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四专题闯关检测(含解析).docx
《(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四专题闯关检测(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四专题闯关检测(含解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闯关检测时间:45 分钟 分值:85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分,共 48分)1.(2019河北秦皇岛模拟)在清朝 145个出任军机大臣的人当中,满人有 72人,汉人有 64人,另有 3个汉军旗人,6 个蒙古人。在军机大臣之下是 32个章京16 个汉人和 16个满人,他们轮流值班,一半值昼班,另一半值夜班,负责日常管理和文牍事务。材料说明( )A.汉人与满人实现权力平衡B.汉人能进入中央政府核心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D.官员权力与皇帝的亲疏成正比答案 B 清朝时,汉人与满人权力并不平衡 ,A项错误 ;从军机大臣及章京中汉人的人数可知汉人可以进入中央政府核心,B 项正确;军机处的建
2、立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的标志,但这并非材料主旨,C 项错误;D 项材料未体现。2.(2019湖北黄石模拟)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称为“廷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材料表明清朝政治形态的特点是( )A.中枢机构之间彼此牵制B.地方具有较好的自治性和能动性C.高层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D.军机处代替内阁成为中央官署答案 C 依据材料中“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而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的”“直接交中央各部院的”和“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可经军机处直达皇帝”可知,清朝高层政治决
3、策具有封闭性,故选 C项。3.(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明朝洪武年间,都察院下设 13道监察御史,职纠内外官员。监察御史秩正七品,官阶虽低,威权甚重,外出巡按,号称“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历代均不能望其项背”。这一官职的设置( )A.以大驭小体现古代政治特色2B.开启中国古代地方监察体制C.是制约相权膨胀的理性措施D.是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答案 D 根据材料中“监察御史秩正七品 ,官阶虽低 ,威权甚重”可知 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明朝之前就已有地方监察体制,例如西汉的刺史,宋代的通判,所以说“开启”不正确,故 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都察院设于明洪武十五年,是明
4、太祖废丞相后设置的,主要监督地方官员,故 C项错误;明太祖废丞相后,六部直属皇帝,皇权加强,而监察官是为皇权服务的,这一官职是皇权加强的体现,是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故 D项正确。4.(2016课标)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答案 B 材料表明,明朝对地方三司的管理从六部直接管理演变为由巡抚管理,巡抚总括地方三司,这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 B项正确。5.(2019河北石家
5、庄模拟)明太祖专门留下“祖训”,禁止子孙对朝鲜、安南等周围十二国用兵;宣德三年(1428 年),明政府主动废交趾布政使司,还政于黎氏,使之重建越南国。这表明明朝( )A.开始实行海禁政策B.全面防范西方殖民者入侵C.全力应对倭寇之患D.实行“以德怀远”的对外政策答案 D 海禁政策主要涉及海外贸易 ,与材料无关,故 A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明朝政府与朝鲜、安南等周围十二国的关系问题,故 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明朝应对倭寇的措施,故 C项错误;材料中“禁止子孙对朝鲜、安南等周围十二国用兵”“还政于黎氏,使之重建越南国”,体现了明朝对周边国家怀柔的一面,故 D项正确。36.(2018广西南宁模拟)乾隆五
6、十二年,皇帝写了这样一首诗:“间年外域有人来,宁可求全关不开;人事天时诚极盛,盈虚默念惧增哉。”乾隆帝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是( )A.使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B.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C.阻碍了古代小农经济的发展D.抑制了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答案 A 根据材料“间年外域有人来 ,宁可求全关不开 ”,可知乾隆帝这一思想是闭关锁国思想,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故 A项正确;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国家安全,这是当时的影响,不是深远影响,故 B项错误;闭关锁国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故 C项错误;抑制明清时期的社会转型也属于当时的影响,故 D项错误。7.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
7、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 )时间 松江市镇数量1550年以前 5915511722年 11317231861年 16718621911年 369市镇数量增长体现出商人地位上升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 B. C. D.答案 B 明中叶以来,松江府所辖市镇数量增长与这一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有关,但无法体现出商人地位的提高,因此错误,正确;18621911 年松江府所辖市镇数量猛增与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有关,因此正确;民国政府建立于 1912年,与材料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正确答案选择 B项。8.明清时期
8、,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4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桑蚕之利 ,厚于稼穑”,地主常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收取田租,这说明江南地区农户收入多依赖“桑蚕”,也就是家庭副业,故选 C项。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 A项错误;桑蚕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农耕技术衰退,故排除 B项;材料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的问题,排除 D项。9.史载,清代“朱仙镇,天下四大镇之一也。食货
9、富于南而输于北,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朱仙镇最为繁夥,景德镇则窑器居多耳”。其中朱仙镇和景德镇位于下图中 ( )A. B. C. D.答案 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城市的发展。首先 ,从材料中“食货富于南而输于北”可知,朱仙镇处于南北交通的枢纽。再根据“由佛山镇至汉口镇”“由汉口镇至朱仙镇”可得出朱仙镇应在佛山镇和汉口镇的北面,据此可推断出为朱仙镇。景德镇位于江西省,应在处。故 B项正确。10.(2016课标)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专题 闯关 检测 解析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