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课时训练十六实验原理与科学探究练习20190114182.doc
《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课时训练十六实验原理与科学探究练习2019011418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2018年中考化学基础复习课时训练十六实验原理与科学探究练习20190114182.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训练(十六) 实验原理与科学探究夯实基础12017东城一模 某化学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 K161 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打开 K,使过氧化氢溶液流入烧瓶中。下列对实验中部分现象的预测中,一定正确的是( )图 K161A装置中会有气泡冒出,黑色固体消失 B装置中会有液面下降,溶液颜色不变C装置中会有气泡冒出,溶液颜色不变 D装置中会有液面上升,溶液变为无色22016怀柔一模 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入 10 滴紫色石蕊溶液,装入玻璃管中,然后从玻璃管两端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并迅速封闭两端管口,很快可观察到管内有白烟产生,待白烟消失后还可观察到如图 K162 所示的现象。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 K162A该过程中没有化学反应发生 B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同C图示黑点表示石蕊溶液变成了红色 D氨水和盐酸都属于易挥发性物质32017朝阳一模 炎热的夏天,在家中可以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制备材料 1.5 g 小苏打、1.5 g 柠檬酸、蔗糖、果汁、凉开水、500 mL 饮料瓶。制备流程 图 K163查阅资料 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体逸出;喝汽水后会打嗝,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问题讨论 (1)请结合资料解答。 问题 步骤中为什么要用凉开水制汽 水?步骤旋紧瓶盖后,为什么汽水中的气泡会由多变少直至不再冒出
3、?答案_(2)制汽水时,利用了小苏打能与柠檬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性质,由此推测下列能与柠檬酸反应的物质有_。A镁带 B铜片 C食盐 D鸡蛋壳42015西城一模 课外小组同学进一步研究铁与氧气的反应。提出问题 铁丝燃烧时为什么会有“火星四射”的现象?查阅资料 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现象与铁丝含碳量有关。2进行实验 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实验 现象 解释与结论实验 1:取直径 0.20 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零星的火星四射实验 2:取直径 0.20 mm,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实验 3:取直径 0.20 mm,含碳0.
4、5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0.20 mm 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_提出问题 纯铁在氧气中燃烧溅落的“黑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 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 Fe3O4和 Fe2O3两种(FeO 易被氧化);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溶液。继续实验 测定黑色固体的成分。实验 现象及数据 解释与结论实验 4:将冷却后的黑色固体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现象是_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固体中含有铁实验 5:取 2.8 g 纯铁在氧气中燃烧,收集溅落的黑色固体,干燥并称其质量黑色固体质量为 3.44 g黑色固体的组成及质量为_实验拓展 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
5、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体积分数约为 80%的氧气,预先应向容积为 360 mL 的集气瓶中加水的体积为_mL。52016通州一模 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自己使用的某品牌牙膏的主要成分。查阅资料 牙膏的成分有活性物质、摩擦剂、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常用的牙膏摩擦剂的主要成分有 CaCO3、Al(OH) 3、SiO 2;牙膏除了碳酸钙以外,其他物质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SiO 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Al(OH) 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 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偏铝酸钠和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
6、氧化铝和稀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相关物质的溶解性如下表:物质 Al(OH)3 NaAlO2 AlCl3溶解性 不溶 溶 溶该品牌牙膏含有上述摩擦剂中的两种成分,为探究摩擦剂的组成,化学兴趣小组取适量该牙膏加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该牙膏中的摩擦剂。提出猜想 猜想 1:摩擦剂的成分为 Al(OH)3和 CaCO3;猜想 2:摩擦剂的成分为_;猜想 3:摩擦剂的成分为 SiO2和 Al(OH)3。设计实验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预期实验结论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 1 成立,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组装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取少量摩擦剂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_
7、摩擦剂部分溶解,石灰水无 猜想 3 成立3明显变化实验结论 经过实验验证,猜想 1 成立。实验反思 同学们为进一步确认摩擦剂中含有氢氧化铝,先在少量牙膏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依据该现象可以判断摩擦剂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铝。拓展提升1某兴趣小组用图 K164 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图 K164(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_(填化学式)。(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 ,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查阅文献 碳酸钙(碳酸钠等)
8、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提出假设 假设 1:挥发出的 HCl 使浑浊变澄清;假设 2:_。设计实验 为除去 CO2中的 HCl,小华在图 1 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 2 装置,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_乙(填序号);其中盛放的试剂合理的是_(填序号)。A浓硫酸 BNaOH 溶液C饱和 Na2CO3溶液 D饱和 NaHCO3溶液实验现象 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 CO2,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得出结论 由上述探究可得出的结论是_。图 K165(3)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 pH 传感器测得图 1 烧杯中溶液的 pH 随通入气体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K1
9、65 所示。 AB 段 pH 几乎不变的原因可能是_; D 点所得澄清溶液的成分除 H2O 外还有_。 BC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_。22016西城一模 学习酸碱盐知识后,同学们知道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能发生反应,可观察到溶液变浑浊。甲组同学进行如图 K166 所示的实验,却未观察到预期现象。提出问题 未观察到浑浊的原因是什么?图 K1664猜想与假设 与氢氧化钙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氢氧化钙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若使用更大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会迅速产生浑浊。经讨论,同学们认为猜想不合理,其理由是_。进行实验 乙组同学针对猜想进行实验。实验目的 实验
10、操作 实验现象碳酸钠溶液浓度/% 是否浑浊10 不浑浊5 不浑浊1 浑浊探究猜想 取 4 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0.5 浑浊解释与结论(1)补全上述实验操作:取 4 支试管,向其中分别加入_。(2)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出现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_。(3)乙组实验证明:猜想不成立,碳酸钠溶液浓度在 0.5%10%的范围内,能否出现浑浊与碳酸钠溶液的浓度有关,其关系是_。实验反思 (1)丙组同学对乙组实验中未出现浑浊的原因进行探究。其中部分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 K167丙组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2)依据乙、丙两组的实验探究,丁组同学仍使用甲组的仪器和药品对甲组实验进行了改进,当滴入几滴某溶液
11、后,溶液迅速变浑浊,其实验操作是_。32017西城一模 同学们通过学习知道铜与盐酸、稀硫酸不能发生反应,但却发现化学老师用铜与浓硝酸制备出了 NO2气体去做实验。同学们对此很感兴趣,在实验室对铜与硝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实验 实验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铜片逐渐消失,有无色气泡产生,试管中上部有红棕色气体出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铜片逐渐消失,产生红棕色气体,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探究一 实验 I 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 硝酸(HNO 3)与 Cu 反应生成硝酸铜和含氮元素的化合物;硝酸铜溶液呈蓝色。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下表。NH3 NO NO2颜色 无色 无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2018 年中 化学 基础 复习 课时 训练 十六 实验 原理 科学 探究 练习 20190114182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