另外,要注意明确第二联运用了什么手法,如写秋虫鸣叫,是为了衬托秋夜的寂静,这里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最
15、后还应点出景物整体的风格,营造了怎样的氛围等。答案:上句写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下句写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以动衬静,全联细致地写出了秋夜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42014大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题目: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8答: 解析:这是一首借禅意表达作者追求宁静淡泊情趣的诗歌。全诗围绕“寻”字展开,前四句叙寻而不遇,着重描写了常山道人隐居地清幽、宁静的环境,后四句写入山寻找道士所见到的清新宜人景观,尾句表
16、现惬意自得的喜悦。回答本题应紧扣题干中的“隐居地” ,从前四句中组织答案,要联系景物描写的内容概括出景色特点并作适当分析说明。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姜 夔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东风冷,香远茜 裙归。 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梦依依。九疑 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 枝。【注】 茜:大红色;九疑:即九嶷山,位于湖南省南部宁远县境内,传说舜南巡时死于山中,娥皇、女英二妃千里迢迢前来此地,相思泣血,染红绿竹;筠:竹子。(1)本词上阕前三句描绘了一
17、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词中有怎样的作用?答: (2)词林纪事引楼敬思语,说姜夔词“能以翻笔、侧笔取胜” ,请结合全词鉴赏词人运用了哪些“侧笔” 。答: 答案:(1)上阕前三句描绘了一幅由在湘江岸边徘徊的主人公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和梅影构成的朦胧凄清的画面。为后文写红梅营造了清冷的环境氛围,描绘出潭州红梅独特的品格风貌,奠定了全词离别相思的感伤基调。(2)上阕由皋月及梅,由梅及人,借梅写自己对恋人的思念;下阕前三句借鸥鸟飞去表示往昔的情事一去不返;最后三句则想象对方也在思念自己,如同娥皇、女英思念舜帝。作者将两地相思系于一树红梅,所以相思之情,愈翻愈浓,益转益深。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西
18、楼9曾 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 ,卧看千山急雨来。【注】 钩疏箔:把帘子挂起。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诗的前两句从什么角度来渲染这种景象?答: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的壮美景象。诗的第一、二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两个方面写浪卷、云涌、风吹、雷鸣,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题李世南 画扇蔡 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 知村近,隔坞 闻钟觉寺深。【注】 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瓮:这里指水瓮;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凹的地方
19、,这里指山坞。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答: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本题有两问,回答第一问时应结合诗句内容进行描述,而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景物罗列出来;回答第二问应在第一问景物描述的基础上,抓住诗句中的关键字眼,如“潺潺” “瑟瑟” “平” “细”等细细地品味并概括景物特点。答案:画面大概: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着瓮在路上(或在溪边),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庙。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中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语文 一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14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