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29古诗两首教案1新人教版20190125194.doc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29古诗两首教案1新人教版2019012519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组29古诗两首教案1新人教版20190125194.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学习本课的新词。了解古诗展示的动人故事。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背诵两首古诗。3.热爱祖国的文化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故事。重点难点1.读懂古诗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2.了解两个神话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教学课时 两课时。1乞(q) 巧作者:唐 林杰2 七夕 今宵 ()在七月初七 这 天晚上 ,人 们 望着 看 碧 霄 (),深 蓝 色的星空 ,仿佛看到叙述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牵 牛 织 女 渡河 桥 。了牛郎 织 女在 鹊桥 上相会。家家乞巧望秋月 ,在七夕 这 一天 ,人 们对 着月亮用 穿尽 红
2、丝 几万条。五彩 线 穿 针 ,向 织 女乞取智巧。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乞巧者不 同的愿望,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嫦 娥作者:唐 李商隐3云母屏 风烛 ()影深 ,云母屏 风 染上了一 层浓浓 的 烛 影 , 长 河 渐 落 晓 ()星沉。银 河逐 渐 斜落 ,启明星已下沉。“渐”字和“沉”字分别 有怎样的表现力?4嫦娥 应 悔 偷 灵 药 ,嫦娥想必悔恨当初 偷 吃灵 药 , 碧海青天 夜夜心。如今独 处 碧海青天而夜夜孤寂。这两句诗表现了怎样的感情?1.学习古诗乞巧,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2.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能背诵古诗。1 知识点详解 2 诗一开头就叙述了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
3、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牛郎织女的美丽的传说牵动着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 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这样便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进一步展示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3 “渐”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沉”字逼真地描绘出晨星低垂、欲落未落的动态。4 这两句诗引出凡人对仙人的感叹,表现出一种同病相怜的感情。2生字卡片。一 以旧代新,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不少古诗,回忆一下,把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朗诵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欣赏的理由。(学生背诵古诗。)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有关传说故事的古诗,相
4、信大家一定会喜欢的。二 指导预习古诗乞巧,培养自学能力1.预习要求。(1)借助拼音朗诵古诗。(2)认读生字,学记生字。(3)边读边温习课前资料,整体了解古诗大意。2.学生自读古诗。3.学生汇报学习效果。(1)读准字音。乞 q 巧 qio 霄 xio 渡 d 牵 qin 尽 jn(2)掌握字形。乞气 巧亏 宵霄 渡度(3)指导书写。“乞”字不要多写一横。 “霄”上部是“雨”字头,书写时要把字的上下结构笔画安排得当。三 学习古诗乞巧,掌握方法1.大声朗读古诗,读准字音。2.知作者,解诗题。(1)作者林杰,通过课外资料的查找,你们对他有哪些了解 ?(林杰,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他小时候非常聪明,
5、六岁能赋诗,下笔成文。)(2)根据注释及对资料的理解,请你说说“乞巧”的含义。(乞巧:旧时风俗,农历七月初七夜,穿着新衣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乞巧”,又名七夕。它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3)阅读课后的“资料袋”给以补充,了解“乞巧”的背景,为学习古诗奠定基础。3.懂诗意,展想象。(1)读一读古诗下边的注释,并结合字典的帮助,理解古诗的意思。第一句:七夕今宵看碧霄。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句意: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人们遥望浩瀚无际的青天。第二句:牵牛织女渡河桥。句意:牛郎和织女在鹊桥相会。第三句:家家乞巧望秋月。乞巧:指向织女乞求智巧。句意:人们都
6、仰望天空,对着月亮,乞求智巧。第四句:穿尽红丝几万条。句意:人们将五彩线从针孔穿过,有万条之多。(2)根据古诗层次理解诗意。3前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和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都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后两句将人们乞巧的事交代得很清楚。(3)朗读古诗,作者把这一神话故事与人们的行动相结合,想一想人们为什么这样做。(正因为这美丽的传说深深地牵动着每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人们都愿追求幸福的心愿在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能得以实现。)(4)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人们的不同心愿 ,你能想象当时的人们都会有哪些心愿吗?(当时的人们会乞求自己手巧,能编出漂亮的好饰物;会乞求自己的织布
7、手艺高超,织出美丽的绸布)4.悟诗情。作者能很清楚、简明、生动地把神话传说与乞巧节相融合在一起,使我们也感受到当时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也给了我们大胆想象的空间。5.背诵古诗。(小组背,自由背。)6.讲故事。根据你们收集的资料,谁能把“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人们定乞巧节的初衷吧!(故事讲清楚,给予指导。)四 总结学习方法1.祖国的文化每时每刻都在熏陶着我们,语言文字和传奇的故事都在引领我们去认识、去解读、去感悟、去想象中国文化,感受人间真情。2.学习古诗我们要采用一 定的方法 :读古诗,知作者,解诗题,懂诗意,展想象,悟诗情。掌握这一方法 ,你们就可以更好地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八 29 古诗 教案 新人 20190125194 DOC
