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61群落的演替(含解析).doc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61群落的演替(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考点一遍过考点61群落的演替(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考点 61 群落的演替 1演替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演替过程(以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例)3群落演替中两种类型的不同点类型项目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时间 经历时间漫长 经历时间较短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 裸岩上的演替 森林砍伐地、弃耕农田上的演替4群落演替的特征(1)方向:一定的方向性。(2)能量:群落有机物总量增加。(3)结构:营养结构变得复杂,物种多样性增加。5群落演替的原因(1)
2、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3)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5)人类活动的干扰。考向一 群落演替类型的判断21如图表示某地云杉林的形成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群落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B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主要与气候、土壤等条件有关,与人类活动无关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其中过程中,云杉逐渐成为优势种D在云杉林群落中有明显的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参考答案】C解题技巧判断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方法(1)从起点上判断初
3、生演替的起点为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次生演替的起点为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环境。(2)从时间和速度上判断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的是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的是次生演替。2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3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阶段与阶段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D阶段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参考答案】D考向二 群落演替的趋势和规律3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b 点时只
4、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d 点时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 C图丙可表示该地块上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 4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参考答案】A技法提炼群落演替的方向和结果分析(1)群落演替的方向自然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一般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最终的演替结果主要由演替地所处的气候条件决定。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很难形成森林。(2)群落演替的结果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机物总量增加。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稳定性:演替是生物和环境反复相互作用,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可逆的变化,使抵抗力稳
5、定性越来越高。4从“湖泊”到“森林”要经历 5 个演替阶段:裸底阶段、沉水植物阶段、浮叶根生植物阶段、挺水植物阶段、森林植物阶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人为干扰时,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速度可能会加快B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和火灾后的草原进行的演替一样,都属于初生演替C上述演替过程中,植被的光能利用率逐渐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在 10%20%D当演替达到森林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的组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答案】B【解析】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与方向,因此有人为干扰时,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速度可能会加快,A 正确;从“湖泊”到“森林”的演替起始于裸底阶段,因此属于初生演替,而火灾
6、后的草原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 错误;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群落结构逐渐复杂,植被光能利用率提高,但能量传递效率保持相对稳定,仍然保持在 10%20%,C 正确;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群落5内物种组成也会发生变化,D 正确。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新群落中优势种不同于前一群落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显著变化C初生演替既可以起源于陆地也可起源于海洋D围湖造田说明人类的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2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影响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要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B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7、往往是破坏性的C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演替D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3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B与草地生态系统相比,常绿阔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C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土壤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D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4甲地因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随后两地陆续出现植被。如图曲线描述了某种变化。下列相关
8、叙述错误的是A短期内甲地群落的垂直结构比乙地复杂B图中曲线可描述乙地土壤中有机物含量的变化C随着时间延长甲、乙两地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D随着时间延长甲、乙两地一定都发展为森林群落65在湿地边坡等环境恶劣的地区恢复为林地的过程必须通过人工干预,在恢复林地的前期要特别注意选择合适的先锋植物进行种植,这有利于林地的快速恢复。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湿地边坡恢复为林地的过程属于次生演替B该实例说明人类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C先锋植物应不仅能适应贫瘠土壤,还能保持水土、改良土壤D先锋植物最好选用从其他地区引入的繁殖快、易存活的植株6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可表
9、示火灾后森林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中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7某生物科研小组调查某弃耕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中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绘制了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随时间的推移物种逐渐消失,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降低B弃耕农田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所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三个物种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同时体现出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图中 bc 段,物种的种群密度变为相对稳定与其耐受弱光有关8如 图 显 示 某 一 规 模 农 场 自 1917 年 第 一 次 使 用 化 肥 后 100 年 中 物 种 丰 富
10、度 变 化 的 数 据 。 下列 分 析 正 确 的 是7注:纵坐标为单一物种总干重所占百分比,横坐标为物种丰富度。A1942 年比 1917 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B2017 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比以前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从图中信息反映出人类的干扰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19172017 年间该农场种群类型数量和各种群密度均不断降低9美国的一个淡水池塘的群落演替过程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注:W水面植物;M水边植物;S岸上植物;Bm沼泽草地植物;Bs沼泽灌木;C松树林;D落叶树A该池塘经过一系列演替,最终演变为一个森林B最终该地分布较广的是落叶树C演变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生物 考点 61 群落 演替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