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9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
《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9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与热点难点突破专题09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热点难点突破)(含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的变动与社会生活变迁1下表是 1843 年与 1858 年中国进 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货物 单位 1843 年税率 1858 年税率棉花 担 6.54% 5.72%印花布 匹 14.25% 4.98%棉纱 担 6.94% 4.86%A.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B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基地D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答案】B【解析】由材料可知,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呈降低趋势,这有利于外国棉制品在华倾销,使中国传统棉纺业受到严重冲击,故 B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故排除 A。C 项材料依据不足
2、。西方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的税率无必然联系,排除 D 项。21888 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筹设官办织布局,从英国购置机器。1889 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奏请并获得清政府许可后,织布官局得以迁往武昌。这表明( )A汉族官僚势力开始崛起 B民族工业对外依赖性C自然因素影响工业布局 D洋务企业具有封建性【答案】D31890 年,上海织布局生产的棉布投入市场。政府规定织布局产品从上海或其他通商口岸运货到内地销售,按照洋布的通例,都在上海统一征税。由此可知,清政府( )A限制上海织布局的销售量B减免洋务企业的内地税收C对市场进行了合理的评估D鼓励支持上海织布局发展2【答
3、案】D【解析】清政府规定 洋布及中国的棉布统一在上海征税,这样上海织布局的产品不用再交纳转口税,实际有利于上海织布局的发展,故 D 项正确。41903 年,清政府在中央设立财政处,全面负责筹备整顿全国财政和统一币制;1906 年,设立度支部,管理全国的田赋、税收、漕运、仓储等事宜。这些措施( )A开启了近代化的财政转型B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控制C加强了清朝皇权专制制度D延续同光时期集权型财政制度【答案】A5下表为 18501914 年我国部分国民经济数据。据此可知( )年份 农业(亿元) 工矿交通业(亿元)服务业(亿元) 国民收入总计(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 人口(亿) 人均国民收入(亿
4、元) 年平均增长率(%) 1850 181.64 4.15 43.80 1887 99.87 14.49 29.07 143.43 0.64 4.00 35.90 0.54 1914 128.01 24.80 34.72 187.64 1.00 4.55 41.22 0.51 (注:1850 年全部国民收入均视为农业生产部门生产,没有按产业部门划分。)A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厂制度B中国近代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C中国传统经济向近代化的转变D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出现严重分化【答案】C36到 1928 年底,美、德、挪、比、意、丹、葡、荷、英、法、西等国相继与国民政府签订新关税条约,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
5、将协定税则改为国定税则,将值百抽五税率改为差等税率,税率由 5%至 80%共14 级。这些变化( )A使中国真正实现关税自主权B在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C扭转了中国贸易的逆差局面D使关税开始成为中国主要的财政来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承认中国关税自主权,将协定税则改为国定税则” ,虽然不能根本上实现关税自主的局面,但是客观上国定税则,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民族工业,有利于其发展,故 B 项正确。7抗日战争时期,以上海申新纱厂为代表的一些沿海纺织企业陆续迁到陕西关中地区,到 1943 年,关中有棉纺织厂 106 家,总资本达 3 437 万元(法币),动力达 3 641 马力,分别占全
6、国的 43%、49%和51%。据此可知,抗日战争时期( )A敌后抗日根据地经济迅速发展B中国的产业结构发生质变C日本对华的经济侵略日益加剧D中国的工业布局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战爆发后,随着中国大片领土的沦陷,大量民族企业由沿海迁往内地,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故 D 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这些企业是否迁往敌后抗日根据地,A 项错误;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没有发生质变,B 项错误;C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8阅读“中国产业资本估值(单位:万元)表” ,据此可知( )年份 1894 1911/1914* 1920 1936 1
7、947/1948*4关内 东北*国统区,1936 币值外国资本 5 406 102 125 133 000 195 924 375 834 73 414官僚资本 4 757 47 807 66 952 198 925 23 529 420 079民族资本 1 992 28 741 59 977 159 744 45 100 161 499*外国资本为 1914 年,官僚资本为 1911 年,民族资本为 1913 年。*原则上是两年中的较高值。A一战期间列强放松对华经济侵略B解放战争时期官僚资本急剧膨胀C民族工业的发展环境越来越宽松D中国产业资本的估值与事实不符【答案】B91877 年, 万国公
