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曲阳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
《河北省曲阳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曲阳县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12月月考试题.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曲阳一中 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 12 月考试语 文试题总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作为一种发展战略,有内外经验可供参考。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国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以及我国历次“三农”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原因,在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上进行实质性的创新。通过制度与技术创新振兴农村产业。没有产业的振兴,其他方面的振兴和发展就失去了基础。产业发展指的是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与融合。农业的发展主要靠新型
2、农业经营主体,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吸引多元化的发展主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需要创新制度,探索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的政策措施。新时期需要有高起点,尤其是要避免过去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中有时出现的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等现象。近期,需要在选准特色主导产业的基础上,重点考虑重组产业链,并适当调整空间布局,促进企业联盟和技术创新联盟的发展,逐步将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未来,则需要在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使其不但在农业产业链中发挥影响,同时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出应有的作用。
3、通过社会管理创新实现乡村宜居。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都是为了实现乡村宜居,而这些必须依靠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随着农村社区建设与发展进程的推进,无论是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管理方式,还是社会管理问题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需要我们进行社会管理创新。越来越多的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第三部门渴望参与农村社区建设,这势必会影响原来的管理格局。随着地方政府的放权以及村民自治意识的增强,管理方式必然要求发生转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根据农村社区发展程度确定不同的社会管理方式。加强社会管理
4、创新,要追求“以人为本”,为各利益相关者提供参与平台和利益诉求渠道,通过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只有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参与决策的程度,才能减少决策的偏误和实施的阻力,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因此,通过构建有效的民间参与机制等,才能有效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各种社会冲突,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进。 (摘编自高启杰乡村振兴需要实质性创新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农业和非农产业的发展融合是其他方面振兴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B.非农产业的发展需要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向农村流动,因此只有非农产业需要创新。C.农业产业化示范区既能影响农
5、业产业链,也能在科技产业链与价值链中显示其作用。D.传统的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雷同、档次不高、无序竞争,因此要改造升级为现代创新集群。- 2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文章第一段以十九大报告引出乡村振兴战略,论述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必要的举措。B.文章从制度技术创新与社会管理创新两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需要的实质性创新内容。C.文章第五段论述了社会管理的格局、方式等,为乡村振兴战略实质性创新指明了方向。D.文章全文采用总分结构,其中,后面三段层层推进,论述了实现乡村宜居的必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要使乡村振兴战略获得成
6、功,就要了解国内外乡村振兴的经验教训,注重实质性的创新,B.社会管理的实质性创新可以推进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有效治理,实现乡村宜居。C.中介组织、非政府组织不参与农村社区建设,乡村管理格局和方式就不会发生改变。D.全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利于有效保障农民利益,确保乡村振兴具体项目的顺利推行。(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昆仑山的灯光窦孝鹏20 世纪 60 年代初,我是青藏高原的汽车兵,部队常年执行繁重的运输任务。茫茫青藏线上人烟稀少,陪伴我们的就是那些设在路旁的兵站。昆仑山中的纳赤台兵站,就是其中一个。每当夜幕降临,兵站门前的大红灯笼便会被
7、点亮。初冬的一个下午,我开的车在半道上抛了锚。副连长留下修理班长和我们车组一起修车,便带车队走了。这里是可可西里无人区,我们冒着飞扬的大雪和刺骨的严寒修好车辆后,已到了晚上 21时 30 分。等我们看见纳赤台兵站门前的那盏大红灯笼时已是凌晨零点 40 分。听见我们车子的响动,红灯笼下的餐厅棉门帘一掀,走出一个人来,正是兵站炊事班的老班长徐宏武。徐班长热情地把我们迎进餐厅,每人先送上一碗温开水。我歉意地说:“老班长,让你久等了!”他一瞪眼:“废话!你们最后一台车不到站,我能封炉关灶吗!”原来,每晚不论多少车队住站,老班长都要找带队干部了解途中有无抛锚车辆,哪怕只有一台车未到站,他也要备好饭菜一直
