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精英部).doc
《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精英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淮阳县陈州高级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精英部).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18-2019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25 道小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1.周武王灭商建周后,改“帝”为“王” ,并明确规定王位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这表明周朝A.宗法制开始确立 B.家国体制最终确立C.宗法制得到完善 D.开始实行王位世袭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 “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字,则孟孙叔孙” 。由此推论“巫、卜、祝、史、匠、陶、屠”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 B.爵位 C.行业 D.谥号3.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
2、点” 。造成“分散性、松散性”的主要原因是A.贵族有土地所有权 B.分散的小农经济C.贵族拥有世袭特权 D.王室的日益腐败4.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 ,所以自称皇帝,突显个人功绩。他的功绩不包括( )A灭六国,统一天下 B统一文字、货币C开始推行郡县制 D修长城,抵匈奴5.“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 )A完成了国家统一 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修筑了万里长城 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6.有人认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不在于其对优秀人才的选拔,而在于其对中国封建政治统治需要的满足。下列关于科举制作用的叙述,
3、符合其观点的是A.扩大官吏人才来源 B.提高国民整体素质C.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D.促进诗歌繁荣发展7.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们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 。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2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收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8.“举秀才,不识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A. 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 B. 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C.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 D. 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9.有学者指出,我国古代专制制
4、度在肯定君主一人对国家最高权力的独占,在赋予君主以无限的权力(全权)的同时,也就使他背上了无限繁重、超负荷的管理负担。与此描述最为符合的史实是A.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B.北宋设通判监督官吏C.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D.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10.公元前 5 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参政丧失民众信任11.在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中,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里改革被视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
5、,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妇女的政治地位 B.从治“公民”到治“万民”C.不断健全民主政治 D.城邦政权向所有的人开放12.十二铜表法规定:欠债到期后不还,债权人可将债务人处死或卖到外邦;当债权人是多个时,他们可以将债务人的尸体肢解,加以分配。上述规定反映了十二铜表法 ( )A实质上只注重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维护严酷的债务奴隶制C比习惯法更为残酷无情 D未使平民的权利得到保护13.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以上材料
6、信息中,可知该法A.注重交易形式和程序化 B.维护贵族的特权C.突出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D.调解贸易的纠纷- 3 -14.1702 年英国国王威廉三世去世,安妮女王继位,当时议会内部存在两个党派,安妮厌恶占多数席位的辉格党,于是解除了辉格党人的行政要职,代之以托利党人。这说明当时在英国( )A议会无权制裁国王 B君主立宪制尚未完成C内阁制已基本确立 D 权利法案遭到破坏15.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美国 1787 年宪法民主原则的是A.规定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B.规定国家采取联邦制度C.规定不论性别、种族,人人平等 D.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16.美国 1787 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
7、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 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 3 年内,以及此后每 10 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 ”宪法中关于人口统计的规定其目的是A.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17.有学者评价,法国的共和制是一个“早产儿” ,更是一个“难产儿” ,这是针对法国政体发展过程中A.发生了大革命 B.曲折反复特点C.君主派势力大 D.共和派势力小18.有学者认为,1870 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
8、在随后短短 30 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C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宰相掌握了一切大权19.18 世纪德意志诗人席勒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德意志?它在哪里?我找不到那块地方。 ”席勒发出这样感叹的原因是( )A四分五裂阻碍发展 B王朝战争破坏统一C君主专制极端强化 D党派之争愈演愈烈20.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西方列强把开放通商口岸作为主要内容,反映了其- 4 -发动战争目的是A.打开中国市场 B.报复中
9、国的闭关政策C.建立军事基地 D.为资本输出创造条件21.对于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道光皇帝和耆英等人所看重的是把条款中“割让”换成“赏借”二字。这说明清统治者A.统治黑暗腐败投降卖国 B.缺乏近代民族国家意识C.认为丢失香港意义不大 D.用“礼”维护国家主权22.清朝军机处起草的谕旨,往往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封缄严密,经驿马传递直达地方督抚。这种做法A.加强了内阁的权力 B.加强了皇帝的权力C.不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23.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A.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和愿望 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具有资本主义性质 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斗争纲领
10、24.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反封建同时也反侵略 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A B C D25.太平天国的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反映了农民的理想追求 D、受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5 -第 II 卷(非选择题)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12 分)材料一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
11、,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6 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并就此作出简要评价。(6 分)27.阅读下列材料:(14 分)材料一:北朝时,握有
12、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 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 ,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材料二:(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术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6 -请回答:(1)归纳材料一中所述的制度有何特点?该制度有什么积极作用?(6 分)(2)材料二中作者言论担心的是雅典民主的
13、什么缺陷?举例说明这种担心是否有道理?(8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 分)以下材料分别摘自 17 世纪末和 19 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大总統之任期为四年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总统任期 7 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
14、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未经议会准许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宪法第 15 条:“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 ;第 18 条:(皇帝) “有创制法律之权” ; 第 12 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帝国国会按普通、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四国的政治文献,按照顺序写出四国政治文献的名称(4 分)(2)从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的规定有什么不同点?(8 分) 29(12 分)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淮阳县 高级中学 2018 _2019 年高 历史上 学期 期中 试题 精英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