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10杨氏之子教案2新人教版20190128367.doc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10杨氏之子教案2新人教版2019012836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三组10杨氏之子教案2新人教版20190128367.doc(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杨氏之子学科 语文 承教者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年级 五年级 课题 10 杨氏之子 课时 2-2学情分析及预习导学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学习目标1 学习本课 6 个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2 学习并尝试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3 了解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所在,体会其聪明机智。学习重
2、点 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与机智教学难点 体会其聪明机智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学习内容 学习形式 教师指导 时间分配积累一复习引入1、 朗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什么?2、 检查背诵3、 出示句子: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禽。 ”4、感情朗读课文。二、交流感悟进入第三关:悟1、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和同学交流阅读心得。2、品读3、总结:顺利闯三关了,读句子,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两人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结合自己想象与理解读文,读出两人不同的语气自己练习读,读不好的地方,可请教小伙伴,也可以问老师。指名读,挑战读,齐读感情
3、朗读课文。结合事例生谈学习体会针对学生回答,与学生共同评价,找出恰当答案引导学生杨氏之子的回答速度快,采用反问语气,增强说服力,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跟大家说说让学生尝试自主阅读,教师不包办代替,通过读后互动交流,共同进步,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515102你找到宝藏了吗?告诉大家你的收获?三、课堂总结从三个不同方面准备资料,开展学习。层层引导,指导学生把握文意,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10当堂检测点明人物和特点,总起全文2、诣:拜见,看出两家关系极好3 为:四声 设:摆出礼貌,省略主语4 姓杨,杨梅,姓孔,孔雀1、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2、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3、 为设果,果有杨梅。4、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禽。”作业布置 5、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甚聪惠6、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7、 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禽。 ”每日一题点明人物和特点,总起全文2、诣:拜见,看出两家关系极好3 为:四声 设:摆出礼貌,省略主语4 姓杨,杨梅,姓孔,孔雀板书设计杨氏之子孔君 杨梅 君家果 杨氏子夫家禽 孔雀巧妙机智教学备忘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10 之子 教案 新人 20190128367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