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2017_2018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 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作用。这一事实说明生物( )A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依赖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C能够影响其生活的环境 D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专题】类比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解答】解: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体
2、现了生物适应环境;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因此这一事实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2. 下列有关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体能够繁殖产生后代 C生物体能对外界制激作出反应 D生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考点】生物的特征【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
3、】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能繁殖后代,因此病毒是生物,故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错误;BCD、生物体能够繁殖产生后代、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体都能进行新陈代谢;BCD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 科学家曾用变形虫做分割实验,结果有核部分会复原失去的部分,还会活下来,无核部分过不久就会死亡,这证明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的是(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质 D线粒体 【考点】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专题【分析】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活动和遗传特性的控制中心,在细胞中起
4、决定性作用【解答】解:细胞核中的 DNA 上有遗传信息,这些遗传信息包含了指导、控制细胞中物质2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所以变形虫的分割实验,有核部分会在指令下复原原来割去的部分,还会活下来,无核部分过不久就会死亡。因此证明细胞核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起着控制作用。故选:B。【点评】理解掌握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4. 如图表示某植物体两种细胞的形成过程,表示细胞不同的生理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分别表示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B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C过程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D过程形成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不变 【考点】细胞的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专题】过程示
5、意图;归纳推理;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专题【分析】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我们把形态、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群称之为组织【解答】解:A、过程,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数目增多,分别表示了细胞的生长和分裂,A 正确;B、是细胞分化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B 正确;C、细胞分裂的过程,染色体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C 错误;D、表示细胞的
6、生长,是细胞分化的过程。过程形成的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不变,D正确。故选:C。【点评】理解掌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5. 我们知道,植物主要通过根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如果一次施肥过多,根毛细胞不但吸收不到水分,反而要失去水分,从而使植物萎蔫,即“烧苗” 该现象说明( )A植物的生活需要水,不需要无机盐 B植物吸收水分与土壤中无机盐浓度有关 C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 D植物生活对水和无机盐的需求量不同 【考点】植物细胞的吸水、失水;无机盐的类型及其对植物的作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根 茎 叶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分析】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是: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
7、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解答】解: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3故“烧苗”现象说明植物吸收水分与土壤中无机盐浓度有关。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6. 如图是果树的一段枝条,长有大小相同的甲、乙两个果实,现对枝条两个部的树皮进行了环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果实乙不能继续长大,原因是切断了运输有机物的筛管 B果实甲能继续长大,因为运输有机物的通道未被切断 C枝条上部的叶片不会萎蔫,因为运输水的通道未被切断 D枝条上 a,b
8、,e、d 四处,b 处可能会形成瘤状物 【考点】筛管的位置和对有机物的运输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根 茎 叶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分析】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解答】解:我们知道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树皮进行环割就相当于切断了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有图可以看出甲周围有叶子,叶制造的有机物能不断送到甲果实,可以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故可以继续发育;乙在其上下都进行了环割,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送到乙果实,乙得不到营养物质将停止发育而凋落。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主要输导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而
9、图中的处理并没有伤及木质部,所以植物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还在。枝条上部的叶片会得到水分和无机盐不会因树皮环剥而萎蔫,枝条上 a,b,e、d 四处,d 处可能会形成瘤状物故 D 错误。故选:D。【点评】结合茎的结构图及各部分功能进行记忆。7. 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会延长贮存时间这是因为该措施能( )A抑制呼吸作用 B促进光合作用 C抑制蒸腾作用 D促进物质交换 【考点】植物的呼吸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专题】归纳推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储存水果的方法解答时可以从温度、氧气与呼吸的关系方面来解答【解答】解:温度: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
10、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使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氧气浓度大呼吸作用旺盛,氧气浓度低,呼吸作用弱。因此贮存水果时,减少氧气含量,会抑制呼吸作用,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因此,贮存水果时,适当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会延长贮存时间。这是因为该措施能抑制呼吸作用。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呼吸作用受温度、氧气浓度的影响48. 完成受精作用后,花的各部分会发生变化。图中、分别为( )
11、A子房、胚、种皮、受精卵 B胚珠、受精卵、果皮、胚 C子房、胚珠、果皮、种子 D子房、珠被、种子、种皮 【考点】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专题】归纳推理;植物的生殖专题 【分析】一朵完整的花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由于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子房逐渐膨大,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解答】解:子房的发育情况可用图示为:可见,图中、分别为子房、胚珠、果皮、种子。故选:C。【点评】明确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情况是解题的关键。9. 玉米播种前要松土,播种后常用地膜覆益,这样可以促进种子萌发,主要原因是( )A松土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地膜覆盖可
12、以保持土壤湿度 B松土使土壤中空气充足,地膜覆盖可以防止农业害虫 C松土使土壤中空气充足,地膜覆盖可以提高温度 D松土可以提高土壤湿度,地膜覆盖可以降低光照强度 【考点】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种子的结构和萌发专题【分析】种子的萌发条件包括外界条件和内部条件。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据此答题。【解答】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玉米播种前要松土,播种后常用地膜覆益,这样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因为松土使土壤中空气充足,地膜覆盖可以提高温度,为种子的萌发提供适宜的条件。故选:C。【点评】熟记种子萌发
13、的环境条件。10. 如图为某植物在夏季一晴天的光合作用变化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说明:图中CO2 表示二氧化碳( )Ad 点的光合作用强度比 e 点弱 Bde 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强 C光合作用开始的时间是 a 点 D植物从 b 点后开始积累有机物,到 f 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考点】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专题】归纳推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5【分析】由于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二氧化碳释放速率可认为不变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当二氧化碳释放减少时说明出现光合作用。图中 a 点表示光合作用开始,b和 f 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g 表示光合
14、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c 点可理解为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所致,据此解答。【解答】解:A、分析曲线图可知,d 点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少于 c 点时的吸收量,所以 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比 c 点时弱,A 正确;B、de 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温度稍微降低,气孔张开,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加,B 错误;C、从 a 点开始二氧化碳的释放逐渐减少,说明从 a 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 点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 正确;D、b 点以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g 点以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f 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f
15、 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D 正确。故选:B。【点评】在解答过程中需准确分析图解,从图解中获取解题的有效信息。在分析曲线图时需注意光合作用的起始点、中午光合作用减弱的原因等的分析。二、简答题11. 请回答“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有关问题:(1)下图中几个实验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 。(2)如果要把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的中央,将载玻片向移动。(3)假若你所用的显微镜共有六个镜头(如图) ,若想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你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填序号) 。(4)某生按正确的操作步骤观察到了口腔上皮细胞,但看到的物像不够清晰,此时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16、(5)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如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最不容易出现气泡的是(箭头代表盖盖玻片的方向)6。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专题】归纳推理;显微镜的使用专题【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1擦:用洁净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滴: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取:用牙签在口腔内侧轻刮几下(操作前请漱口) ,并将之涂抹在生理盐水滴中;4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轻轻盖在表皮上。盖时,让盖玻片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水滴的边沿,然后慢慢放下,以免产生气泡;5染:在盖玻片一侧滴 12 滴碘液,在盖玻片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碘液,解答即可。【解答】解:(1
17、)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记忆为:擦、滴、刮、抹、盖、染。图中是滴、是刮、是染、是盖,所以正确顺序为;(2)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发现物像处于视野的右上方,为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3)图中 def 有螺纹是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越长放大倍数越大;abc 没有螺纹是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越长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成绩,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 恩施 利川市 2017 _2018 学年 年级 生物 上学 期末试卷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