8、等着,这已是他的铁规。不一会儿,一盆高压锅蒸的米饭和面条,一盘肉末烧豆腐、一盘肉丝炒豆芽便送上了餐桌。这地方气压低,没有高压锅,米饭面条都煮不熟。老班长嘟囔道:“我向你们连长打听了,你们三人中有两个四川人,一个陕西人,所以准备了米饭和面条,慢慢吃,别烫着。 ”徐班长是闻名青藏线的老模范,老高原都知道他是 1951 年入伍的陕北汉子,是跟着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进藏的老军人,他说自己这一辈子已离不开青藏线了,后来就索性转业到兵站当了炊事班长。当时,由于气候原因,兵站沿线都不能种菜,兵站吃的菜大都从兰州买来,长途运输浪费很大,冬天路上冻掉一半,夏天路上烂掉一半,吃到大家嘴里的普通菜也成了高价钱。还
9、有,上级发的许多黄豆,他只能靠着锅台边的热气给大家泡豆芽吃,他想做豆腐,给大家改善伙食,一方面缺乏工具和设备,另一方面技术上也不入门,这让他很伤脑筋。老班长已有好几年没有回家探亲了。那年,他趁着汽车兵搞冬训、兵站接待任务不多的空儿,千里迢迢回了趟老家。到家后,他一头钻进了镇上一个豆腐坊。经过 10 天的跟班劳动,他把做豆腐、豆腐脑、豆腐干和豆浆的技术学到了手;接着又到县城一家食品厂去学做面包、蛋糕以及凉粉、腌小菜的手艺。他态度诚恳,老师傅毫不保留地把技术传给了他。- 3 -一个月的假期快到了,归队前老婆给他准备了许多土特产。但他每样只拿了一点点,因为他有许多“宝贝”要带。其中一个“宝贝”就是一
10、个磨豆腐的小石磨。回了兵站,开始试验做豆腐。首先是磨豆腐,他们只能用人推。在海拔 4000 米的雪山上,氧气“定量”供应,人推着石磨转圈,累得头昏眼花,心里像塞了一团棉花,憋得喘不过气来。推着推着,眼一黑,腿一软,摔倒了。没关系,换两个人再来。好不容易做出了第一锅豆腐,却又苦又涩,难以下咽。问题出在哪儿呢?他们把从山上采来的点豆腐的石膏用火烧过后研碎,再用面箩筛过一遍,然后再次试验,但仍不好吃。是不是水质有问题!他们把水烧开,使水碱沉淀下去,再用清水煮豆浆,果然,做出的豆腐又嫩又香。以后,又用上了昆仑泉水。后来,老班长的精神,感动了修理连的一位电工技师,技师给他制作了一个带发电机的电动石磨,才
11、圆了老班长让住站人员都能吃上豆腐的心愿。老班长不但做出了豆腐、豆腐脑和豆浆,还用新学到的手艺做出了面包、糕点、凉粉,腌制出了各种口味的小菜兵站的伙食品种丰富了,质量提高了。吃完饭,我一抬头,在红灯笼的照耀下,我看见墙上贴着住站部队送给兵站的一封表扬信,上书 10 个大字“风雪几千里,此地最难忘” 。第二天天不亮,我们就起床吃饭准备出发,吃上了老班长做的豆腐脑、包子和馒头。上路前,我把写好的表扬信贴在了餐厅的门上,上面是 14 个大字:“双手巧做百样饭,红灯照暖万人心” 。我们鸣着喇叭表示感谢,出发上路。走出很远很远了,我回头一看,兵站门前那盏大红灯笼于薄明中仍在闪闪发光。啊,昆仑山的灯光,照着
12、一批批汽车兵,给我们无尽的温暖和力量,直至今天,直到永远。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小说中多处写到灯光,茫茫原野、夜幕之中的兵站门前的大红灯笼发出的光芒带给人们温暖和力量,也渲染了氛围,增强了小说的审美色彩。B.徐班长一直在焦急地等着我们,听见我们车子的响动,就掀帘走出来,下文的“一瞪眼” “废话” “我能封炉关灶吗”正是他这种心情的反映。C.小说语言通俗易懂,如“氧气定量供应”等句子展现高原的地域特色;“风雪几千里,此地最难忘”这样的表扬信又使小说有了雅致色彩。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写了“我”的所见所闻,自然地交代了事情原委,增强了故事
13、真实感,同时又通过“我”的感受烘托了小说主人公的形象。5.小说中说“老班长的精神,感动了修理连的一位电工技师” ,老班长有怎样的精神?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6.小说主要写在纳赤台兵站住宿、进餐的经历,却又大篇幅的回忆,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在里约奥运会上,一个名为“张小明”的新闻机器人小试锋芒。在奥运会开始后的 13天内,共撰写了 457 篇关于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的消息简讯和赛事报道,每天 30 篇以上。不仅涵盖了从小组赛到决赛的所有赛事,且其发稿速度之快,也
14、让人惊讶几乎与电视直播同时。“张小明”的核心“写稿模块”由今日头条媒体实验室同北京大学计算机所共同研- 4 -制。其工作原理是结合最新的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视觉图像处理的技术之后,通过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闻。作为第二代新闻机器人, “张小明”不仅可以通过检索图片自己选择图片,还能模仿人类的语气,使用诸如“笑到了最后” 、 “实力不俗”等词语。新闻机器人,或者叫 AI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最新应用。其实,在“张小明”出现以前,新闻机器人就已被世界上的主流媒体所关注并加以使用。例如,国外有美联社的 WordSmith、华盛顿邮报的 Heliograf 以及纽约时报的 blosso
15、m 等。国内则有新华社的快笔小新、腾讯的 dreamwriter 等。这些写稿机器人无一例外都运用到了大数据处理技术。首先通过数据采集,将其录入数据库中,再将这些数据按照语句出现频率以及新闻要素关键词进行分析加工,制作出一套符合该媒体发稿风格的模板,然后将新闻元素 5W1H 代入其中,一篇新闻消息就这样产生了。(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的应用及前景展望 )材料二:机器人跟记者并肩工作,写新闻,已经是一些媒体机构的现实。有些体育消息,如果不加作者名字,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 “机器人新闻”不是关于机器人的新闻,而是机器人做的新闻,在人类世界普及的速度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对于此刻正在电脑前写稿的记者
16、们来说,似乎饭碗受到威胁,形势不太妙。然而,写稿只是记者工作的一部分。机器能就特定话题做电话采访吗?能写出有文采、直抵人心的报道吗?技术上这是可能的,可以事先把问题拟好,让机器打电话采访。但编辑是否愿意这么安排则是另一个问题。不过,更靠谱的判断是,机器人或软件将很快成为记者们手里的一个工具,用来搜寻新闻线索或生成内容。记者的核心职责是从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中筛选、掂量、分析、权衡、组织,写出有理有据、有血有肉、全面平衡的报道。这是一门活技术,代代相传到今天,经过百余年的演化。如果说机器人最终也能掌握这门人性比重极大的技术,那也不大可能是现在。(摘编自机器人都能写新闻 记者真要失业了吗 )材料三:
17、如今, “机器人新闻”在全世界的新闻编辑室里越来越受欢迎,因为出版商们正在努力应对报纸发行量日益减少以及资本向在线广告转移的残酷现实。尤其在美国,机器人写稿越来越普遍。2014 年以来, 洛杉矶时报的地震警报讯息一直由机器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数据自动生成。这中间也出过岔子。去年 6 月, 洛杉矶时报发表了一篇关于加州海岸发生 68 级地震的报道。但它实际上依据的是 USGS 错误发布的 1925 年地震记录,于是闹出了一个地震预警响了 92 年的笑话。但这些风险并没有降低媒体机构对机器的热情。 华盛顿邮报去年宣布,开始由机器发布有关高中橄榄球比赛的报道。这些稿子每周都会自动更新,资
