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 2018-2019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1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A千克/米 3 B克/厘米 3 C千克/分米 3 D吨/米 3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水中的倒影 B 透过树叶间的阳光C 水中弯折的铅笔 D 物体的影子3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轻舟 B山 C河中的水 D轻舟上的人4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2、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5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6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连线正确的是( )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27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 现象;“掬水月在水”说的是光的 现象。8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 5 米处,他的像距离平面镜 m,当这人向平面镜走去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成的像是 像(填“实”或“
3、虚”)。9下列光路图分别画出了眼睛看近处和远处物体的两种光路, 描述了正常眼的成像情况, 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 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10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象,根据图象分析,密度 甲 乙(选填“”、“”或“”);质量为 1.8kg 乙物质的体积为 dm 3。三、识图与作图题(每题 2 分,共 6 分)1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向水面,请在如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12在图中,画出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图。13用图所示的温度计测温,它指示的温度是 。3四、实验探究题(每空 2 分,共计 20 分)14小刚家新房子装修时,窗台上铺了一种叫“人造石”的材料
4、,小刚很好奇,这是一种什么物质呢?他拿了一块角料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测量了一下该“人造石”的密度。他先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1)小刚按图甲所示的方法测“人造石”的质量,请指出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人造石”的质量为 g。(3)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人造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人造石”的体积是 mL。(4)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该“人造石”的密度为 kg/m 3。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
5、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如图乙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其原因是 。(3)调整后如图丙所示,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16cm 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左右移动光屏,在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 (选填“照相机 ”“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工作的。如果将蜡烛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4五.计算题(共 12 分,务必写出规范的解题过程)16一个瓶子最多能装 2kg 的水。求:(1)该瓶子的容积;(2)用该瓶子装
6、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 水 1.010 3kg/m3, 油 0.910 3kg/m3)17一块石碑体积为 5m3,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石碑的样品,测得它的质量是 130g,用量筒装 100cm3的水,再把石碑样品完全浸入水中,水面升高到 150cm3处,求整块石碑的质量。52018-2019 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1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 )A千克/米 3 B克/厘米 3 C千克/分米 3 D吨/米 3【分析】密度的单
7、位有千克/米 3和克/厘米 3,但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米3(kg/m 3),它是由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和体积的国际单位米 3(m 3)复合而成。【解答】解:密度的定义是: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密度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其单位由质量和体积的单位复合而成;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kg),体积单位米 3(m 3),故密度的国际单位是kg/m3;故 A 正确;而其它选项中,质量的单位或体积的单位未取国际单位,故 B、C、D 错误;故选:A。【点评】对于密度的单位,因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复合而成,故常用单位有千克/米 3(kg/m 3),和克/厘米 3(g/cm
8、3);但国际单位只有一个。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水中的倒影 B 透过树叶间的阳光C 水中弯折的铅笔 D 物体的影子【分析】判断光的折射现象,要对折射的定义理解清楚,光从一种透明介质斜射入另一种透明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改变,这是光的折射,生活中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的现象也是光的折射。【解答】解:A、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倒影是平面镜成的像,这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故本选项错误。B、林间透过树叶缝隙的光线是直的,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故本选项错误;6C、人看到水里的铅笔偏折了,这是光的折射,故本选项正确;D、物体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
9、项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以下光现象原理:透镜、玻璃砖、看水中的物体一般都是光的折射原理;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镜子、水中倒影、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原理。3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轻舟 B山 C河中的水 D轻舟上的人【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位置的改变,物体处于运动状态。【解答】解:如果以河岸、山、山上的树为参照物,轻舟和任一者都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轻舟是运动的。以轻舟上的人为参照物时,轻舟和轻舟上的人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轻舟是静止的,以山为参照物时,轻舟和山的位置
10、发生了变化。故选:B。【点评】选定为参照物的物体可以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如果选定为参照物,参照物就假设为不动。然后判断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变化。4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 )A音调 B频率 C响度 D音调及响度【分析】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距声源的远近和振幅有关;音色又叫音品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解答】解:老师觉得小明发言的声音太小,即想让他说话的声音大一些,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响度。故选:C。【点评】解决此题要结合声音的三个特征
11、进行分析解答。牢记各自的决定因素。5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 D汽化和升华【分析】从熔化、凝华、凝固、液化的定义进行判断。7【解答】解:A、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冰的形成属于凝固;雪的形成属于凝华。故 A 错误;B、凝固时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冰的形成属于凝固;凝华是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雪花的形成是凝华过程。故 B 正确;C、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北方的冬天气温比较低,水结成冰,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而雪的形成
12、属于凝华。故 C 错误;D、汽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不符合题意。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针对判断物态变化的问题,首先明确物质现在的状态和原来的状态,根据熔化、凝华、凝固、液化、汽化、升华的定义进行判断。6学完光学后,小明对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连线正确的是( )ABCD【分析】结合选项的知识梳理中的内容,对照所掌握的具体知识,逐一做出判断即可。【解答】解:A、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 A 正确;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可用于夜视仪等;紫外线具有化学效应,可用来消毒、杀菌,故
13、B 错误;C、老花眼是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来矫正;近视眼是利用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来矫正,成正立缩小的虚像,故 C 错误;D、平面镜能成虚像,不能成实像;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凹透镜可以成虚像,故 D错误。8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知识结构的梳理,考查了多个知识点,要对每一个知识有一定清晰的认识,综合性较强,但总体难度不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7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 折射 现象;“掬水月在水”说的是光的 反射 现象。【分析】(1)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
14、,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解答】解:“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掬水月在水”就是水面出现月亮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答案为:折射;反射。【点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定西市 临洮县 2018 _2019 学年 年级 物理 上学 期末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