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4神经调节(含解析)苏教版.doc
《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4神经调节(含解析)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规范练24神经调节(含解析)苏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规范练 24 神经调节一、选择题1.(2017 海南)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 )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答案 A解析由“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信息可知此调节为神经调节,由“当血压升高时从而使血压降低”可知为负反馈调节。2.(2018 全国理综)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 K+和 Na+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
2、K+和 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B.细胞外 K+和 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C.细胞外 K+浓度高于细胞内,Na +相反D.细胞外 K+浓度低于细胞内,Na +相反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神经细胞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结构基础。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K +通过离子通道由膜内扩散到膜外,细胞外 K+浓度低于细胞内。而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Na +通过离子通道由膜外向膜内扩散,膜外 Na+浓度高于膜内。3.(2016 全国理综)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 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 ATP2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 ATPD.神
3、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 ATP答案 B解析本题解题的切入点是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进行的场所,所以 ATP 能在此产生,A 项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为扩散,不消耗 ATP,B 项错误。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要消耗 ATP,C 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是离子运动的结果,离子的运动要消耗 ATP,D 项正确。4.下列有关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B.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是 K+外流C.神经纤维上兴奋产生的原因是 Na+通过被动运输方式转运入膜内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
4、传递是单向的,且只经过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变答案 D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导,A 项正确。K +外流导致神经纤维上静息电位的产生和维持,B 项正确。兴奋的产生是 Na+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内流造成的,C 项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 项错误。5.下列有关人体对刺激做出反应的表述,错误的是( )A.病原体感染人体后,被感染细胞的清除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B.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此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C.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的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此过程不属于反射D.某人缩手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受损,其手指皮
5、肤被刺破时的反应是有感觉但不会缩手答案 C解析病原体感染人体后,被感染细胞的清除可以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A 项正确。叩击膝盖下的韧带,小腿前踢,此过程为非条件反射,兴奋在相邻的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借助于神经递质,所以此过程中有化学物质传递信息,B 项正确。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的过程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C 项错误。某人缩手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受损,手指皮肤3被刺破时,其相应的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的兴奋,能够通过传入神经以及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传到大脑皮层,此人有感觉,但大脑皮层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到脊髓的低级神经中枢后,不能通过传出神经传到相应的效应器,所以此
6、人不会缩手,D 项正确。6.(2018 天津理综)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不受激素影响C.不存在信息传递D.能直接消灭入侵病原体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的传递过程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A 项正确,C 项错误。神经系统也受激素的影响,如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 项错误。免疫调节才是消灭病原体的,D 项错误。7.(2017 海南)下列与人体神经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缺氧不影响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B.肌
7、肉细胞的细胞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C.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可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D.神经递质可将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传递给突触后神经元答案 A解析肽类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是耗能过程,缺氧会影响该过程,A 项错误。神经肌肉接头也是一类突触,肌肉细胞的细胞膜为突触后膜,其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 项正确。神经纤维上的电信号传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向前膜移动,与突触前膜接触后,经胞吐释放神经递质,C 项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 项正确。48.右图为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a 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
8、,b 处能测到电位变化B.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完成后即失去活性C.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 处兴奋传导的速率大于 c 处D.能接受各种刺激,引起的反应答案 D解析 a 处接受适宜的电刺激,经过突触前膜传到突触后膜,在 b 处能测到电位变化,A 项正确。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很快会被酶催化分解或被摄取回收而失去活性,B 项正确。题图中有三个神经元,a 处为神经纤维,c 处为突触,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速率大于突触处兴奋的传递速率,C 项正确。为感受器,感受器不能接受各种刺激,如视觉感受器不能接受声音的刺激,D 项错误。9.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
9、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 +和 Cl-同时内流答案 D解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酶系统所破坏,有利于突触前膜快速大量释放神经递质,A项正确。神经冲动是电信号形式,神经递质属于化学信号,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释放,实现了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B 项正确。由图可知,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了相应离子通道的开放,C项正确。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引起阳离子内流或阴离子内流,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课时 规范 24 神经 调节 解析 苏教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