8、报刊发文章历数裹足的种种危害;1880 年,郑观应批判裹足“极其流弊,难罄形容” ;1883 年,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对女性“忍气吞声” “毁筋绝骨”的苦痛深表同情。该现象直接反映出( )A有识之士的倡议体现风气开化B传统女性的社会地位逐渐提高C女性裹足已引起舆论普遍关注D废止缠足具有反清的政治色彩【答案】A【解析】 “万国公报刊发文章” “郑观应批判裹足” “康有为创办戒缠足会”都属于社会习俗的文明开化,故 A 项正确。10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5A 宋朝商业发展,货币、市坊出现新变化 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 外国传教士曾经做过康熙帝的老师 统治
9、者认识到西方文化比中国文化先进 C 上海西式洋楼和西餐不断出现 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D 1965 年结晶牛胰岛素研制成功 标志着新中国医学研究始终领先于世界 【答案】C111897 年 11 月时务报曾记载:“乡人某蓄鸡鸭甚伙,而得蛋甚少,约计徒食而无所出者,五分而有其一。于是以曷格司射光(即 X 射线)验之,果见所蓄鸡鸭中,不生蛋者居其弱半。自此以后,该乡人购鸡鸭,必携射光机器,能生蛋者留之,否则售之于市。 ”这一记载反映了( )A西方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B大众媒介关注近代科技的应用C维新思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D西方科学思想在中国得到弘扬【答案】B【解析】题干所述只是“乡人
10、某”应用西方科技的个例,无法得出西方科技在农村广泛应用,故 A 项错误;时务报登载“乡人某蓄鸡鸭必携射光机器” ,意在宣传推广这一技术,故 B 项正确;时务报记载的是国人应用西方科技的情况,与维新思想宣传无关,故 C 项错误;由题干得知,当时能够应用西方科技还只是少数,并不普遍,故 D 项错误。121929 年,三家上海影戏公司合并成联华影业制片印刷有限公司,公司以“提倡艺术、宣扬文化、启发民智、挽救影业”为口号,开展“国片复兴运动” ,很快与老牌的电影公司“明星” “天一”形成鼎足之势。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中国电影业( )6A其发展应与社会需要相适应B在旧中国以联合发展为主C突出功能在于引导社会
11、舆论D已经实现发展模式的转型【答案】A13.从 19 世纪中叶起,中国农村开始生产供出口的大宗商品,趋向于转入新的商业渠道。但在广大的中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市场结构正欣欣向荣,直到 1949 年都很少有衰落的迹象。这说明中国近代( )A.工业化的进程缓慢 B.小农经济欣欣向荣C.市场结构殖民地化 D.新的商业渠道兴盛【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 世纪中叶”可知,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农产品大量出口,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但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因而说明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缓慢,故 A 项正确;“小农经济欣欣向荣”不能反映材料前部分信息,表述欠完整,故 B 项错误;C、D 项不能反映材料后
12、部分信息,表述欠完整,故 C、D 项错误。14.中国古代读书人以官场为重,很少涉足商界。洋务运动时期,一些科举出身的官僚和士大夫,重视工商业,有些人还到官督商办或商办企业任职。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B.社会风气与价值观念发生变化C.近代工业生产方式开始产生 D.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答案】B【解析】中国仍是重农抑商,故 A 项错误;材料信息“很少涉足商界。洋务运动时期,重视工商业,有些人还到官督商办或商办企业任职”可见社会风气与价值观念发生变化,故 B 项正确;近代工业生产方式开始产生是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比洋务运动要晚,故 C 项错误;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商
13、业材料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15.孙中山指出:“能开发其生产力则富,不能开发其生产力则贫。从前为清政府所制,欲开发而不能,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见。 ”以上论述旨在( )7A.肯定实业救国论的积极意义B.批评实业救国论存在的不足之处C.强调共和是实业救国的前提D.探讨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的关系【答案】C【解析】材料中没有涉及实业救国论的积极意义,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实业救国论存在的不足之处,故 B 项错误;“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见” ,强调共和是实业救国的前提,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探讨思想解放,故 D 项错误。16.据统计,18721913
14、 年间,近代企业的创办人中,地主占 55.9%,商人占 18.3%,买办占 24.8%,而且“投资于近代企业的地主,大都有某种官僚身份,很多是二、三流的洋务派或洋务派的幕僚,绝少是土地主” 。上述现象研究的视角是( )A.偏重用政治因素解释经济现象B.用过头的方法描写历史的真实C.社会阶层的划分决定经济发展D.研究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答案】A17.北洋政府农商部于 1914 年 4 月 11 日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 ,11 月 3 日又颁布了森林法 ,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1915 年 6 月 30 日,颁布造林奖励条例:“凡经营特种林业于国际
