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物理快速提分法模型十功能关系学案(含解析).docx
《2019高考物理快速提分法模型十功能关系学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物理快速提分法模型十功能关系学案(含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功能关系功和能的概念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重要、最普遍、最基本的客观规律,运用功和能量的转化关系解题是解决物理学习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功能问题是历年高考的重中之重考查的特点是:涉及知识面广、灵活性大、综合性强、对能力要求高掌握好这部分下车对真正实现知识、方法、能力的三维发展作用重大一、功和动能定理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外力对物体做正功,将使物体的动能增加,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物体的动能的过程;物体克眼外力做功,物体的动能将减少,是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这就是动能定理 KWE合 所揭示的本质。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关键是分析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2、每个力是否做功,是做正功还是负功,并求出功的代数和另外就是明确做功过程始末两个状态的动能动能定理既适用于直线运动,也适用于曲线运动;既适用于恒力做功,也适用于变力做功:且力做功时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可以在一条直线上,也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另外,动能定理既适用于力学中物体的机械运动,也适用于电磁学中电场力做功、电流做功、安培力做功等问题因此,动能定理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和优越性二、功和能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遵循的规律系统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系统内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系统克服摩擦力做功时;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等量的内能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电流力作功使电能转化;电场力做功,使电荷的电势能改变:电磁感应现象中,安阿片力作功,使电能发生改变等应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解题,由于不考虑中间复杂的变化过程,往往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因此也是高考物理中的热点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功是一种过程量,它和一段位移(一段时间)相对应;而能是一种状态量,它个一个时刻相对应。两者的单位是相同的(都是 J) ,但不能说功就是能,也不能说“功变成了能” 。在研究功和能的关系时,尤其要突出:“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这一基本概念。物体动能的增量由外力做的总功来量度: W 外 =E k,这就是动能定理。2小锦囊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多少,只决定于力、位移、力和位移间夹角的大小
4、,而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在一定的条件下,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该力的功。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由重力做的功来量度: WG= -E P,这就是势能定理。物体机械能的增量由重力以外的其他力做的功来量度: W 其它 =E 机 , ( W 其它 表示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做的功) ,这就是机械能定理。当 W 其它 =0 时,说明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一对互为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摩擦力做的总功,用来量度该过程系统由于摩擦而减小的机械能,也就是系统增加的内能。 f d=Q( d 为这两个物体间相对移动的路程) 。经典例题 总质量为 M 的列车,沿水
5、平直线轨道匀速前进,其末节车厢质量为 m,中途脱节,司机发觉时,机车已行驶 L 的距离,于是立即关闭油门,除去牵引力。设运动的阻力与质量成正比,机车的牵引力是恒定的。当列车的两部分都停止时,它们的距离是多少?分析与解答:对车头,脱钩后的全过程用动能定理得: 201)()(vmMgskFL对车尾,脱钩后用动能定理得:202vms而 1,由于原来列车是匀速前进的,所以 F=kMg由以上方程解得 mMLs。变式 1 用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如果前后两过程的运动时间相同,不计空气阻力,则()A加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比匀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大B匀速过程中拉力做的功比加速