18、料来源是高中橄榄球教练提交的净胜分数据。在欧洲,各大新闻编辑部在算法的帮助下,去年每月生成数以万计的稿子。荷兰的一个机构甚至使用一种算法,用更简单的寓言改写稿子,为儿童“量身定制”新闻报道。牛津大学的亚历山大芬达坦言,虽然这些系统的生产效率比较高,但仍不够精密。虽然人工智能无疑会越来越多出现在新闻编辑室,但哈佛大学的约书亚本顿认为,专业记者们写稿时应对的真正困难和最严格的部分仔细权衡信息和呈现平衡的、情境化的故事将很难被机器掌握。(摘编自好新闻需要专业技艺 机器人“记者”难取代“本尊” ,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张小明”的核心是“写稿模块” ,其
19、工作原理是运用某些最新技术,通过语法合成与排序学习生成新闻。B新闻机器人是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最新应用,机器人新闻是机器人做的新闻;两- 5 -者的内涵完全不同。C机器人新闻普及速度超乎想象,特别是在美国,机器人写稿十分普遍,某些新闻已经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D现在, 洛杉矾时报的地震警报讯息、 华盛顿邮报有关高中橄榄球比赛的报道都是根据数据自动生成。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张小明”是第二代新闻机器人,性能要好于新华社的快笔小新。它不仅可以检索、选择图片,还能模仿人类的语气使用一些词语。B新闻机器人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采集、录入数据,经过分析加工,再将新闻
20、元素代入其中,制作出特定模板,就能“写”出新闻。C记者写新闻是一门人性比重极大的活技术,它要求记者对采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恰到好处的加工,在此基础上写出优秀的报道。D如今,报纸发行量日益减少,资本向在线广告转移,为了应对这些残酷现实, “机器人新闻”在全世界的新闻编辑室越来越受欢迎。9使用机器人“写”新闻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之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2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6 小题, 25 分)10.下边有关的文化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A.故事: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如“奉行故事” “虚应故事” 。 六国论中“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
21、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中的“故事”即此意。.B.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C.“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 “十五”又称“望” ,如“丁卯年三月之望” ,即丁卯三月十五。D.“象笏” ,即象牙做的笏。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以备忘。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 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确实B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盖:因为。C 大类女郎也 类:像D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所以:用来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苏琼,宇
22、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调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 ”芝异其对,暑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其郡多,及至,民吏肃然,奸盗止息。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 6 -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 ”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颖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颖
23、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颖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日:“虽矜饥馁,恐罪累府君。 ”琼日:“一身获罪,且活千宝,何所怨平?”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在那六年,人庶怀之,遂无一人经州。前后四表,列为尤最。遭忧解职,故人赠遗,一无所受。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俭,启听淮北取籴。后准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后为大理卿,而齐亡,仕周,为博陵太守。隋开皇初卒。 (节选自北史苏琼传 )12下列对文中画波
24、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货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B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渠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C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D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部中有粟家/自从贷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13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刺史” ,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太守”是“刺史”的下属,是一郡之首。B “府君”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 曲阳县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12 月月 考试题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