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儋州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2501116.doc
《湖南省儋州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250111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儋州一中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9012501116.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1 -2020 届高二第一次月考试题语 文本 试 卷 共 12 页 。 全 卷 满 分 150 分 。 考 试 用 时 150 分 钟 。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 用 2B 铅 笔 将 答 题 卡 上 试 卷 类 型 A 后 的 方 框 涂 黑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号 涂 黑 , 写
2、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魏晋时期, “手帖”是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最初并没有一定具备作为书法范本的功能。因为王羲之手帖书信里字
3、体的漂亮,在他去世后三百年间,这些简短随意的手帖逐渐被保存珍藏,装裱成册页卷轴,转变成练习书写、欣赏书法的范本, “帖”的内涵才从“书信”扩大为习字的书法范本。特别是到了唐太宗时代,因为对王羲之书帖的爱好收藏,以中央皇室的力量,搜求南朝文人手帖,把原来散乱各自独立的手帖编辑在一起,刻石摹拓,广为流传,使王羲之和许多南朝手帖,因此成为广大民众学习书写的汉字美学典范,产生十七帖一类官方敕定的手帖总集版本,也促使“帖”这一个词汇有了确定书法楷模的意义。因为“手帖”意义的改变,原来南朝文人书信的特质消失了。唐代的名帖,像欧阳询的梦奠帖 、 卜商帖 、 张翰帖 ,都已经不是书信性质的文体,连字体也更倾向
4、端正谨严的楷书,魏晋文人行草书法手帖的烂漫洒脱自在都已不复再见。欧阳询的书法大家熟悉的多是他的碑拓本,像九成宫 、 化度寺碑 ,已经成为汉字文化圈习字的基础范本,也都是楷书。欧阳询名作,收藏在北京故宫的张翰帖 、 卜商帖和辽宁博物馆的梦奠帖 ,其中或有双勾填墨的摹本,但年代都非常早,不会晚过宋代,摹拓很精。 张翰帖近年北京故宫展出过,卷尾还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体的题跋王羲之字体的行草风格与他书写的内容有关,因为是写给朋友的段柬、便条,所以率性随意, “行” “草”说的是字体,其实也是说一种书信体的自由。 张翰帖不是书信,是从- 2 -晋书文苑传的张翰传记中抄录的文字,是严肃性的史传,因此欧阳询的用
5、笔端正严格到有些拘谨, 张翰帖一开始介绍张翰“善属文,纵任不拘” ,文学好,为人任性不受拘束。下面就是与顾荣的对话,结尾两行是最美的句子“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鲈鱼,遂命驾而归”一向端正严肃的欧阳询,似乎写到这样的句子,也禁不住笔法飞动飘逸了起来。宋微宗曾经评论张翰帖 , “笔法险劲,猛锐长驱” 。高宗也曾经评判过欧阳询的书法“晚年笔力益刚劲,有执法廷争之风。孤峰崛起,四面削成” “猛锐长驱” 、 “四面削成” 、“险劲” 、 “刚劲”都可以从张翰帖的用笔看出。(摘编自听蒋勛讲最令他迷恋的历史)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手帖是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最初不具备书法范
6、本的功能,但到了王羲之时发生了变化。B帖的内涵之所以由书信扩大到习字的书法范本,是因为手帖在魏晋时期的快速发展。C “帖”具有书法楷模的意义,与十七贴一类的官方敕定的手帖总集版本的产生有关。D欧阳询的书法端正严格,但是张翰帖这一书信不仅笔法严谨,而且飞动飘逸。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在论证了“手帖”的意义改变后,指出唐代的名帖已经不具备书信的性质,而且字体和前朝相比更倾向端正与严谨。B文章的第二段阐述了唐皇室对王羲之手帖的爱好收藏与“帖”书法楷模意义之间的关系。C文章的第三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式,证明了文体属性的改变对唐代名帖的风格有影响。D我们经常说字如其人
7、,欧阳询的张翰帖用笔端正严格拘谨,说明欧阳询在为人处事上远不如张翰那样洒脱。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如果没有唐皇室对王羲之手帖的爱好与收藏,对南朝手帖的搜求,可能作为书法楷模的“帖”的出现还将推迟。B由宋徽宗和宋高宗对张翰帖的评价来看,我们大概可能推测出欧阳询的书法在宋朝的影响力还是很强的。C魏晋文人用行草写帖,唐代人用楷体写帖,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体的属性对帖的字体的风格有影响。D因为唐代的名帖梦奠帖 、 卜商帖 、 张翰帖已经不再是书信,所以这些帖的笔法严谨而不飘逸。- 3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我只欠
8、母亲赵鑫珊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决定命运的信件。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
9、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
10、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 ”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 4 -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
11、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 “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 ”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
12、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 、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这回妈没有哭。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
13、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4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到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B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预示着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C本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满含深情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D这是一篇源自作者心扉的文章,夹杂着对自己过去无知的愧疚和母亲感恩似的怀念,读来扣人心扉。5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分析。 (6 分)6作者
14、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 (6 分)- 5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注】本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设计实施的中国教育追踪调查。调查在全国范围内抽取 28 个区县的 112 所城乡学校、438 个班级、19487 名初中学生作为调查样本,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老师及学校领导。(摘自光明日报2016 年 8 月 18 日)材料二: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 51.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 40.2%,母亲外出的最少,占 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
15、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在自我接纳和人际交往方面,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表现矛盾,他们觉得自己更有用,同时也觉得别人比自己运气好;他们觉得自己更受人欢迎,但不愿意和别人谈话聊天;他们认为自己的好朋友更多,但无助感最强。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对亲子依恋的研究结论是:心理健康最基本的要求在于婴儿应该有与母亲(或稳定的代理母亲)之间的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的关系。他深信,早期依恋特征对个体后期发展有重要影响,而且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依恋难以重新建立,个体会出现情感不稳定的状况,面对