6、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大C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一样大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分析与解答:应先分别求出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再进行比较。重物在竖直方向上仅受两个力作用,重力 mg、拉力 F。匀加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 F1,物体向上的加速度为 a,3小锦囊分析该题,也可将水平的匀强电场等效成一新的重力场,重力为 Eq,A 是环上的最高点,B 是最低点;这样可以把该题看成是熟悉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的问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1-mg=ma拉力 F1所做的功 2)(atgmsW 2)(atgm匀速提升重物时,设拉力为 F2,根据平衡条件得 F2=mg匀速运动的位移 2tvts所以匀速提升重物时拉力的功
7、 22mgatsFW比较可知:当 ag 时, 21W;当 a=g 时, 21;当 afm所以当 F=12N 时,A、B 出现相对滑动,A、B 相对运动距离是 1m,即 A 相对 B 向后打滑 1m,给定车长为 2m,所以 2s 时 A 仍在车上.F 对车做功 WF=FSB=60J摩擦力对 A 做功 Wf=fSA=8J小车动能增加: E K=(F-f)SB=50J变式 6 如图所示,虚线上方有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方向竖直向下,虚线上下有磁感应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ab 是一根长为 L 的绝缘细杆,沿电场线放置在虚线上方的场中, b 端在虚线上将一套在杆上的带正电的小球从 a
8、 端由静止释放后,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到达 b 端.已知小球与绝缘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0.3,小球重力忽略不计,当小球脱离杆进入虚线下方后,运动轨迹是半圆,圆的半径是 L/3,求6带电小球从 a 到 b 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与电场力所做功的比值.分析与解答:小球在沿杆向下运动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 N=qvB,所以摩擦力 f=N =qvB当小球做匀速运动时: qE=f=qv bB小球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 Rvmqb2又 3LR,所以 Lvb3小球从 a 运动到 b 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1bfvW电而 mBqLvqEWb102电所以 bf 4522电则
9、 9电 f经典例题 如图所示,质量 M4kg 的木板长 L1.4m,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其上面右端静止一质量 m=1kg 的小滑块(可看作质点) ,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0.4,先用一水平恒力 F28N 向右拉木板,要使滑块从木板上恰好滑下来,力 F 至少应作用多长时间( g=10m/s2)?分析与解答:题中木板在恒力 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加速运动,滑块受摩擦力作用相对地面也向右滑动,因为am f/m=g =4m/s2, aM=( F-f) /M=6m/s2。即木板的加速度大于滑块的加速度。所以在力F 作用时间内的任意时刻木板的速度必大于滑块的速度,若力 F 作用停止后,当两者的速度
10、恰好能够相等并且滑块到达下滑的临界状态,这时滑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为 L,则力 F作用在木板上的时间就是最短时间,设木板在力 F 作用期间的位移为 sM,通过上述物理过程的分析可知,要使滑块滑下来,其临界条件是 vM=vm=v,且滑块的相对位移 sM=L,明确这些条件后,求极值就不难了,对由 M 和 m 组成的系统有:由动量定理得: vFt)(fqvB NqEabEB7由功能关系得: 2)(1vmMgLFsM对木板有 21tta解得 mints变式 1 将质量为 2m 的长木板静止的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 743 甲所示。以质量为 m 的小铅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 v0由木板左端恰能滑至
11、木板的右端与木板相对静止,铅块运动中所受的摩擦力始终不变。现在将木板分成长度与质量均相等的两段(1、2)后紧挨着仍放在此水平面上,让小铅块仍以相同的速度 v0由木板的左端开始滑动,如图 4 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铅块仍滑到木板 2 的右端保持相对静止B小铅块滑过木板 2 的右端后飞离木板C小铅块滑过木板 2 的右端前就与之保持相对静止D乙过程产生的热量少于甲过程产生的热量分析与解答:小铅块在木板上滑动时,由于水平面是光滑的,小铅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木板的质量越大,小铅块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越长,若是木板的质量无穷大,则铅块最终的速度为零,其动能全部转化为热,没有动
12、能转移到长木板上,这说明了长木板的质量越大,获得的动能越小;质量越小,获得的动能越大。在乙图中小铅块在木板 1 上运动时的情况与甲图中的情况完全相同,小铅块滑上木板 2 之后,由于木板 2 的质量变小,动能转移到木板 2 上多于转移到甲中的情况,那么小铅块与木板 2 相对静止时的速度比甲中的大,系统损失的动能小于甲中损失的动能。而 E 损 Q f s 相对 ,说明在乙中的相对位移比甲中的小,故小铅块会滑到木板 2 的右端前就与之保持相对静止,乙过程产生的热量少于甲过程产生的热量。答案为 CD位置 A B C速度(m/s) 2.0 12.0 08变式2 如图所示,某人乘雪橇从雪坡经A点滑至B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物理 快速 提分法 模型 功能 关系学 解析 DOC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