15、贸易有重大关系者,或胜造船筑路等各种大工程之用者,农商部认为有被助之必要时,得按其面积株数,核给奖金。 ”这些奖励政策( )A.体现了北洋政府崇尚宪政,重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B.得益于新文化运动对政府执政理念的影响C.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工业布局的调整D.促进了农业的多种经营和轻工业的发展,改善了生态环境【答案】D【解析】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北洋军阀政府通过颁布法律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涉及宪政,故 A 项8错误;根据材料中 1914 年,而新文化运动兴起于 1915 年,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国际贸易的发展,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颁布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 ”得出主张农业多种经营,
16、根据“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并且严格限制砍伐,得出注重环境保护,故 D 项正确。18.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记载:“1928 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 50%;后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 80%。 ”这在一定程度上( )A.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B.维护了 国际国内市 场的稳定C.保护了民族经济的发展D.推动了关税自主运动的开展【答案】C19.阅读下表:19211936 年中国轻工业与重工业部门的相对比重。数据的变化可以说明( )比重(%)类别1921 年 1936 年年平均增长率(%)轻工业 44.1 30.
17、7 5.46重工业 54.6 62.9 9.94A.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 B.积累了抗日的战备物质基础C.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 D.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答案】B【解析】材料无法体现轻工业衰落加剧了民生痛苦,且该说法本身有误,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可知1936 年较 1921 年重工业比重上升,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为抗日积累战备,奠定物质基础,故 B 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官僚资本掌控国家经济命脉,故 C 项错误;材料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发展的数据变化幅度不大,不能说明国民政府片面发展重工业,故 D 项错 误。20.下表是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这表明( )9年代项目19671
18、976 19771986 19871996家庭出身、社会关系 28.8% 12.66% 15.6%本人成份、政治面貌 23.5% 15.5% 13.9%学历 11.7% 12.6% 25.3%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B.时代发展影响择偶标准C.西方文化影响婚姻习俗 D.家庭社会因素不断下降【答案】B21.1921 年中华女界联合会改造宣言中说:“要求得入一切学校上学,与男子受同等教育要求女子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从事其他一切政治活动的权利;男女同工同酬等。 ”导致上述思想主张产生的因素有(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近代国家建立的影响 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A. B.C. D.【答案
19、】A【解析】材料反映出女子政治、经济和受教育地位的提高,本题可用排除法。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于1924 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不符合时间限制,故错误。A 项符合题意。22.报纸的产生、发展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西方传教士在广州办的中国第一份中文刊物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就曾发表了这样一段新闻:“英杰利之公会,甚推自主之理倘国要旺相,必有自主之理。不然,民人无力,百工废,而士农工商未知尽力竭力矣。 ”这反映出近代报刊的创办( )A.推动了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B.有利于稳固西方在中国的殖民统治C.促成了国人创办实业的热潮D.开启了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之门【答案】D10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材料一 1931 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 1937 年完成 85 000 公里铁路建设任务。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铁道法” ,制订了“国营铁道于不损主权及利权范围内得借外资”的原则。1934 年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办铁道。举借公债筹措铁道建设资金。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装设调度电话、增设防空设施等。本期修筑的新路主要有,中央与地方合营的浙赣路,省营的杭江路及同蒲路,商办的江南路和淮南路、因国防军事原因赶修的苏嘉路。完成长江渡轮工程,使沪宁路与津浦路相接,便利长江南北的经济沟通。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历史 解读 热点 难点 突破 专题 09 近代 以来 经济结构 变动 社会生活 变迁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1096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