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慈溪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题(含解析).doc
《浙江省慈溪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慈溪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题(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浙江省慈溪中学 2017-2018 学年高一历史学业水平模拟考试题(含解析)本卷 总分 70 分,时间:60 分钟一、选择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有学者认为:“既然周王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 ,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 ,当时人便称宗族为家 ,意味与国相对立的团体,因而宗族成员常常只知效忠于家 ,而不知效忠于国 。 ”该学者的认识反映了西周时期A.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B. 血缘关系亲疏不再作为权力分配依据C. 分封制不利于稳定政治局势D. 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D【解析】材料显示出,人民只知爱
2、家不知爱国,体现出了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选 D;材料与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无关,排除 A;B 项说法有误;分封制不利于稳定政治局势说法错误,排除 C。2.据古罗马学者记载, “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A. 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品远销地中海地区B. 绒棉、织金绒、天鹅绒等纺织品流行C. 唐代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输至欧洲D. 黄道婆改进织造技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说明汉代纺织技术发达,产
3、品远销地中海地区。故选 A。汉代和古罗马时代相同,但汉代没有绒棉,唐代和元代时代不符,排除 BCD。【名师点睛】要善于挖掘隐含条件。汉代时期,东西方两大帝国古罗马帝国和汉帝国并峙。- 2 -所以从古罗马一般要联系到中国的汉朝。所以在审题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考点: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纺织业3.下图是中国古代的文人画。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该画艺术形式特点的是A. 强调个性表现B. 追求抒情写意C. 融多种艺术为一体D. 须逼真摹写自然景物【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文人画称做“士大夫画”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或文化现象,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人画,区别于民
4、间和宫廷画师的绘画,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集中体现出画家多方面的文化素养,排除 ABC。 “须逼真摹写自然景物”并非文人画的特点,故选 D。4.唐朝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高低,控制耕土深浅的农业生产工具。它是A. 耦犁B. 曲柄锄C. 曲辕犁D. 翻车【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曲辕犁,可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故 C 项正确;耦犁出现在东汉,故 A 项排除;曲柄锄出现在汉代,故B 项排除;翻车是灌溉工具,故 D 项排除。- 3 -点睛:“唐朝” “改变牵引点
5、高低,控制耕土深浅”是解题的关键信息。5.有人评论一位古代文学家的词作:“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下列人物,符合这一评论的是A. 李白B. 柳永C. 李清照D. 辛弃疾【答案】D【解析】“慷慨纵横”等字眼体现的是宋词的豪放派,而辛弃疾属于豪放派,选 D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李白的是诗不是词,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柳永是婉约派,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李清照也属于婉约派,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D。6. “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他生活在( )A. 北宋 B. 南宋 C
6、. 明代 D. 清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干的意思是“现在我说的知行合一,正是要对症下药,并非我凭空捏造。知行本体原本如此。 ”这是明朝王阳明先生传习录所说的,故答案选 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王阳明的思想【名师点睛】王守仁心学:(1)产生背景:明中期,程朱理学已经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逐渐失去了寻求圣贤学问的精神。明中期,社会学术流弊、道德沦丧、社会动荡。 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2)内容:世界观致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方法论致良知,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理就是儒家道德伦理、三纲五常。- 4 -(3)意义:强调自我主动作用,激励人们
7、奋发立场。7.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下列思潮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三民主义”“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制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A. B. C. D. 【答案】C【解析】是孙中山的思想出现于 20 世纪初;是洋务派的观点出现于 19 世纪 60-70 年代;是魏源的观点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是严复的观点出现于 19 世纪末;顺序排列为,故答案选 C。点睛:总结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从主体上看,从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从内容上看,从学习技术发展到学习制度、观念。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过程。从目的上看
8、:学习西方以救亡图存。从过程上看:发展变化速度快,斗争激烈。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林则徐等萌发新思想、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8.晚清某官员在奏折中论及一场战争时指出, “往岁英法犯阕,不过赔千余万两,添设通商口岸二三处而已,未闻割地以求成也,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国将何以为国?”这场战争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 5 -【解析】由材料“今倭一海岛小国,以中国之全力受困东隅,国将何以为国?”可知输给东洋岛
9、国,赔款,割地,可知是甲午中日战争,材料与其他战争无关,故选 C。9.1872 年,广东商人陈启源自海外归来,次年在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使用机器,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该厂的创办反映出A. 洋务企业在困境中转型B. 民族工业进入初步发展阶段C. 民族工业短暂春天到来D. 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一种途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给出的时间是 1872 年,这个时期不是短暂的春天,排除 C 选项。这个时期也不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阶段,排除 B 选项。A 选项错在他不是介绍洋务派人物,而是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创办实业,所以选择 D 选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0、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兴起10.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在一次会战中,国民革命第十八集团军某部取得了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次会战是A. 淞沪会战B. 太原会战C. 徐州会战D. 枣宜会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八路军115 师取得了平型关大捷,这是全面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故 B 项正确;ACD 项错误。所以答案选 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太原会战11.某国际会议最后宣言规定:“每个与会国家在对柬埔寨、老挝和越南三国的关系上,保证尊重上述各国的主权、独立、统一和领
11、土完整,并对其内政不予任何干涉。 ”最终结束了- 6 -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这次会议是A. 开罗会议B. 雅尔塔会议C. 日内瓦会议D. 万隆会议【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日内瓦会议解决了印度支那问题,为亚洲和平奠定了基础,故选 C;开罗会议是二战议题,雅尔塔会议确立了战后体系,万隆会议则是亚洲发展问题,皆可排除。12.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说:“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 ”这表明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
12、多一点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A. B. C. D.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中共八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正确,故选 D。13.2017 年,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领衔的技术团队培育出的最新一批“海水稻”获得丰收。追溯历史,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是在A. 20 世纪 60 年代B. 20 世纪 70 年代C. 20 世纪 80
13、年代- 7 -D. 20 世纪 90 年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1972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故在 20 世纪 70 年代,故选 B。14.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A. “以阶级斗争为纲”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答案】B【解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 B 正确;A、C、D 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名师点睛】联系所学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知识回答即可。15.下列漫画表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反映了A.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
14、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D. 改革开放的成效【答案】D【解析】【详解】漫画图一反映了计划经济下物质供应紧张,而漫画图二则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物资的充足,这一变化出现在改革开放以后。1956 年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排除 A;1958- 8 -年“大跃进”运动开展,排除 B;1976 年“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排除 C;这一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成就,故选 D。16.20 世纪末,中国的传统服饰连同印花棉布、古典丝绸又在国际时装舞台上活跃起来,掀起了一股股各具特色的“中国风” 。时装“中国风”的出现反映了归真返璞的文化现象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中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省 慈溪 中学 2017 _2018 年高 历史 学业 水平 模拟 考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