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0古代商业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0古代商业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0古代商业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古代商业的发展1.管子小匡中认为商人“服牛辂马,以周四方。料多少,计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买贱鬻贵。是以羽旄不求而至,竹箭有余于国。奇怪时来,珍异物聚”。材料旨在说明( )A.商业发展成为国家重要财源B.商人贱买贵卖提升经济实力C.商业活动加强了各地的经济联系D.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迅速答案: C解析: 题干材料的观点是春秋时期人们通过较为初级的以物易物来实现互通有无,这种初级的商业交流活动,没有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故 A 项错误;B 项中的“贱买贵卖”并非材料主旨,故排除;通过材料中这种较原始的商业交流,各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必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故 C 项正确;由材料中商人的贸易活动
2、得出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发展迅速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故 D 项错误。2.西汉政治家贾谊反对“放民铸钱”,他认为:“上挟铜积以御轻重,钱轻则以术敛之,重则以术散之,货物必平。”贾谊提出的“敛散之道”实际上是( )A.规范铜钱铸造标准B.调控货币流通数量C.打击地方王侯势力D.稳定商品市场价格答案: B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上挟铜积以御轻重,钱轻则以术敛之,重则以术散之,货物必平”,可知贾谊主张政府铸造钱币,从而控制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材料未体现对铜钱铸造标准的规范,故 A 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中贾谊反对“放民铸钱”,并非专指地方王侯,因而“敛散之道”并不是打击地方王侯势力,故 C 项错误;贾谊提出
3、的“敛散之道”通过调控货币流通数量以达到稳定商品市场价格的目的,D 项是目的而非“敛散之道”的内涵,故 D 项错误。3.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高祖武德四年(621 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的意思为“开创新纪元”,“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通宝的出现说明( )A.钱币成为政府聚敛财富的工具B.以金银钱币为主所以非常珍贵C.商品经济发展使货币影响增大D.古代货币制度出现了根本变化答案: C解析: 唐朝时,铸造开元通宝是因为商品经济发展的需求,且没有滥发,因而达不到利用钱币来聚敛财富的目的,故 A 项错误;唐朝时,
4、开元通宝用年号钱取代量名钱,钱币具有了象征意义,并非非常珍贵,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从唐朝起,钱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通宝的意思是通行宝货”,可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故称为“宝”或“宝货”,故C 项正确;开元通宝依然为铜钱,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 D 项错误。24.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广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 )A.宋朝统治者不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
5、徽宗废除C.商业发展严重影响了街衢正常交通D.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管理改革答案: D解析: 古代中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都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故 A 项错误;坊市制度在北宋前期就已经名存实亡,宋徽宗不过是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其合法性而已,故 B 项错误;商业发展是北宋商品经济空前繁荣的表现,并不会影响街衢正常交通,故 C 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管理的改革与发展,故 D 项正确。5.宋代限制各国朝贡使团的规模,下令“擅载外国入贡者”,将处以“徒二年,财物没官”的惩罚;同时鼓励海商招徕蕃商来华贸易,“蕃商有愿随船来宋国者,听从便”。这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考点 规范 20 古代 商业 发展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