16、挑战时也容易出现易怒情绪。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 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比父亲外出的高 2 个百分点;有 87.8%对未来怀有希望,比父母外出的高 6.3 个百分点。- 6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打工父母跟孩子见面和联系次数存在“临界点” ,即每年见面 4次,每月联系 4 次,不到这个次数,孩子的心理状态比不见面、不联系的情况还差。“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撩拨效应 ,如果完全没有联系,孩子不会再指望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遇到问題会去寻求其他人。反之,如果联系紧密,孩子会
17、指望得到父母支持。此外,当每年见面次数超过 9 次,每月都有联系时,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 ”北京师范大学李亦菲教授说。(摘自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问题及对策的调研报告及工人日报2016 年 7月)材料三:对于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爱保护有了国家层面的制度,2 月 14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意见明确了基层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职责,首次提出了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帐的制度,一人一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并且规定了台帐的主要信息来源: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通过定期走访、全面排查
18、后掌握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情况、监护情况、就学情况;乡镇政府组织的重点核查;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或虐待、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材料四:僵化的户籍制人为地把人画地为牢,把人们固定在户籍地,这才是留守儿童大量存在的制度性原因。很多人不去要求政府改革户籍制度,而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去关注留守儿童,希望更多公益机构去关怀帮助留守儿童,这不是舍本逐末吗?如果改变了产生留守儿童的制度,也不需要政府投入这么多资源了,纳税人也可以节省一大笔钱;如果户籍制不变,
19、恐怕再多的政府投入,再多的公益人士也无法解决问题。(摘自黄凯平留守儿童的伪问题与真问题)7下列对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面是(3 分)A根据调查可以看出,只有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比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不良表现是最突出的。B打工父母与孩子见面和联系的次数越多,孩子的心理状态越好,不见面和不联系情况最差。C如果想要让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能够达到正常孩子的水平,每年父母与孩子见面的次数要超过 9 次。D针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国家出台的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对他们有关爱和保护的作用。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7 -A美国心理学家
20、约翰鲍威尔的研究结论表明,婴儿只有与母亲之间有连续不断的温暖、亲密关系,才会心理健康。B对于儿童的成长来讲,早期依恋的发展是不可逆的,一旦错过关键期,儿童就不能再建立儿童依恋,并且情感会不稳定。C从材料一的调查情况可以看出,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农村留守儿童的身高与城市儿童和随迁儿童的相比都要低。D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和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相比,前者对现有生活的满意度低,但对未来却更怀有希望。E要求政府投入更多的人力与财力去关注留守儿童,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根本办法在于改革户籍制度,不要用僵化的户籍制度约束人。9结合材料分析,如何才能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4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
21、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许仲宣,字希粲,青州人。汉乾祐中,登进士第,时年十八。周显德初,解褐授济阴主簿,考功员外郎张义荐为淄州团练判官。宋初赴调,引对便殿。仲宣气貌雄伟,太祖悦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诏知北海军。仲宣度其山川形势、地理广袤可以为州郡,因画图上之,遂升为潍州。初,议建牧马监,令仲宣行视诸州,颇得善地。从征并门,掌给纳,四十余州资粮悉能集事。帝益知其强干。开宝四年,知荆南转运事。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随军转运事,兵数十万,供馈无阙。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中谢日,召升殿奖谕,赐绯。九年,诏知永兴军府事。太宗嗣位,迁兵部郎中,驿
22、召赴阙,赐金紫。授西川转运使,属西南夷寇钞边境,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改广南转运使,会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将孙全兴等失律,仲宣因奏罢其兵。不待报,即以兵分屯诸州,开库赏赐,草檄书以谕交州。交州即送款内附,遣使修贡。仲宣复上章待罪,帝嘉之。八年,仲宣为左谏议大夫。未几,召还,以本官权度支。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仲宣性宽恕,倜傥不检,有心计。初,为济阴主簿时,令与簿分掌县印。令畜嬖妾,与其室争宠,令弗能禁。嬖欲陷其主,窃取其印藏之,封识如故,以授仲宣。翌日署事,发匣,则无其印,因逮捕县吏数
23、辈及令、簿家人,下狱鞫问,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令闻之,仓皇失措,仲宣处之晏然,人服其量。尝从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数万,给士卒为灯具。仲宣已预料置,奉之如其数。其才干类此。(节选自宋史许仲宣传 ,有删改)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8 -A. 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B. 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C. 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
24、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D. 仲宣亲至大度河谕以逆顺示以威福夷人率服会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时仲宣干没官钱召还令御史台尽索财计簿钩校凡数年而毕无有欺隐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乾祐,指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称,文中还有“显德” “开宝”等。B. 漕挽, “漕”指水路运输, “挽”指陆路运输。 “漕挽”指水、陆运输,也指运输粮饷。C. 赐绯,赐给绯色官服。指官员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赐准许服绯,以示恩宠。D. 权,暂时代理官职。一般指官吏补充缺职,也可指由候补而正式任命。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许仲宣才貌兼备,历仕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儋州 一中 2018 _2019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试题 2019012501116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